职业教育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职业教育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蔡保 编
图书标签:
  • 数控车床
  • 编程
  • 操作
  • 职业教育
  • 技能训练
  • 一体化教材
  • 机械制造
  • 工科
  • 实训
  • 数控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45218
版次:1
商品编码:1006844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3
字数:48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是简明扼要的知识提炼,循序渐进的课程讲解,详细深入的实例分析,完整系统的跟踪复习,紧密实践的操作指导。

内容简介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以突出编程为主导,在分析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应用多种实例,重点讲述了对企业生产中常见产品类型进行数控加工的操作方法和编程思路,详细讲解每一例题,以指令+图例+实例+练习的学习方式逐步深入地学习编程指令,通过精心挑选的典型案例,对数控加工工艺的编程和流程做了详细的阐述。《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内容包括数控机床简介,数控车床编程,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典型零件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操作,FANUC数控系统操作等。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适合作为高职或中职层次数控加工专业的教材,同时也适合成人教育,企业培训,以及技术人员自学时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数控基本知识
第一章 数控机床简介2
第一节 数控机床概述2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3
一、数控(NC)阶段3
二、计算机数控(CNC)阶段3
三、数控未来发展的趋势3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4
一、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4
二、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5
第四节 数控机床的特点5

第二章 数控车床简介7
第一节 数控车床的结构和分类7
一、数控车床的结构7
二、数控车床的分类8
第二节 数控车床的特点9
一、按加工对象9
二、按结构和工作特点10
第三节 数控车床刀具10
一、数控车床刀具的类型10
二、数控车床常用的刀具结构形式10
三、数控车床刀具材料13
第四节 数控刀具的切削用量选择16
一、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16
二、切削用量各要素的选择方法16
三、基本切削用量相关值17
第五节 切削液19
一、切削液的分类19
二、切削液的作用与性能20
三、切削液的选取22
四、切削液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22

中篇 数控车床编程
第三章 数控车床编程26
第一节 数控车床编程的必要知识点27
一、数控车床的坐标系和点27
二、进给速度28
三、常用的辅助功能28
四、相关的数学计算29
第二节 坐标点的寻找30
第三节 快速定位G0030
第四节 直线G0131
第五节 圆弧G02/0335
第六节 复合形状粗车循环G7339
第七节 螺纹切削G3247
第八节 简单螺纹循环G9251
第九节 简单加工工艺的编制54
综合训练(一)60
第十节 外径粗车循环G7162
第十一节 端面粗车循环G7264
第十二节 螺纹切削循环G7670
第十三节 切槽循环G7573
第四节 镗孔循环G7477
第五节 锥度螺纹79
第十六节 多头螺纹82
第十七节 椭圆85
第十八节 简单外径循环G9088
第十九节 简单端面循环G9489
第二十节 绝对编程和相对编程90
精华提炼与复习91
一、切削路径(走刀路径)91
二、编程指令全表93
三、CNC编程注意十大事项94
综合训练(二)94

第四章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99
第一节 数控车床加工过程99
一、数控加工过程概述99
二、数控加工及其特点100
第二节 数控加工工序的划分原则与内容101
第三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104
一、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104
二、数控车削加工刀具卡片104
三、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卡片105
四、数控加工程序说明卡片105
五、数控车削加工刀具调整图106
六、数控加工专用技术文件的编写要求106

第五章 典型零件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操作107
一、螺纹特型轴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07
二、细长轴类件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10
三、特长螺纹轴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14
四、复合轴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17
五、圆锥销配合件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23
六、螺纹手柄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29
七、单球手柄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32
八、螺纹特型件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35
九、球头特种件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40
十、弧形轴特件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44
十一、螺纹配合件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48
十二、螺纹多槽件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52
十三、螺纹宽槽轴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57
十四、双头孔轴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61
十五、螺纹圆弧轴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66
十六、双头特型轴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71
十七、长轴类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77
十八、球头螺纹件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80
十九、螺纹轴类件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84
二十、球身螺纹轴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88
二十一、双头轴类件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92
二十二、双头多槽螺纹件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197
二十三、掉头内外螺纹轴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201
二十四、螺纹及孔轴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206
二十五、球身螺纹长轴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211
二十六、双头孔及弧轴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216
二十七、球头螺纹手柄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220
二十八、圆弧螺纹组合件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224
二十九、三件套圆弧组合件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231
三十、复合轴组合件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编程240
综合训练251

下篇 数控车床操作
第六章 FANUC数控系统操作256
第一节 FANUC0i系列标准数控系统256
一、操作界面简介256
二、FANUC0i标准系统的操作260
三、零件编程加工的操作步骤264
第二节 FANUC0iMate�睺C数控系统操作272
一、操作界面简介272
二、零件编程加工的操作步骤275

参考文献284

精彩书摘

  (2)高质量数控加工是用程序控制实现自动加工,排除了人为因素影响,且加工误差还可以由数控系统通过软件技术进行补偿校正。因此,采用数控加工可以提高零件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3)高效率 与采用普通机床加工相比,采用数控加工一般可提高生产率2~3倍,在加工复杂零件时生产率可提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特别是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单元等设备,零件一次装夹后能完成几乎所有部位的加工,不仅可消除多次装夹引起的定位误差,且可大大减少加工辅助操作,使加工效率进一步提高。
  (4)高柔性只需改变零件程序即可适应不同品种的零件加工,且几乎不需要制造专用工装夹具,因此加工柔性好,有利于缩短产品的研制与生产周期,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现代生产需要。
  (5)易于形成网络控制 数控系统是一种专门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可实现与其他数控系统、主计算机、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等联接,形成网络化控制系统。
  (6)技术要求高 数控机床价格昂贵,初期投入较高,且技术复杂,对机床操作、维护、编程等要求较高,不适合应用在单件和大批大量的生产类型。
  第二节数控加工工序的划分原则与内容
  数控技术的应用使机械加工的全过程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它不仅涉及数控加工设备,还包括数控加工工艺、工装和加工过程的自动控制等。其中,拟定数控加工工艺是进行数控加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虽然数控机床是一种先进的加工设备,但也必须由人们去熟悉、掌握和合理使用它,否则,再好的设备也难以发挥其所长。大量应用实践表明,数控机床的使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数控加工中技术水平的高低和数控加工工艺拟定的正确合理性。
  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加工工艺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许多差异。在数控加工中对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都涉及一些工艺问题的处理。数控加工工艺的合理确定对实现优质、高效、经济的数控加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内容主要包括:选择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对零件图样的数控加工工艺性进行分析;设计数控加工的工艺路线,包括工序划分和确定零件的工序内容、加工顺序的安排、基准选择以及与非数控加工工序的衔接等;数控加工工序设计,主要包括根据零件的数控加工内容选择合适的数控机床、工步、进给路线、刀具、夹具、主轴速度、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等;数控加工中的容差分配;编写数控加工技术文件等。

前言/序言


《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技能精炼之路》 本书旨在为数控车床操作人员、技术工人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学习资料,全面提升他们在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本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生产需求,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力求让读者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独立完成复杂零件的加工任务。 核心内容概览: 第一部分:数控车床基础理论与结构解析 1. 数控技术概论: 介绍数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及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深入阐述数控技术的优势,如高精度、高效率、灵活性强等,以及其在汽车、航空航天、模具制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2. 数控车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详细解析数控车床的机械结构、电气控制系统、进给系统、刀架系统、冷却润滑系统等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读者清晰理解各部件的功能与协同工作机制。重点介绍主轴系统、刀架类型(刀塔式、回转式)、导轨类型(直线导轨、滚动导轨)等,并分析不同结构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3. 数控车床的坐标系与运动方式: 明确数控车床的机床坐标系(X、Z轴)、工件坐标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深入讲解直线运动、圆弧运动、辅助运动等基本运动方式,为后续的编程指令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数控编程语言与指令详解 1. G代码与M代码入门: 全面介绍数控车床编程中最常用的G代码(准备功能)和M代码(辅助功能)。 G代码详解: 逐一讲解常用G代码的功能,包括直线插补(G00, G01)、圆弧插补(G02, G03)、刀具半径补偿(G40, G41, G42)、刀具长度补偿(G43, G49)、坐标系设定(G54-G59)、指令模式(G90绝对编程, G91相对编程)、进给模式(G94单位时间进给, G95单位回转进给)等。每个代码都附带清晰的解释和实际应用示例。 M代码详解: 介绍常用M代码的功能,如主轴启停与转向(M03, M04, M05)、刀具更换(M06)、冷却液开关(M08, M09)、程序暂停(M00, M01)、程序结束(M02, M30)等。 2. 程序结构与格式: 讲解数控程序的基本结构,包括程序号、顺序号、刀具指令、进给指令、辅助功能指令等,以及程序编辑的注意事项。 3. 常用宏程序(选讲): 针对复杂零件加工或重复性操作,介绍宏程序的基本概念、变量、判断语句、循环语句等,使读者能够编写更高效、更灵活的加工程序。 第三部分:数控车床操作实务与工艺分析 1. 数控车床的操作界面与基本操作: 详细介绍常见数控车床操作面板的功能,包括显示器、键盘、手轮、启动/停止按钮等。指导读者进行开机、关机、程序输入、程序编辑、手动模式操作、自动模式运行等基本操作。 2. 工件坐标系的建立与对刀: 讲解在实际加工中如何精确建立工件坐标系,包括对刀原理、对刀方法(手动对刀、自动对刀),以及刀具长度和半径的测量与输入。 3. 切削参数的选定与优化: 深入分析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关键切削参数对加工效率、表面质量及刀具寿命的影响。结合常用刀具材料(如高速钢、硬质合金)和加工工件材料(如碳钢、铝合金、不锈钢),提供参数选定的指导原则和优化方法。 4.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与编程实践: 外圆加工: 包含车外圆、车端面、倒角、圆角等指令的应用。 内孔加工: 包含钻孔、扩孔、镗孔、螺纹加工等指令的应用。 沟槽加工: 讲解切槽、切断指令的运用。 螺纹加工: 详细介绍外螺纹和内螺纹的切削编程。 复杂轮廓加工: 结合圆弧插补和刀具补偿,实现复杂外形零件的加工。 综合实例: 提供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的典型零件加工实例,从工艺分析、编程、参数设置到实际操作,进行详细讲解和演示,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第四部分:数控车床维护与故障排除 1. 日常维护保养: 强调定期清洁、润滑、紧固和检查的重要性,指导读者进行日常的润滑、冷却液补充、刀具清洁等保养工作。 2.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总结数控车床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故障,如加工精度下降、噪音异常、刀具损坏、程序运行错误等,并提供详细的故障原因分析和排除方法,帮助操作人员快速定位问题并解决。 3. 安全操作规范: 详细列举数控车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个人防护、设备检查、操作规程、紧急停机等,确保生产安全。 本书特色: 内容全面: 涵盖数控车床从基础理论到高级编程与操作的全部环节。 体系科学: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循序渐进,适合不同层次的学习者。 实践导向: 大量实际案例和操作练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图文并茂: 丰富的图表、流程图和实操照片,增强理解的直观性。 贴近应用: 聚焦当前制造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熟练掌握数控车床的编程技巧,精准控制加工过程,优化切削参数,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成为一名合格的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技术人才。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职业教育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出现,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次学习的福音。我一直觉得,数控车床的编程语言,G代码和M代码,就像是机器的“语言”。只有掌握了这门语言,才能和机器进行有效的沟通。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在讲解G代码和M代码时,会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我希望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代码,而是能够结合实际的加工过程,讲解每个代码的含义、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组合使用的。例如,在进行外圆切削时,如何选择合适的G代码来控制刀具的进给方向和切削轨迹?在进行螺纹加工时,如何利用M代码来实现自动换刀或者其他辅助功能?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生动的例子,让我们能够看到这些代码是如何转化为实际的切削动作的。另外,我也对书中关于数控加工中的一些通用技术问题的探讨非常感兴趣。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如何提高加工效率?如何降低刀具损耗?这些都是实际生产中非常关心的问题。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基于实践经验的建议和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数控加工的核心技术。

评分

当我看到《职业教育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这本书的时候,我脑海中立刻闪过很多过去学习的片段。我一直觉得,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对参数的理解和运用。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地讲解数控车床的各种参数,特别是那些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参数,比如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等等。我希望书中能够解释这些参数的物理意义,它们是如何影响切削过程的,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如何调整这些参数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果。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让我们能够看到,通过调整不同的参数,加工出来的零件在尺寸、表面粗糙度等方面会有怎样的变化。同时,我也对书中关于刀具磨损和刀具补偿的讲解非常感兴趣。刀具磨损是数控加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有效地管理刀具的磨损,并及时进行刀具补偿,是保证加工精度的重要环节。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刀具磨损的类型、原因,以及如何通过刀具补偿来弥补刀具磨损带来的误差。

评分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职业教育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时,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自己在学校里学习数控机床的场景。那时候,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我们坐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等到真正上手去操作的时候,才发现现实和理论差距太大了。这本书的“一体化”理念,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在讲解数控车床的刀具路径规划时,会提供哪些先进的算法或者实用的技巧?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直线、圆弧插补,而是能涉及到更复杂的曲线加工,以及如何优化刀具路径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比如,在加工一些非圆曲线零件时,如何精确地编程?在进行仿形加工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刀具和进给策略?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让我们能够看到具体的刀具路径是如何一步步生成的,以及这些路径是如何在数控车床上得到实现的。另外,我也很关注书中关于尺寸链和公差配合的讲解。在实际加工中,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将尺寸链的分析方法融入到编程和操作的讲解中,让我们能够理解如何通过合理的编程和操作来满足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同时,我也希望书中在讲解表面粗糙度时,能提供一些如何通过调整切削参数来改善表面质量的建议。

评分

拿到这本《职业教育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我首先就被它的“一体化”这个概念吸引了。在咱们现在这个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光有理论,或者光有操作,都是不够的。我一直觉得,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是那种紧密结合,不能有丝毫的脱节。所以,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将“编程”和“操作”这两个看似独立的环节,真正做到“一体化”的。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把编程知识和操作步骤分开介绍,而是能让读者在学习编程的时候,就能清晰地理解这些编程指令对应到机床上会产生什么样的物理动作,反之亦然,在操作机床的时候,也能理解每一个动作背后的编程逻辑。比如说,书中会不会设计一些案例,让读者在完成一个具体的编程任务之后,立刻就能上手去机床上进行实际操作,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书本能够实时地给出反馈和指导?我特别期待看到书中关于仿真软件应用的介绍。现在很多数控培训都会用到仿真软件,它能够帮助我们提前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减少实际操作的风险。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介绍如何利用仿真软件来验证程序,以及如何分析仿真结果,找出程序中的潜在问题,并进行修改。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减少试错成本非常有帮助。另外,我也想知道书中对于不同类型数控车床的操作,有没有一些区分和侧重?因为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数控车床,在操作面板、功能设置上可能都会有一些差异。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通用的操作指南,同时也能针对一些常见的数控系统(比如FANUC, SIEMENS等)进行一些特色的讲解,那就更好了。

评分

拿到这本《职业教育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我最关心的是它如何能帮助我提高数控编程的效率和准确性。我一直觉得,编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结合。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在讲解程序结构和子程序应用时,会提供哪些实用的技巧?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介绍子程序的定义和调用,更能深入地讲解如何在实际编程中,有效地利用子程序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以及如何编写出通用性强的子程序。例如,在加工一组相似的零件时,如何通过子程序来减少重复编程的工作量?在进行复杂曲面加工时,如何利用子程序来实现刀具路径的重用?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编程案例,让我们能够看到子程序是如何被巧妙地应用到实际编程中的。此外,我也对书中关于三维CAD/CAM软件在数控车床编程中的应用非常感兴趣。现在很多企业都开始使用CAD/CAM软件来辅助编程,它可以大大提高编程的效率和准确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对常用的CAD/CAM软件在数控车床编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例如,如何导入CAD模型,如何在CAM软件中进行刀具路径的生成和后处理,以及如何将生成的程序导入到数控车床上进行加工。

评分

作为一个在制造业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看到这本《职业教育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出现,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说实话,我们那个年代,学习数控车床编程和操作,全凭的是师傅带徒弟,一招一式都是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很多时候,师傅说一句,你就记一句,至于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往往是摸不着门道的。这本书的“一体化”教学理念,对我来说,简直是福音。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在讲解数控车床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时,会做到什么样的深度?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一下主轴、刀架、溜板箱这些名词,而是能深入地剖析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以及这些机械结构会如何影响到编程和操作。比如,在切削过程中,主轴的转速和切削速度的关系,刀架的刚性和切削力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影响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希望书中能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把这些复杂的机械原理用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我也很期待书中关于刀具选择和刀具几何角度的讲解。在实际加工中,选择合适的刀具,并调整好刀具的几何角度,是保证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例如,针对不同材质的工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刀具材料和刀具形状?如何根据切削条件来优化刀具的角度?这些都是我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而且,我希望书中关于刀具寿命的预测和管理,也能有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用多久就换”。

评分

这次拿到这本《职业教育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职业教育”定位。我一直认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能够直接上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型人才。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方面,能做到哪些突破。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提供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动手”起来。我特别想知道,书中在讲解数控车床的装夹和找正操作时,会提供哪些详细的步骤和技巧?这看起来是简单的操作,但实际上却蕴含着很多学问。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夹具?如何确保工件的装夹稳固且不产生变形?如何进行精确的找正,保证加工的基准正确?我希望书中能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步骤分解,让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一个操作环节的要点。同时,我也对书中关于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讲解非常感兴趣。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数控车床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诊断和排除故障,就会影响生产效率。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常见的数控车床故障及其原因分析,以及相应的排除方法。并且,我希望书中能鼓励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尝试模拟一些简单的故障,然后通过书中的指导去解决,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评分

作为一名对数控加工充满热情的爱好者,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本既能讲解理论,又能指导实践的教材,这次的《职业教育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我一直对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和反馈系统的工作原理感到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地讲解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以及这些系统的参数设置对加工精度有什么影响。例如,进给速度的快慢如何影响切削力?脉冲当量和分辨率如何影响定位精度?我希望书中能够通过图解和公式推导,让我们能够理解这些背后的原理。另外,我也对书中关于测量和检验工件的讲解非常期待。数控加工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合格的工件,所以,学会如何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书中能介绍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比如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来测量零件的尺寸和形状。而且,我也希望书中能结合具体的零件,讲解如何进行尺寸链的分析,以及如何根据尺寸链来确定测量顺序和方法。

评分

我是一名对数控技术充满好奇的学生,最近刚好接触到了这本《职业教育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我一直觉得,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数控技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数控车床作为其中最基础、最常用的设备之一,掌握它的编程和操作技能,对于我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在讲解数控车床的坐标系概念时,会做到什么样的详细程度?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X轴、Z轴,而是能深入地讲解工件坐标系、机床坐标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零件加工,如何正确地建立和管理多个工件坐标系,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们能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建立新的坐标系,以及如何进行切换。另外,我也对书中关于安全操作规程的讲解非常感兴趣。数控车床毕竟是大型的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危险。我希望这本书能把安全操作的重要性放在一个很突出的位置,详细讲解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项安全事项,例如,在装卸工件、更换刀具、进行手动操作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应对突发情况等。我希望书中能通过一些图示或者视频链接(如果可能的话),来直观地展示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危险动作。我也希望这本书在讲解参数设置的时候,能有更深入的内容。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知道一些常用的参数,但对于一些高级参数的含义和作用却知之甚少。如果这本书能对这些参数进行详细的解释,并说明它们对加工过程的影响,那将对我们这些初学者非常有帮助。

评分

这次有幸能拿到这本《职业教育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材: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我可是抱着极大的期望来翻阅的。毕竟,数控车床这玩意儿,在咱们这个时代,简直就是制造业的“灵魂”嘛。我之前在工厂里也接触过一些,但说实话,很多时候都是听老师傅们一句一句地教,或者自己对着图纸一点点摸索,效率不高不说,有时候还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一些小问题,心里总是不踏实。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指明了一盏明灯,我特别想知道它在数控编程这块到底能帮我多少。我一直觉得,编程是数控操作的核心,如果连程序的编写都捋不清,那后续的操作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本书在讲解G代码和M代码的时候,会不会像其他教材那样,只是简单地列出指令,然后扔给我们就自己去体会?我更期待的是,它能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代码的逻辑,它们是如何一步步指导机床完成复杂动作的,比如刀具的进给方向、切削速度的设定,以及如何避免刀具的碰撞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讲解,更能结合实际生产中的常见零件,一步步地演示如何编写出高效、准确的程序。例如,在加工一个有内外螺纹的零件时,如何合理安排刀具路径,如何计算螺距和导程,以及如何保证螺纹的精度,这些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这本书能不能把这些难点一一击破,让我看到清晰的思路和可行的解决方案?另外,我也很关注书中关于刀具补偿和工件坐标系的讲解。这两个概念在实际操作中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关系到加工精度。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刀具半径补偿和刀具长度补偿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如何正确设置和管理工件坐标系,特别是多工序加工时,如何有效地传递和更新工件坐标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些方面提供足够详实的指导,让我能更有信心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加工任务。

评分

来咯摸摸看,还可以吧

评分

我叼你妹的奶茶京东,买来就发现第9页是有破损的,算了,30几块的东西懒得退了,一颗心都不想给

评分

刚买看了一下挺全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不错,很实用的书,只是每天加班没什么时间看

评分

书不错 很全面的

评分

还好

评分

。。。

评分

快递飞一般的快,早上下单下午就到了,书中内容很丰富,易懂,好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