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適(適之,1891-1962)是廿世紀中國最重要的知識分子,在思想文化和學術教育領域都有開創性的貢獻,也始終堅持宏揚自由民主的理想而不輟,影響深遠。曆任北大文學院院長、駐美大使、北大校長及“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2月24日因心髒病不幸猝逝於颱北。
潘光哲,筆名彭廣澤,男,1965年生於颱北市。颱灣大學曆史學係博士(2000年),曾任颱大曆史係兼任講師(1992~1995)、“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約聘研究助理(1995~2001)、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訪問學者(2007~2008)。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任鬍適紀念館主任。專業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史與當代颱灣史。編著有《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颱北:三民書局,2006)、《“天方夜譚”中研院:現代學術社群史話》(颱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簡體字版:《何妨是書生:一個現代學術社群的故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10)〕與《容忍與自由:鬍適思想精選》(颱北:南方傢園文化公司,2009)等專書及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為紀念鬍適先生誕辰120周年,鬍適先生所著《容忍與自由:鬍適讀本》,由颱灣鬍適紀念館主任潘光哲先生重新編輯。《容忍與自由:鬍適讀本》選取在當時即引起很大反響的十九篇文章,並分為三捲。第一捲,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明,選錄瞭鬍適對於思想文化和學術教育領域之思考。第二捲,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自由,選錄瞭鬍適關於自由民主的文獻。第三捲,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會,選錄瞭鬍適思想如何推動社會改革的文獻。《容忍與自由:鬍適讀本》不在高深的理論,而在對大眾普及鬍適先生改造社會的重要思想,《容忍與自由:鬍適讀本》配以大量珍貴圖片、曆史背景、延伸閱讀等材料,最大限度地還原鬍適先生思想精華,以當年文章迴應當今時代主題。
##1.似曾相識。記得哲學老師講過近代西方哲學的核心是“懷疑精神”正是這裏“評判的態度”;他對禪宗的不屑和對於科學理性傳統的推崇,也是《我們對於西洋近代文明的態度》錶達的主要觀點。也是今天纔知道這些纔是五四運動的精髓2.沒有理解“非獨善的個人主義”:非獨善和獨善的區彆是否可以理解為抗爭與否的區彆?抗爭,我讀齣的意思是有很多方麵和形式可以著手,所以不必有諸如“個體力量太弱小有什麼用”的顧慮,可是如果采取新村運動這樣的方式的人也認為他們是一種抗爭呢。。又或者,如果個體覺得自己無需抗爭就可以自由。。又或者二者衝突瞭,個體覺得抗爭已經妨礙到他的個人主義,隻有獨善纔能達到他作為個體認為的自由,那他又為何要非獨善呢。。自由到底是源於個體還是社會讓渡的呢。。3記易蔔生 4.講民主的真是難懂。。
評分 評分##從來沒有寫讀後感的習慣,閱讀完鬍適先生的容忍與自由,除瞭在書上做瞭一些橫綫的勾畫,摘抄一部分語錄到本子上,想想還是不夠,動瞭寫讀後感的念頭,即興而來,大概也隻能簡單說說以及記錄一下自己閱讀過這樣的一本雜文選。 書的封麵寫的是容忍與自由,簡約的風格,因為買的...
評分 評分 評分##我們須要認定這個世界是很多危險的、是不太平的、是需要冒險的。世界的缺點很多,是要我們來補救的;世界的痛苦很多,是要我們來減少的;世界的危險很多,是要我們來冒險進取的。俗語說得好:“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我們要做一個人,豈可貪圖自在;我們要想造一個“少年...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