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瓦爾澤一起散步

與瓦爾澤一起散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瑞士] 卡爾·澤利希 薑勇君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22-10 精裝 9787559853110

具體描述

卡爾·澤利希(Carl Seelig,1894—1962),瑞士編輯、作傢,羅伯特·瓦爾澤的朋友及遺囑執行人,愛因斯坦的首位傳記作者。著有《與瓦爾澤一起散步》《我的世界觀》等。

薑勇君,哲學博士,畢業於南京大學,曾於德國波鴻大學黑格爾檔案館從事博士後研究,現任教於西北政法大學。

★“命運如雪的詩人”羅伯特·瓦爾澤,死後被追封為現代德語文學奠基人

當過職員,做過僕人,服過兵役,進過瘋人院,最後死於雪地;

卻受到卡夫卡欽佩,黑塞盛贊,本雅明推崇。

瑞士德語作傢羅伯特·瓦爾澤,被譽為現代德語文學的奠基人。

卡夫卡隻是瓦爾澤類型的一個特例。

——穆齊爾

瓦爾澤躲進病院,從此不問世事,是有道理的。他要麼自救於瘋人院,要麼被瑞士的教授和電颱經理活活餓死。這些人雖然有好差事,卻寫不齣半句瓦爾澤那樣漂亮的文章。

——黑塞

恰恰是在羅伯特·瓦爾澤的作品中,我們第一次注意到一種非同尋常的、難以描述的荒疏。這種虛無就是重量,這種混亂就是毅力——這是讀者在閱讀瓦爾澤作品時最後所能想到的事實。

——本雅明

★瓦爾澤生命最後二十年的唯一實錄, “錯過瞭時間的散步者”與摯友長達二十年的散步日記

1929年他躲進精神病院,此後餘生,不問世事。

自1936年起,卡爾·澤利希與瓦爾澤一起散步,並寫下日記,記錄下大師的珍貴語錄,成為瓦爾澤生命最後二十年的唯一實錄。

★設計師山川操刀,用淡雅色彩還原往日時光的質感

德式方脊精裝口袋本,隨身攜帶隨手翻,契閤日記體的短章式閱讀;內含多幅曆史照片插圖,還原偉大作傢的平凡人生,如何用散步抵禦人生的落寞。

【名人推薦】

今天,瓦爾澤沒有成為被遺忘的作傢,主要歸功於卡爾·澤利希為他的事業所做的努力。如果沒有澤利希對他與瓦爾澤散步的描述,如果沒有他在傳記方麵的初步工作,如果沒有他齣版的作品選集和他對瓦爾澤手稿的解碼——瓦爾澤就不可能康復,他的記憶很可能會被淡忘。

——W.G.塞巴爾德

[卡爾·澤利希]的私人一手資料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接近瓦爾澤迴憶錄的資料。他嚮瓦爾澤提齣的問題,有的關於他的個人和職業曆史,有的關於他的文學和政治觀點,像是一個口述曆史學傢會提齣的問題,而瓦爾澤信任他的同伴,心平氣和地迴答,用他特有的幽默和不尋常的觀察為對話增添色彩。

——薩拉·考恩,《書壇》(Bookforum)

《與瓦爾澤一起散步》充分展現瞭瓦爾澤的哲學,即過著謙遜的生活,在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並用更少的錢過日子。

——莫伊拉·戴維

【內容簡介】

1929年,瑞士德語作傢羅伯特·瓦爾澤躲進精神病院,此後餘生,不問世事。

1933年,瓦爾澤封筆。他說,他不是來寫作的,是來發瘋的,要寫就不來瞭。他轉而練習另一項最喜歡的活動:徒步旅行。

1936年起,卡爾·澤利希定期來訪,與瓦爾澤一起散步,並寫下日記,成為瓦爾澤生命最後二十年的唯一實錄。

在漫長的散步途中,澤利希走入瞭沉默已久的詩人內心,瓦爾澤開始重新傾吐對人生和文學的真知灼見。

1956年聖誕節,瓦爾澤死於阿爾卑斯山的雪地,先是被一隻獵狗發覺,接著是附近的農民,然後是整個世界。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瓦爾澤療養院時的朋友、監護人與遺囑執行人,為1937年到1955年的瓦爾澤留下的珍貴文學遺産,涉及生命曆程,文學交遊,作品背景,對政治大勢和熱點(如希特勒、朝鮮戰爭和斯大林之死),作傢如尼采、歌德、黑塞、曼、凱勒等的迴憶點評等,提供瞭瓦爾澤立體、人性、美學的精神素描。他的流浪者本性,熱愛孤獨,對酒、善、謙遜、愛和文學崇高品質的忠誠,對惡、貪婪、文學聲名的批評,使其文學形象更為完整,純度甚至超過他的小說。硃利安·巴恩斯《透過窗戶》引用過瓦爾澤的一個迴答:我到瘋人院是來發瘋的,不是寫作的。這份記錄的珍貴,呈現齣瓦爾澤的清明理智和警句迭齣,他的敏銳、尖刻、洞察,隻有在瘋狂和分裂的景深中纔能得到共情而深刻的理解。瓦爾澤的照片,尤其躺在雪地的那張,作者剋製簡潔的筆法、瑞士鄉村景色的速寫,都是加分項。

評分

##人無完人,作傢亦如是。也許真正難得之處,在於瓦爾澤對澤利希的信任,以及基於信任而袒露的自負、自卑、燥鬱和脆弱。這是被編輯過的作傢側寫,也是真實的私人記錄,處處摺射詩人的敏銳和獨到洞察,但更讓我好奇的,是二十年來不斷乘車前往黑裏紹的澤利希。他重復記錄下“帶瞭雨傘,沒穿外套”的瓦爾澤,記錄下散步的目的地和餐館的服務員,還有沿途的風景,天空的變化。唯有一次,他獨自齣現,身旁沒有那位“熱情的散步同伴”,坐在返程的火車上,他驚慌地發現筆記本被弄丟瞭,其中有一首詩,他“纔在今天早晨想到該怎麼給它結尾。”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人無完人,作傢亦如是。也許真正難得之處,在於瓦爾澤對澤利希的信任,以及基於信任而袒露的自負、自卑、燥鬱和脆弱。這是被編輯過的作傢側寫,也是真實的私人記錄,處處摺射詩人的敏銳和獨到洞察,但更讓我好奇的,是二十年來不斷乘車前往黑裏紹的澤利希。他重復記錄下“帶瞭雨傘,沒穿外套”的瓦爾澤,記錄下散步的目的地和餐館的服務員,還有沿途的風景,天空的變化。唯有一次,他獨自齣現,身旁沒有那位“熱情的散步同伴”,坐在返程的火車上,他驚慌地發現筆記本被弄丟瞭,其中有一首詩,他“纔在今天早晨想到該怎麼給它結尾。”

評分

##"作傢沒有義務當完人。一個人喜歡他,便是喜歡他所有人性的和奇異的部分!" 現代德語文學奠基人、被遺忘的大師瓦爾澤生命中最後二十年的對話(散步)實錄。動人而深情,金句頻齣,讀來也像跟著瓦爾澤散瞭一個漫長的步,漫長如餘生。瓦爾澤最後死在大雪的清晨,“我散步去啦”是他對世界說的最後一句話。這命運如雪的詩人啊,最後也迴大雪裏去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