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瓦尔泽一起散步

与瓦尔泽一起散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瑞士] 卡尔·泽利希 姜勇君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22-10 精装 9787559853110

具体描述

卡尔·泽利希(Carl Seelig,1894—1962),瑞士编辑、作家,罗伯特·瓦尔泽的朋友及遗嘱执行人,爱因斯坦的首位传记作者。著有《与瓦尔泽一起散步》《我的世界观》等。

姜勇君,哲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曾于德国波鸿大学黑格尔档案馆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教于西北政法大学。

★“命运如雪的诗人”罗伯特·瓦尔泽,死后被追封为现代德语文学奠基人

当过职员,做过仆人,服过兵役,进过疯人院,最后死于雪地;

却受到卡夫卡钦佩,黑塞盛赞,本雅明推崇。

瑞士德语作家罗伯特·瓦尔泽,被誉为现代德语文学的奠基人。

卡夫卡只是瓦尔泽类型的一个特例。

——穆齐尔

瓦尔泽躲进病院,从此不问世事,是有道理的。他要么自救于疯人院,要么被瑞士的教授和电台经理活活饿死。这些人虽然有好差事,却写不出半句瓦尔泽那样漂亮的文章。

——黑塞

恰恰是在罗伯特·瓦尔泽的作品中,我们第一次注意到一种非同寻常的、难以描述的荒疏。这种虚无就是重量,这种混乱就是毅力——这是读者在阅读瓦尔泽作品时最后所能想到的事实。

——本雅明

★瓦尔泽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唯一实录, “错过了时间的散步者”与挚友长达二十年的散步日记

1929年他躲进精神病院,此后余生,不问世事。

自1936年起,卡尔·泽利希与瓦尔泽一起散步,并写下日记,记录下大师的珍贵语录,成为瓦尔泽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唯一实录。

★设计师山川操刀,用淡雅色彩还原往日时光的质感

德式方脊精装口袋本,随身携带随手翻,契合日记体的短章式阅读;内含多幅历史照片插图,还原伟大作家的平凡人生,如何用散步抵御人生的落寞。

【名人推荐】

今天,瓦尔泽没有成为被遗忘的作家,主要归功于卡尔·泽利希为他的事业所做的努力。如果没有泽利希对他与瓦尔泽散步的描述,如果没有他在传记方面的初步工作,如果没有他出版的作品选集和他对瓦尔泽手稿的解码——瓦尔泽就不可能康复,他的记忆很可能会被淡忘。

——W.G.塞巴尔德

[卡尔·泽利希]的私人一手资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接近瓦尔泽回忆录的资料。他向瓦尔泽提出的问题,有的关于他的个人和职业历史,有的关于他的文学和政治观点,像是一个口述历史学家会提出的问题,而瓦尔泽信任他的同伴,心平气和地回答,用他特有的幽默和不寻常的观察为对话增添色彩。

——萨拉·考恩,《书坛》(Bookforum)

《与瓦尔泽一起散步》充分展现了瓦尔泽的哲学,即过着谦逊的生活,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更少的钱过日子。

——莫伊拉·戴维

【内容简介】

1929年,瑞士德语作家罗伯特·瓦尔泽躲进精神病院,此后余生,不问世事。

1933年,瓦尔泽封笔。他说,他不是来写作的,是来发疯的,要写就不来了。他转而练习另一项最喜欢的活动:徒步旅行。

1936年起,卡尔·泽利希定期来访,与瓦尔泽一起散步,并写下日记,成为瓦尔泽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唯一实录。

在漫长的散步途中,泽利希走入了沉默已久的诗人内心,瓦尔泽开始重新倾吐对人生和文学的真知灼见。

1956年圣诞节,瓦尔泽死于阿尔卑斯山的雪地,先是被一只猎狗发觉,接着是附近的农民,然后是整个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人无完人,作家亦如是。也许真正难得之处,在于瓦尔泽对泽利希的信任,以及基于信任而袒露的自负、自卑、燥郁和脆弱。这是被编辑过的作家侧写,也是真实的私人记录,处处折射诗人的敏锐和独到洞察,但更让我好奇的,是二十年来不断乘车前往黑里绍的泽利希。他重复记录下“带了雨伞,没穿外套”的瓦尔泽,记录下散步的目的地和餐馆的服务员,还有沿途的风景,天空的变化。唯有一次,他独自出现,身旁没有那位“热情的散步同伴”,坐在返程的火车上,他惊慌地发现笔记本被弄丢了,其中有一首诗,他“才在今天早晨想到该怎么给它结尾。”

评分

##本以为是谈话录,原来体例更像日记。信息更原始,对读者的要求比较高,首先得熟悉瓦尔泽及其作品,其次要对日期敏感,熟悉二战进程,否则就会像我一样抓不住重点。时有金句,比如评论尼采是“对没有女人爱他这一事实进行了报复”。PS.书帧蛮好。

评分

评分

评分

##"作家没有义务当完人。一个人喜欢他,便是喜欢他所有人性的和奇异的部分!" 现代德语文学奠基人、被遗忘的大师瓦尔泽生命中最后二十年的对话(散步)实录。动人而深情,金句频出,读来也像跟着瓦尔泽散了一个漫长的步,漫长如余生。瓦尔泽最后死在大雪的清晨,“我散步去啦”是他对世界说的最后一句话。这命运如雪的诗人啊,最后也回大雪里去啦。

评分

##人无完人,作家亦如是。也许真正难得之处,在于瓦尔泽对泽利希的信任,以及基于信任而袒露的自负、自卑、燥郁和脆弱。这是被编辑过的作家侧写,也是真实的私人记录,处处折射诗人的敏锐和独到洞察,但更让我好奇的,是二十年来不断乘车前往黑里绍的泽利希。他重复记录下“带了雨伞,没穿外套”的瓦尔泽,记录下散步的目的地和餐馆的服务员,还有沿途的风景,天空的变化。唯有一次,他独自出现,身旁没有那位“热情的散步同伴”,坐在返程的火车上,他惊慌地发现笔记本被弄丢了,其中有一首诗,他“才在今天早晨想到该怎么给它结尾。”

评分

评分

##喜欢这样的散步,书籍内容很亮,装帧也精致。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