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青,2014年博士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之后在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担任助理教授。2018年初加入华东师范大学成为晨晖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政治经济学、数字劳动、数字经济与生产等。目前担任澳大利亚经济学SSCI期刊The Economic and Labour Relations Review特刊编辑以及编委会成员。
2019 年,一场由互联网工程师组织的名为“996.ICU”的活动把互联网产业的加班文化带入公众视野。“996”和“大小周”一度成为坊间热题。2020年,蚂蚁科技集团上市的几度转折再次把中国互联网人的高薪高酬引入公众视野。回顾中国互联网产业,不难从中发现很多今时今日的产业动向都能从过往的历史片段中找寻到蛛丝马迹与前因缘起。
作者曾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互联网大型企业进行田野调查,近距离观察中国互联网人的生产实践,积累了百万字的访谈和田野笔记。
在本书中,作者重温2009年至2015年间的这些一手资料,综合批判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提取“薪酬”“工作强度”“自主性”“保障性”“自我实现”“产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社会关系”七个维度,具体描绘了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的日常生产实践与围绕生产实践的生活形态。通过对互联网产业内部动态与宏观社会经济变化的综合性分析,作者指出,数字经济从业者的生产实践建构了他们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的确立与延展将持续性地推动“互联网理想”的发展与实现。
##冰冰永远的神 人格魅力与学术魅力共在
评分##真实的力量。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直面自己的研究过程,完成研究后的困惑与反思。互联网金融化这个点很有意思,可惜没有展开。
评分##前面的理论部分也蛮好玩的。。。 把互联网大厂当成田野做社会学调查,也算是很有趣了。 还有这个,加入另一互联网巨头鹅厂(匿名)——匿名是什么鬼啊姐?就差把名字打在公屏上了啊。。。。还有社交厂人人和游戏厂盛大,上市时间都有了没必要匿名真没必要。。。 彼时的人人啊。。。虽然物是人非,但是问题感觉都还在。 不被社会彻底改变就是自己对社会最微小的改变。
评分##乏善可陈,因为根本没有实际在互联网公司摸爬滚打过,去一下谈个话并不算
评分##观感是注重了广度而深度不足,里面互联网行业挤压理想主义者的说法还是挺有意思的 还行,但是不太行。 为什么要说“还行”呢?因为作为985大学的副教授,作者的学术功底其实是很不错的,她说理的时候往往可以很好地引出一条带有极强延续性的经典理论脉络。身为一个有意进行相关研究的学生仔,在看到这样的写作脉络时,我会很难抑制住心中涌现出的喜悦之情。 虽...
评分##观感是注重了广度而深度不足,里面互联网行业挤压理想主义者的说法还是挺有意思的 还行,但是不太行。 为什么要说“还行”呢?因为作为985大学的副教授,作者的学术功底其实是很不错的,她说理的时候往往可以很好地引出一条带有极强延续性的经典理论脉络。身为一个有意进行相关研究的学生仔,在看到这样的写作脉络时,我会很难抑制住心中涌现出的喜悦之情。 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