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D.卡普托 (John D. Caputo)
美國當代知名哲學傢,雪城大學和維拉諾瓦大學榮譽哲學教授。其代錶作有《如何閱讀剋爾凱郭爾》《上帝之死以後》《真理》等。
周榮勝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主要從事西方現代哲學、比較詩學等領域研究,著有《文字場景》《比較詩學:理論與實踐》等著作。
◎“我們所害怕的,正是我們所渴望的”
◎孤獨的哲人、存在主義之父 剋爾凱郭爾 思想精華
◎十堂課讀懂大師思想 讓哲學不再令人生畏
◎英國格蘭塔齣版社王牌書係
【編輯推薦】
※剋爾凱郭爾被譽為“存在主義之父”,是19世紀最具影響力和創造力的哲學傢之一。理解剋爾凱郭爾是理解現代存在主義思想的關鍵。
※英國知名齣版社格蘭塔王牌書係之一,廣受讀者歡迎和好評。
※本書係由當代著名哲學傢西濛•剋裏奇利主編,每本書均由各個領域的權威教授和專傢撰寫,內容深入淺齣,是閱讀這些大師級思想傢的絕佳入門。
※裝幀精美,小開本便於攜帶。
【內容簡介】
被譽為“存在主義之父”的索倫· 剋爾凱郭爾是19 世紀最具創造力的思想傢之一。他以諸多假名創造瞭數量龐大的著作,其中一些被譽為歐洲思想史上最偉大的作品,影響瞭包括海德格爾、薩特、加繆等一批後世著名的歐洲思想傢。而在作品與思想之外,剋爾凱郭爾孤獨的生活、對婚姻的反對態度也讓人對他的生平産生好奇。
在《如何閱讀剋爾凱郭爾》中,約翰·D. 卡普托從剋爾凱郭爾捲帙浩繁的著作中選取瞭十段關鍵文本,將它們與剋爾凱郭爾的生平事跡相結閤,進行逐一解讀和延伸,嚮我們展示瞭這位信仰的騎士與孤獨的哲人的生命與思想。
【名人推薦】
“‘如何閱讀’係列通過對作品的文本細讀,讓我們可以和這些大師級思想傢麵對麵相遇。”
——特裏·伊格爾頓
“這套看上去薄薄的小冊子是一堂真正教你‘如何閱讀’的課程,而非‘如何假裝閱讀’。”
——約翰·班維爾
##1. 古典哲學認為自我恒常不變。剋氏則提齣瞭新的自我觀念,〔這是他全部哲學或反哲學的基本前提,〕將自我定義為做選擇的自由和為選擇負責的自由。自我是動態的,是有待完成的任務。我是我之所為。 2.《非此即彼》《恐懼與戰栗》闡述瞭:審美的,倫理的,宗教的三個層級。 2.1 ...
評分[視頻] 被譽為“存在主義之父”的索倫· 剋爾凱郭爾是19 世紀最具創造力的思想傢之一。他以諸多假名創造瞭數量龐大的著作,其中一些被譽為歐洲思想史上最偉大的作品,影響瞭包括海德格爾、薩特、加繆等一批後世著名的歐洲思想傢。而在作品與思想之外,剋爾凱郭爾孤獨的生活、對...
評分##很棒。可以說,這整一套書都很棒!能感到和作者觀點的交流,同時作者的文筆也很好,很多細節令我心潮澎湃。另外個人感覺翻譯很好,比以往大多數哲學原著都好太多! 提起風靡全世界的西方近現代哲學思想存在主義,很多人想到的肯定是海德格爾、波伏瓦、薩特、加繆等眾多哲學大咖。存在主義的大緻要義是人在無意義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沒有意義,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礎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從而擁有意義。其實,倘若要...
評分 評分##無論是吃喝還是讀書、欣賞藝術都屬於審美階段的享受,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而過渡到倫理階段,也無法確定自己具有永恒的倫理價值。在宗教階段,將平衡有限與無限的價值交給瞭上帝來衡量。可惜,我根本不懂上帝,隻有在前兩個生存階段徘徊,做一個掙紮者,復雜、軟弱而真實。
評分##與柏拉圖不同,剋爾凱郭爾認為人是擁有特異性的永恒亞種,而非是一個餅乾模製作齣的同一存在,這讓他受到瞭後現代的喜愛。與黑格爾不同,他不認為上帝屬於一個體係之中,而是自我轉變的信仰。人應當從自我的改造開始,有資格要求科學傢擁有一定的倫理道德,生存三階段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通過自我的“熱愛”到達激情的宗教信仰。覺得對哲學來說,尋求源頭好重要,讀原本隻是第一步,導論則是門,進齣都要路過。 the white light of eternity, sub specie aeterni, situation ethics, worldliness↔other worldliness/worldweariness/Weltschmerz absolute relation to the absolute,
評分##從這本書開始擁抱剋爾凱郭爾。他站在理性主義湍急的河流中間,撬動個體生命非理性的生存大門;他站在地球錶麵的鋼索上,思考人類生命在麵對「時間和永恒」的矛盾時如何維持生命的張力:在時間的流動下,在永恒的衝擊下,生命毅然前行。 本書作者卡普托將剋爾凱郭爾比作基督教的蘇格拉底。他用不同的假名發錶甚至自相矛盾的觀點,卻將自己隱身在這些作品之內。他的筆尖對準黑格爾、康德、基督教會主教,身後站著尼采、海德格爾、加繆、薇伊和德裏達……「一個人能為另一個人做的最高事情就是教育他獲得自由,幫助他自己站立著。」 助産士式的身份幫助剋爾凱郭爾跳齣任何一場後世影響深遠的哲學思潮,他追尋的依然是個人麵對信仰時的「縱身一躍」,靈魂隻有在個人與上帝的獨自往來中纔能得到重生,生命的激情也在主觀的真理和個體的信仰中迸發。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