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简介
玛丽萨·拉索 (Marixa Lasso):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历史教授。哈佛大学哈钦斯非洲和非洲裔美国人研究中心研究员。
★译者简介
扈喜林:自由译者,主要从事品牌管理、创新研究、心理学、小说等领域的翻译工作,翻译出版了《绿色黄金》《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帝国的十字路口》等近30部作品。
★编辑推荐
“西方文明论”将欧洲和美国描述为人类发展的巅峰,然而这一20世纪初才出现的地理文化概念,是建立在一系列虚构的叙事和修辞之上,通过抹杀其他地区的现代性,将世界分裂为文明发达的西方与不开化的非西方两个对立阵营,进而建构自身高级文明地位,对“落后国家”进行“合法”的殖民。
这就是发生在巴拿马运河无人诉说的故事。
★内容简介
巴拿马运河一直被视为美国在20世纪的辉煌成就:凭借在政治、经济和技术上的现代性,美国征服并改造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西方“先进文明”治理的“落后地区”的标杆项目。然而这一文明与技术的成果更像是修辞上的胜利:在“西方文明论”盛行的年代,美国为了确立占领巴拿马运河的合法性,成功地将拉美这个民主政治先驱之地描绘成不开化的野蛮大陆,抹去巴拿马文化和政治上的现代性,将这个先进富饶的商贸王国塑造成贫穷落后的蛮荒之地,将殖民、破坏和侵占美化成“文明”的救赎。
历史学家玛丽萨·拉索根据大量未经披露的原始档案资料和私人回忆,还原了一个被美国商业和政治野心抹去的世界,描述了运河区真实的日常生活图景,并记录了美国在管理上的诸多失败之后,如何强制迁移城镇和居民,改换运河区景观,将破碎、失败与背井离乡的绝望留给了巴拿马。
巴拿马运河不仅是工程与技术的炼金术,更是美国展现自己神力的试验场;它揭示了西方中心主义如何将世界分裂、建构成发达文明的“西方”和落后蛮荒的“非西方”,而这一虚构的观念又如何统治了现代世界。
★媒体推荐
《被抹去的历史》对工业化和城市变革的传统叙述提出了挑战,这些叙述长期以来都忽视了诸多真实的历史,以及为现代性做出基础性贡献的人们。
——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巴勃罗·皮卡托(Pablo Piccato)
本书以娴熟的技巧戳穿了西方文明的神话,即如何将一个共同的现代性世界划分成两个想象的世界:一边是蓬勃向上、遵纪守法、技术先进的美式运河区,另一边是暴力、原始、落后的热带“香蕉共和国”。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得克萨斯大学历史学教授豪尔赫·卡伊扎雷斯-埃斯格拉(Jorge Canizares-Esguerra)
这本书不仅仅是美国如何将巴拿马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改换成热带蛮荒丛林的历史,还揭示了西方话语如何抹杀巴拿马的文明和现代性,以及这种抹杀对这一地区造成了什么样的长期政治影响……读者应该借此重新评估巴拿马和它的历史了。
——《选择》(Choice)杂志
##用一个很新颖的案例,从“空间”的视角切入,更新了对经典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批评。在巴拿马,一种“闯入的”、帝国主义的监护式现代化模式对另一种更为本土化的、层累混溶的现代化模式进行了历史性和物理性的驯服与消灭。 随着运河区治理败绩逐渐放大,美国人运用各种意识形态工具来掩饰自己的失败,强行将本土现代文明解读进蛮荒与落后的范畴,打造文明叙事的二元对立,随后越来越歇斯底里地直接动用政治与军事的强力改造地区景观,使其符合这种二元叙事的预设。现代的巴拿马公民成为既不现代,也没有历史的人。 巴拿马运河是美国进步主义的祭坛,象征着人对“自然”的征服,文明对野蛮的监护,美国对欧洲的超越。这是一种白人的现代性神学,传教团内部的虔诚之争;非白人的现代性在这种神学中没有位置,也自然参与不进对教义的讨论。
评分##历史是胜利者写就的,但如今越来越多失败者的历史被写出,这是种进步。
评分 评分##自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地理大发现以来,西方逐渐占据了话语主动权,人为地把真个世界划分为先进的旧大陆和落后的其他地区。随着美加澳日的崛起,又划分为先进的欧美地区和其他地区。很显然,巴拿马运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从一开始就被各大殖民强国盯上,只是法国没...
评分##巴拿马因为战争、特殊地理位置、经济等原因,而被几个大国轮流接手。最后一棒到了美国手里,这也是战争之后巴拿马政府无奈的选择。因为美国霸权主义,更因为巴拿马运河的特殊性,美国开启了对运河区域的强制改造:他们首先无视巴拿马繁荣的文化、高级的政治,一口咬定巴拿马的人民是落后野蛮的象征,这样才能借口把自己先进的文化输入此地,达到清除人口、实现霸权、管理运河、建立城市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当地的人被迫迁徙,甚至房子被大水淹没,没有人关心他们的死活,人民的血泪申诉也被运河区政府无情的无视掉。 要以我的标准来定义你,不管你曾经是怎么样的状态,然后改造你。那些一个个活人,一个个家庭,在美国强权的大山下,如草一样轻易的抹除。 美国在推动全球文明前进的时候,可曾想过,巴拿马早就再它之前,就实现了政治上的现代性?
评分##习惯了平等世界观的现代人很难想象一百年前的世界秩序,文明和落后是天然的,强权即是公理不是狂言,而是普通认同的法则。 因资源的限制,以推进现代化为名的城市治理不太可能让所有人受益,被抛弃的只能是秩序中的下等人,或者给他们一个称呼,“野蛮、落后、低端”,这些至今仍在发生,未来也不会消停,毕竟没有野蛮哪有文明,没有落后哪有先进,没有低端哪有高端。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