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典士 非虛構文學作傢。1960年齣生於日本埼玉縣入間市。畢業於信州大學人文學部。1996年,處女作《獅子的夢:前田光世傳》獲得第三屆小學館非虛構大賞優秀賞。2012年,《鋼琴是我的朋友:奇跡鋼琴傢辻井伸行的秘密》被選為青少年讀後感大賽書目。2014年,基於 “佐村河內守事件”的報道,獲得第45屆大宅壯一非虛構賞(雜誌部門)、第21屆編輯票選的記者賞大賞。以“異文化”“錶現者”“亡命之徒”為主題,持續追蹤不同行業的傑齣人物。
葛飾北齋,日本江戶後期最具代錶性的浮世繪畫傢,在西方,他是與達·芬奇齊名的19世紀最偉大的畫傢,對莫奈、梵高、德彪西等藝術傢有著深遠影響。以《神奈川衝浪裏》為代錶的北齋作品時至今日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不斷引發再創作。
為什麼是葛飾北齋獲得瞭如今這樣的地位和評價?以他為代錶的浮世繪藝術是如何到達歐洲,又為何在西方産生瞭巨大影響力?
傳記作傢神山典士走訪大英博物館、盧浮宮、奧賽博物館的美術史專傢、親曆者後代,揭秘“日本的北齋”如何成為“世界的北齋”!
編輯推薦:
★展示瞭以葛飾北齋為代錶的浮世繪畫傢對19世紀末歐洲藝術的巨大影響。梵高對北齋推崇備至,莫奈收藏瞭數百張浮世繪,《神奈川衝浪裏》在西方的地位堪比《濛娜麗莎》,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復盤葛飾北齋作品的傳播史。在日本國門初開之時,北齋作品因何契機走嚮世界,幕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推手,又為何在百年後纔在本土被廣泛認同,逐個揭秘。
★大英博物館日本館館長、奧賽美術館名譽館長等眾多專傢權威解惑。作者遍訪大英博物館、莫奈故居、奧賽美術館、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采訪各國日本美術史專傢、親曆者後代,獲取一手資料。
★紀錄片式寫作,比小說還好看。不同於大部分藝術史的寫作方式,作者的筆如紀錄片鏡頭般引領讀者,不斷提齣問題,“大量浮世繪作品如何來到歐洲,進入印象派畫傢的視綫”“以梵高窘迫的經濟狀況怎麼買得起五百張浮世繪”“北齋晚年為什麼離開江戶去往小布施”……層層揭秘,引人入勝。
##很難想象名氣如日中天的北齋也曾被人遺忘在故紙堆裏,也沒想到他的作品直到1997年纔被認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可以說,浮世繪有今天的地位離不開西方藝術的迴應。 浮世繪進入歐洲主要依靠兩種途徑。第一種是通過長崎縣齣島的荷蘭商館館長甲必丹、醫生等作為收藏品帶迴自己的國傢...
評分##有點類似於紀錄片的敘述手法,開頭“西方收藏癖”的評論帶入作者的視角過於主觀。不過中間對於林忠正和高井鴻山兩位人物的記錄的確拓展瞭葛飾北齋的生活和職業生涯。最後長篇大論的小布施城市規劃史完全是在誇誇群吹捧齣資方瞭。
評分 評分 評分##浮世繪在歐洲的傳播,肇始於印象派對自然的熱愛,根源於東西方國傢世界觀的差異。波濤的主題,誇張的構圖,仰視的角度,縮微的人像,強烈的視覺衝擊,《神奈川衝浪裏》讓人耳目一新。關於葛飾北齋的創作生涯,以及歐洲繪畫受到浮世繪的影響,我之前已經在閱讀其他書籍時有所瞭解。本書的新收獲,是知道瞭畫商林忠正。浮世繪最初到達歐洲,隻是雕塑和瓷器的填充物,《富嶽三十六景》在日本是旅遊導覽手冊,忠正成功的“生意經”,把廢紙變成寶貝,實現瞭價值的轉變,推動浮世繪在年輕畫傢群體間的流動,也帶動瞭日本國內浮世繪的熱潮。我們很少矚目畫商,事實上,藝術史應該給予畫商位置,給予他們公正的評價。
評分 評分##很難想象名氣如日中天的北齋也曾被人遺忘在故紙堆裏,也沒想到他的作品直到1997年纔被認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可以說,浮世繪有今天的地位離不開西方藝術的迴應。 浮世繪進入歐洲主要依靠兩種途徑。第一種是通過長崎縣齣島的荷蘭商館館長甲必丹、醫生等作為收藏品帶迴自己的國傢...
評分 評分##迴溯以北齋為代錶的日本浮世繪在歐洲及世界的傳播史和接受過程,是不錯的主題,也搜集瞭不少材料,但作者的處理力有不逮,主綫沒有拎清,後半段又過於拉雜冗贅,有些可惜瞭。如果著重圍繞林忠正來寫會不會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