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濛·雅貝斯(Edmond Jabès,1912—1991),法國著名詩人、作傢、哲學傢和宗教思想傢,猶太人。“二戰”後法國最著名的文學人物之一,對德裏達、布朗肖等法國思想傢産生過深刻影響。生於埃及,熟諳法語。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爆發後被迫離開埃及流亡巴黎,1967年加入法國國籍。同年成為濛特利爾世界博覽會上展示其作品的四位法語作傢之一(另三位是薩特、加繆和列維-斯特勞斯)。1987年獲法國國傢詩歌大奬。
劉楠祺,北京人,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係法語專業。文學譯著有波德萊爾《惡之花》《巴黎的憂鬱》、耶麥《晨昏三鍾經》《春花的葬禮》等,並在相關期刊翻譯發錶博納富瓦詩論若乾篇。
法國詩人、作傢埃德濛·雅貝斯《問題之書》首次中譯本
一部“不屬於任何類型,但卻包羅萬象”的跨文本作品
“尋根”式追問自由、話語、生命、死亡、抉擇等意義。
雅貝斯《問題之書》、純粹譯叢“埃濛德·雅貝斯作品係列”。
1. 影響莫裏斯·布朗肖、雅剋·德裏達、加布裏埃爾·布努爾的法國詩人、作傢、哲學大師埃德濛·雅貝斯對文化審視及反思的實驗文本。
2. 跨文本創作的一次嘗試:既非小說,也非詩歌,既非文論,又非戲劇,但又是所有這些形式的混閤體。打通小說、詩歌、對話與文學、哲學、思想創作的復閤文本。
3. 純粹譯叢之“埃濛德·雅貝斯作品係列”,係屬叢書《埃德濛·雅貝斯文集》。
作為“不屬於任何類型,但卻包羅萬象”的跨文本作品,《問題之書》分上下兩冊,共七捲。上冊由迴憶寫起,從於凱爾的自殺到薩拉之死,再到愛情的毀滅,敘事的過程中追問著自由、話語、抉擇的意義。下冊則通過打亂字母重新組閤的語言遊戲,用詩化的言語、對話的方式,繼續對生命、文本、死亡展開思索。
透過聲光閃爍、意象與聯想交織的詩化外殼,雅貝斯注入的是“尋根”式的思考和將自己獻祭於被遮蔽的“無限”場域裏進行“精神”再創造的“書寫”求索的內核。
##不虛無挑戰——失敗!
評分##看到其他書友的各種好評,我突然懷疑,是我太膚淺,看不懂這本書?? 1、的確是“不屬於任何類型的書”,這種開放的形式還不太習慣,加上獨特的排版,閱讀感覺很不友好,太鬆散瞭。 2、很多語句的串聯似乎並沒有什麼邏輯,所以排版上用瞭N倍行距,作者似乎是要讀者自己在天馬行空的語句中尋找具體發生瞭什麼、又暗示著什麼。 3、還是得反復提醒自己寫作背景,猶太人的巨大悲劇之下,這些語句纔有意義,否則諸如“運行的話語聽從風的指揮”這種句子,仿佛是在看青春疼痛文學…… 4、可能是我自己不喜歡這種敘述方式吧,學術型的東西看多瞭,這種縹緲朦朧的作品,總覺得有些故弄玄虛……
評分##再低一點 就是理想的高格
評分 評分##埃德濛·雅貝斯的影響力不止於歐洲,可以說在美國掀起的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影響浪潮更大,其影響亦更加走嚮縱深。美國著名詩人羅伯特·鄧肯以及小說傢、詩人、導演保羅·奧斯特等思想界、人文藝術界深受埃德濛·雅貝斯獨特語言魅力的思想與精神影響之精髓。今日,純粹特發羅...
評分##法國詩人、作傢埃德濛·雅貝斯《問題之書》首次中譯本 一部“不屬於任何類型,但卻包羅萬象”的跨文本作品 “尋根”式追問自由、話語、生命、死亡、抉擇等意義。 雅貝斯《問題之書》、純粹譯叢“埃濛德·雅貝斯作品係列”。
評分##“我們唯有靠自己纔能獲得拯救。這是我們的機會。”2022.4.12,上海,在後疫情時代已經被關瞭一個月,且不知道這種日子會持續到何時,感謝雅貝斯的文字在這段灰暗時刻賜予我的無限勇氣。
評分##不虛無挑戰——失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