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
北京大学唯一终身教授,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佛学家、国学家、翻译家等,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季羡林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精通七种文字,特别是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无论是写文还是交友,皆以真为原则。他用漫长岁月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并以身践行天真生活,于纷繁的嚣尘中回归“丰富的单纯”,深霭世事而不世故,宠辱不惊亦不忧不惧,坚守自我,专注当下,葆有内心的悲悯与善良,活出了生命的纯净。
《天真生活》是季羡林散文精选集,至纯至真至情,一本书尽享大师的智慧精华。收录季式51篇高品质篇目,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与其完满 不如自在,胸有丘壑 眼存山河,历遍山河 热爱生活,岁月绵长 时光难再,无雨也无晴 看清也看轻等五大主题。
选篇既包括《谈孝》《容忍》等经久流传的典藏篇目,亦囊括入选义务教育教材、全 国高考试题文章《成功》《神奇的丝瓜》等,收录《喜鹊窝》《一 只小猴》等季式散文选集极少出版经典篇目。
季羡林的一生不断地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并以身践行着天真生活。天真不是幼稚,不是愚笨。天真是一种成熟的超越,是了悟人间万相后面对世事的一种智慧抉择。是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不违背自我。只有达到了这个层次,你才能豁达地观视世界,游戏人间。
清醒 深刻 悲悯 豁达 善良
##拖拖拉拉看了很久,季老的生平和文字陪我度过了一些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光。保持天真,放飞灵魂,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爱。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如关于“适应”和“牵就”的思考很是有趣,“适应”是一个主动过程,去不断学习跟进环境与时代;“牵就”则是被动过程,是被迫接受环境和遭遇,选择带有抵触情绪的迂回战术。 如关于学习这块,季老因外派德国留学,在德国生活了十年,穿插经历那段战乱的日子,但是在字间描述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痛苦和难受,尽管你知道,他那段时间过的十分不易且艰难。学习吐火罗文,有些天定的机缘,而季老也不负老师所望,让吐火罗文在中国生根发芽,在世界继续学习下去。 在整本书中,季老的语言都是相当克制且谦卑的,让阅读的时候反而有些羞涩,相比起来,我们在日常是否能够放下自己,平等的对待所有人呢?
评分##最近喜欢在做家务的时候听书,这一本几乎是听完的。除了时光难再那一章。悼念师生好友,我几次热泪盈眶,xxx走了,永远的离开我们了,这样的话看的尤其心酸。看到季羡林先生将他们称作中国的老知识分子,回忆与他们的交往。 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是顶好的,这里摘一段悼念朱光潜先...
评分##在北京钟书阁偶遇的一本小书。被封面和书名吸引。记录了一些季老的散文。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先生在德国留学时候的故事,留学十年正好遇上二战时期, 战乱之中的人生体验让人如做过山车为之揪心,同时深感留学不易。索性老天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季老十年寒窗也终得梵文和土火罗真传,修成一代大家。虽然经历跌宕起伏,季老文笔始终温润有趣。其中对于战乱时期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于哥廷根山林之中寻得一丝乐趣的生活态度令人敬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