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现居台湾,中国当代著名散文家,被余光中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张晓风创作过散文、新诗、小说、戏剧、杂文等多种不同的体裁,以散文著名。“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是她奉献给中国现代散文史的最大功绩。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星星都已经到齐了》等,《行道树》《敬畏生命》等多篇文章入选大陆及台湾语文教材。
张晓风说,生命是如此充满了愉悦。她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没有喧嚣的光和热,总是被那种种原始而纯朴的意象感动。
她用敏感纤细的心灵感应自然和人生,用大胆奇特但又自然贴切的想象,在清风明月、山松野草之间驰骋想象,谈爱情、说亲情、讲友情,追怀往事、思忆故人,书写人生深沉的思考,多从日常生活中娓娓道来。
愿华语散文“最温柔的一支笔”带领我们在喧嚣庸常的世界里,以从容之心,发现美好,收获内心温暖与平静的力量。
这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而即使在柔婉的时候,也带一点刚劲。
——余光中
晓风的爱是一种执着与坚毅的爱,她的同情是一种无私与绵远的同情,她的力量是一种收敛自如的光芒。
——席慕蓉
晓风的许多篇使我想到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事与哲理之间,似断似连,很耐人思索。
——蒋 勋
##是能够让人一见钟情的文字了。 “生平不识一张牌,却生就了大赌徒的性格,押下去的那份筹码,其数值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是余生的岁岁年年,赌的是什么?是在我垂睫大去之际能看到较澄澈的河流,较清鲜的空气” “第一度的生活是生活本身;第二度是运用思想再追回它一遍,强迫它复现一遍。萎谢的花不能再艳,磨成粉的石头不能重坚,写作者却能像呼唤亡魂一般把既往的生命唤回,让它有第二次的演出机缘。” “执手处张发可以为风帜,高歌时,何妨倾山雨入盏,风雨于是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找一方共同承风挡雨的肩。忽然有一天,我们把所背的定义全忘了,我们遗失了登山指南,我们甚至忘了自己,忘了那一切,只因我们已登山,并且结庐于一弯溪谷。” “爱一个人就是横下心来,把自己小小的赌本跟他合起来,向生命的大轮盘去下一番赌注。”
评分##如果我问你,什么是美? 也许你会指着路边盛开的一朵红玫瑰,告诉我这就是美,或者指着淡紫色的天空,说今天的天空也好美,再或者指给我看街角咖啡店靠窗边的女孩美艳动人,但我要问你什么样的文字是美的呢? 我来告诉你吧,是张晓风的文字。她的文字,温柔细腻,含情脉脉的讲述...
评分 评分##自我疗愈集 共感的句子太多了
评分《道德经》曰: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想,或许张晓风句中“于无声之际聆大音,于无光之境体天启,于无色处先睹繁花似锦”是一个意境。而张学者之书之所以名为《于无色处见繁花》,或许也是想告诫世人:人活于世,便得通达。 《于无色处见繁花》是张晓风学...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