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1910-2005),江蘇吳江(今蘇州市吳江區)人,著名社會學傢、人類學傢、民族學傢、社會活動傢,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928年考入東吳大學醫預科,1938年獲得倫敦大學經濟政治學院博士學位,1944年加入民盟,1981年接受英國皇傢人類學會頒發的該年度赫胥黎奬章,1982年被選為倫敦大學經濟政治學院院士,1988年獲聯閤國大英百科全書奬。著有《江村經濟》《鄉土中國》《生育製度》《美國人的性格》等。
本書是著名學者費孝通的經典名作,包括瞭《美國人的性格》《初訪美國》《訪美掠影》三部分內容,是費孝通先生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讀書和考察及上世紀80年代重訪美國的筆記和觀感,著重對比瞭美國文化與歐洲文化、美國人與歐洲人的區彆,美國文化與中國文化、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差異。分析瞭美國人的性格及這種性格在推動美國走嚮繁榮富強道路上的作用,有利於加強我們對我國和平崛起及東方文明的重建的思考。
##費孝通先生的書都有些滯澀,明明一百字能說清的事,費老往往要一通分析,枯燥議論,彎彎摺摺寫三百字。這本書中,幾次走馬觀花遊美國經曆仍可見費老先生作為社會學大傢的深刻洞察力。如:1 美國華裔二代往往拼命融入美國社會,對中國淡漠,乃至鄙夷,因美國是移民社會,大傢需拼命融入,故國又不如美國繁榮,大緻類似於一個鄉下人進入大城市,自渴望努力融入城市氛圍,不會對城市人大談自己故鄉優越 2 費孝通所處之時代,還普遍尊崇老人,他對其將邁入五十歲,尚隱隱有欣榮之感,但是美國社會卻是崇尚年輕,摒棄年老的。匆匆數十年後,中國也如此。 3 美國很少能聽到鬼故事,其時中國,鬼故事是日間常聽聞的。工業化,都市化,帶來人口密集和流動,減少瞭人與祖先的聯係,電燈照明普及,四處光亮如新,也減少瞭鬼故事誕生的可能。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初訪美國》(1945年)、《美國人的性格》(1947年)和《訪美掠影》(1980年)三部著作分彆寫作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語言錶述和行文等方麵均具有當時的時代特點。實際上內容也很有時代的特點:《初訪美國》對美國的政活、經濟的具體內容討論細緻。講民 主講到民 主在平 等與自 由方麵的關係,談經濟也談到壟 斷資 本主義,內容在今天看來也是非常有深度與啓發。《訪美掠影》感覺就不是同一個水平的討論。是跟作者在美國呆的時間長短有關呢還是跟其他什麼原因有關呢?
評分##N年前讀瞭大學者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受益匪淺。之後購買瞭這本《美國人的性格》,卻擱置許久,直到最近又在書櫃裏看到,饒有興緻地讀完。 實事求是說,本書的精髓在於費老寫於上世紀40年代的兩部小冊子,一部是讀書劄記,一部是以自己在美國一年的實地接觸考察為基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