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利安•巴吉尼,英國哲學傢、作傢,《哲學傢雜誌》共同創辦人、主編。著有暢銷哲普圖書《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一頭想要被吃掉的豬》《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好用的哲學》《簡單的哲學》等。長期為《衛報》《獨立報》《泰晤士報》《金融時報》等報刊撰稿,並擔任BBC第四電颱《在我們的時代》欄目的定期嘉賓。
大多數中國人沒有經過深入思索和論證,自小接受無神論。在作者所在的西方,廣義的基督教世界,幾個世紀以來,幾乎所有人理所當然地信仰上帝。可以戲仿蘇格拉底的名言說,“未經審視的有神論/無神論是不可靠的”。作者以嚴密的邏輯、生動的語言和例證,為無神論提供瞭定義與肯定性論證,探討瞭無神論者的道德之源和人生意義,破除瞭無神論同納粹和蘇聯極權的必然聯係。作者既反對激進的宗教又反對戰鬥無神論,其論證有助於澄清對無神論的一些常見誤解,倡導人本主義。正如作者所說,本書為“各類讀者,包括希望瞭解無神論係統性論證和解釋的無神論者、認為自己事實上可能是無神論者的不可知論者,以及那些真誠期望理解無神論的宗教信徒”所寫,是一本閃耀著思辨之光的優秀哲普圖書。
無神論通常被視為一種負麵的、相當晦暗的信仰,錶現為拒絕價值和目的,同時激烈地反對各種形式的宗教。硃利安•巴吉尼在本書中首先驅除瞭圍繞著無神論的錯覺,錶明沒有宗教信仰的生活也可以積極、有意義、有道德。作者還直麵20世紀無神論國傢(如蘇聯)的失敗,為無神論提齣瞭一種思想基礎。
##大一就被灌輸“critical thinking”,但還是對這個概念不是很懂。直到大二一節精讀課上老師順嘴提瞭一句“無神論是不是也是一種宗教,大傢下去可以思考一下。”我這纔感覺到腦子有一種思考的衝動。 上帝存在與上帝已死的爭論在現在依然熱火朝天。《無神論》作為科普讀物,以為...
評分 評分##西方本位的一本書,主要是(淺嘗輒止的——因為是通識書)哲學,有點哲學基礎的讀者翻著看看就行。 站在世俗主義瞭幾韆年的中國文明視角,其實挺難理解為什麼歐洲人就非得有一個上帝在那裏,還因為“怎麼有上帝”這種事動刀動槍…一個猜測不一定對:西方一神教的上帝相當於中國的皇帝(君),教會相當於中國的爹(父),都是長期占據心智、愛恨交加、脫不離撇不清的存在…
評分 評分##我和作者的立場基本接近。我也認同作者說的,無神論其實纔是一種自然主義下最正常的思維模式,相反,有神論纔是一種大費周章的論證方式。從邏輯上看,兩者不是均等的。但是,從曆史的角度來說,我們應該承認,有神論一直要比無神論強勁,甚至二戰時期的墨索裏尼,都是有教皇撐腰的。這恐怕也是人類的一個巨大弱點。
評分 評分 評分##討論瞭自然主義如何支撐無神論,但沒有太多科學對宗教信仰的挑戰的論述(這纔是我最感興趣的,而作者居然覺得“俗套”..)。作為通識讀物論證水平其實一般,不如溫習一下《自私的基因》呢。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