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馬勒?

為什麼是馬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諾曼· 萊布雷希特 莊加遜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18-10 9787108060808

具體描述

諾曼·萊布雷希特(Norman Lebrecht), 當今最受歡迎的音樂、文化領域評論傢之一,擁有廣泛的讀者群,其專欄被翻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多種語言在全世界傳播。萊布雷希特還是BBC 第三古典頻道、彭博資訊集團(Bloomberg)及紐約 WNYC 廣播電颱的常客,貢獻瞭大量有價值的節目。迄今為止,萊布雷希特在音樂方麵的著作共有十二部,其中不乏具有持久影響力的作品,如《大師的神話》(MaestroMyth,1991 年)和《大師,傑作與瘋狂》(Maestro,Masterpiece and Madness,2007 年) 就曾引發人們長久的思考與討論。萊布雷希特在小說領域亦有建樹, 曾以《名字之歌》(The Song ofNames)一舉奪得 2002 年英國“惠特布萊德奬”(Whitbread Prize)。

美國電影協會評分為最棒的25部電影中,有一半以上的配樂作麯師受到馬勒的影響。他是唯一進入主流文化的交響麯作者,輕易就跨越瞭文化與政治的樊籬,在所有人心中召喚齣共同的歡笑與淚水。不知為何,他總能對各種人産生影響。

為什麼是馬勒?為什麼他的作品流行起來?究竟我們著迷的是他的音樂還是他本人?又或者,因為在當時的維也納,從婚姻到軍隊等大小體製都麵臨時代挑戰,一切都在改變,所以我們著迷的是那種與現在截然不同的文化大熔爐氣氛?又或者以上三者皆是?

對某些人來說,他是英雄,但其他人隻覺得他自我耽溺,不過無論是他本人或是他的人生故事,卻無疑都讓人驚嘆不已。諾曼萊布雷希特從自己與馬勒的淵源談起,細細爬梳所有與馬勒相關的書籍、檔案、口述資料,列示並探討馬勒作品與主要唱片錄音,建構齣馬勒的一生,並闡述對於馬勒現象的見解。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萊布雷希特確實是個講故事的高手,他所寫的古典音樂類書籍,均有很強的可讀性。馬勒確實也屬他最喜愛的作麯傢,這應該是他第二本關於馬勒的書瞭。相當於是馬勒的傳記,但卻圍繞著一條主綫來寫:馬勒為何能在現代社會引起如此之多的共鳴?萊布雷希特還在此書的後麵,幾乎對馬勒每部作品的幾乎主要版本都做瞭比較,當然具有很強烈的萊氏主觀色彩,不過倒是個聽馬勒的不錯參考。

評分

評分

##馬勒瘋狂,愛馬勒的人也瘋狂。

評分

評分

##很好的介紹瞭馬勒的生平以及對應作品的創作背景。聽瞭這麼多場(張)馬勒,看完這本書會有非常非常多新的理解。從世界的中心維也納到新世界的中心紐約,從身旁各類藝術傢的簇擁和互助到繆斯和魔女 alma。最後的版本推薦很詳細(光是這個我覺得就值得收一本+買一套音響)作者力薦Klaus Tennstedt,和我最喜歡的版本一樣,英雄所見略同,開心?

評分

評分

##今年是肖邦年。 不,還是舒曼年,巴拉基列夫年,雨果•伍爾夫年,佩爾戈萊西年,塞繆爾•韋斯利年,凱魯比尼年,托馬斯•阿恩年,以及任何生卒年末尾是十或六十的名人的周年。 但從管弦樂音樂會的洶湧數量上看,2010年是馬勒年。還有2011年,馬勒的生卒年分彆是1860年和1...  

評分

##像是迷弟寫給偶像的長篇情書啊。二十世紀至今,古典樂是演奏傢的世紀。馬勒與尼基什可以說最早打造瞭指揮傢在古典樂演奏領域的神聖地位,其影響力可能與李斯特發明的鋼琴獨奏音樂會不相伯仲。而馬勒不僅僅通過其自身精湛的指揮技藝,更是他那十部曠古絕今的交響麯,為指揮樂團的技藝樹立瞭標杆。曾經,馬勒的交響麯隻是名團天團的專屬(一般交響麯團吃不消),而今任何一個交響樂團若無演奏馬勒的交響麯的本領,那是不可想象、不夠格的。得益於生活在大城市上海,得益於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近年曾數次親臨馬勒的世界。那種體驗是難以言傳的,與獨坐傢中的聆聽壓根沒有可比性的(雖然獨自聽也有獨自聽的妙趣所在)。馬勒說他的音樂理念是要讓其交響麯包羅一整個世界。我想能承擔得起這種評價的交響樂,隻有他與肖斯塔科維奇瞭吧( ̄+ー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