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与世变

风格与世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石守谦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8-8-7 布面精装 9787301294598

具体描述

石守谦,艺术史研究者,曾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院长。现在是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2012年当选为第29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本书以世事变迁来诠释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史,以一个个精彩的个案,对”风格“与”世变“之关系进行了探讨,以十篇论文探讨了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历程中重要转变之原因。

作者一方面从传统的研究成果及材料中汲取精华,另一方面又能不囿于成规,充分挖掘了画家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并将其作为改变各阶段画风的重要因素。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短评略长,长评显短… 书里好几篇论文都呈现出类似的立论思路,将赞助人划分为两个喜好对立的群体,然后将观念和风格的变化系于两方势力的消长。比如五、六篇里,前者元代李郭山水的衰落,归因为从北方权贵(偏好北宋院体)到南方士人(偏好董巨山水)的更替。后者明代浙派的兴...  

评分

评分

评分

##“气韵”的提出,要肯定创作者的“心”、作品的“骨气”、格律之间关系,苦于没有没有形成共识的依据,产生评价的困扰。“感神通灵”观之所以直至盛唐还留存在艺评之中,也便是因为“气韵”的标准尚未能全在形式上省察,还得依赖作品后生的效果来追认的缘故。等到张彦远将一切表现的根本归结到“用笔”之后,品评工作终于得到一个共通的立足点,而得自形式上判断,不用再任人由后生的印象来追认。绘画艺术的终极目标既在求道与成道,“用笔”这个理论基点的提出,正保证了整个创作活动合理性认识之得以掌握,而也只有经此肯定,绘画的严肃使命才得以达成。由张彦远的“用笔”论所代表的晚唐文人绘画观后来即成为中国画评理论的基调。张彦远将一切表现的根本归结到“用笔”之后,品评工作终于得到一个共通的立足点,而得自形式上判断。

评分

##“气韵”的提出,要肯定创作者的“心”、作品的“骨气”、格律之间关系,苦于没有没有形成共识的依据,产生评价的困扰。“感神通灵”观之所以直至盛唐还留存在艺评之中,也便是因为“气韵”的标准尚未能全在形式上省察,还得依赖作品后生的效果来追认的缘故。等到张彦远将一切表现的根本归结到“用笔”之后,品评工作终于得到一个共通的立足点,而得自形式上判断,不用再任人由后生的印象来追认。绘画艺术的终极目标既在求道与成道,“用笔”这个理论基点的提出,正保证了整个创作活动合理性认识之得以掌握,而也只有经此肯定,绘画的严肃使命才得以达成。由张彦远的“用笔”论所代表的晚唐文人绘画观后来即成为中国画评理论的基调。张彦远将一切表现的根本归结到“用笔”之后,品评工作终于得到一个共通的立足点,而得自形式上判断。

评分

评分

##极好,谈画而不拘泥于技法的描述,从画可见社会与文化变迁。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