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与十四行诗

哀歌与十四行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奥) 里尔克 张德明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7-11-1 精装 9787532955596

具体描述

赖纳•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奥地利诗人、作家,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出生于布拉格。少年时期在军校饱受折磨,性情敏感。二十岁离开故乡,开始流浪、沉思和写作。早期诗作偏重主观抒情,风格浪漫、神秘。中期“咏物诗”偏重写实,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晚期代表作《杜伊诺哀歌》和《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是一生经验和思辨的结晶,表达了诗人对此在的独特阐释,对痛苦和孤独的深刻思索。里尔克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现领域,创造了现代诗歌艺术的巅峰,并通过译介影响几代中国人。

张德明,1954年出生,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学术专著有:《从岛国到帝国——近现代英国旅行文学研究》《人类学诗学》《批评的视野》《世界文学史》《 流散族群的身份建构——当代加勒比英语文学研究》《西方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等;译著有:《天堂与地狱的婚姻——布莱克诗选》《夏洛蒂·勃朗特全集(第六卷)》《狄更斯全集(第十八卷)》(合译)等;另有个人诗集《打水漂》。

《哀歌与十四行诗:里尔克诗选》收入的《杜依诺哀歌》和《献给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是里尔克晚年呕心沥血的杰作,也是20世纪诗歌的重要里程碑。本诗集除收入这两部重要诗作外,还附有译者、外国文学学者张德明教授对每首诗详细透彻的解读,带领读者走进里尔克深邃厚重、广阔多义的诗歌世界。

里尔克是世界上最柔美、精神最充溢的人。——瓦莱里

里尔克的世界使我感到亲切,正因为苦难的中国需要那种精神。——冯至

他(里尔克)本身就是一部有关现代诗歌的写作奥秘的启示录。——臧棣

我们是不可见之物的蜜蜂。我们疯狂地采集看得见的蜂蜜,贮藏在金色的蜂箱里。《哀歌》表明我们正着手于这项事业,就是这些持续不断的转换,把我们所爱的可见之物和可即之物化为我们的天性的不可见的振荡和感动,这种振荡和感动会将新的振荡频率输入宇宙的振荡频道。——里尔克

我是怎样将它做成的,当做献给俄耳甫斯的一个“祭品”!——何为时间?——何时为当下?跨越如此漫长的岁月,怀着完满的幸福,它驰入我豁然敞开的感觉之中。——里尔克

用户评价

评分

##倒不是觉得晦涩,而是明明叙事性的理性诗歌,却没有在我脑海中形成哪怕或明或暗的具体情境和影像,太冷静了,有点冰凉悲壮的感觉。

评分

##绝对是我读过最棒的诗选!解读总体来说也算得上精彩,点到为止~

评分

##沉默,寂静,存在,死亡,整体,纯洁,神性,永恒,空气,宁和,喜悦。《哀歌》太好,想说的无言之言他已说出。唯一是译注,可不看。

评分

##读注解。

评分

评分

##第一次接触里尔克是在初中的时候,《秋日》给了我深深的震撼。高中读了冯至先生翻译的给青年诗人的信,还有绿原先生选译的里尔克集子,无论是信还是布里格随笔我都很喜欢,但这些在哀歌与十四行诗面前,都成了边角料。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对里尔克的喜爱与仰慕,在我心中他和杜甫一样属于最伟大的行列。张德明先生的译文虽然不够美,但是足够清晰,他正文后附的解读也非常不错,对读后模糊的读者有所启发,对颇有感受的读者是一个交流和补充。

评分

##某些语句、思想会有些共鸣点。外国诗歌最好还是读原文吧。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