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终极命运

人类的终极命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乔治·扎卡达基斯 陈朝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7-9-1 精装 9787508678269

具体描述

乔治·扎卡达基斯(George Zarkadakis)

伦敦城市大学人工智能方向博士,计算机系统工程师、科学作家。曾在埃森哲和美国硅图公司等机构工作。目前,他是一位技术咨询师和互联网企业家。因其在国际科学交流方面做出的贡献,被法国政府授予爵士头衔。他一直在为《卫报》、《华盛顿邮报》等知名刊物撰写稿件。他同时还是小说家和剧作家,作品在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出版。目前居住在伦敦。

我们跟随着人工智能发展的脚步正走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之巅。

在这本书中,作者别出心裁地从文学、哲学和计算机科学三个方向探索了人工智能。他打开历史的时光隧道,带我们回到到旧石器时代,探索人类祖先心智的演化过程。接着又转向心灵哲学和神经科学,追随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贤的脚步研究他们对于心智的理解。随后通过回顾计算机技术史,展望未来计算机发展的无限可能。书中援引了大量文化艺术作品,从古代神话到文学经典再到今天的科幻大片,帮助我们理解从古至今文化艺术中的故事是如何起源的,它们和我们当下的认知系统还有人工智能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人工智能思想从何而来,又会把人类引导向何方?

西方文明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

计算机离获得自我意识还有多远,一旦他们获得自我意识会发生什么?

……

这本书用一种全新的、更为浪漫的方式审视人工智能,让我们得以在庞大的信息洪流中,静心凝神跟着作者的思路以历史视角探究心智起源,寻找文学叙事、哲学与科技之间的紧密连接,人工智能发展的商业价值,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伦理、道德、法律层面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作为数字时代的公民不可缺少的一课。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一部从人类心智到人工智能的简史。值得关注的新锐作者,知识体系完备,写作思路清晰,对哲学二元论影响人工智能的解释,以及人工智能的未来展望尤其精彩。

评分

##非常烧脑的一本书,作者给了很多答案但留下更多问题。围绕从人到超人(人工智能)的跨越,作者提供了诸多维度的思考,将科幻文学、哲学、信息科学、神经科学和复杂性理论等都杂糅其中,形成一锅充满信息量的,关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乱炖”。在作者迷宫般的内容铺陈中如果能梳理出一条线索的话,那或许就是关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争,也即关于心灵与物质,究竟是二元论还是一元论。延续几千年的这一关键问题,也终将在关于人工智能的探索进程中被推上顶峰,而对这个谜题的解答也一定程度决定人类的终极命运。究竟是意识第一性还是物质第一性?

评分

##切入的角度很不同,像是一本人工智能的年代史,也像是一本蹭热度的书。一些提法挺有趣,比如,天堂是云计算的殿堂,灵魂是软件定义。#20180617

评分

评分

##柏拉图赞同身心二元论,认为存在超越物质本身的绝对形式,而亚里士多德则赞同经验主义,认为意识要以现实为依托,这两种观念开启了西方对身心关系的不同思考,最终随着科技发展来到了近代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以科技发展为依托,与人类智能完全不同的人工智能是完全可能出现的。人类的意识是自我指涉型的,我们不得不借助外界来认识自己,这可能就是我们沉迷于人造神祇和人工智能的原因,我们只有完全复制出自己才能真正理解自己,但人的意识同时是在不断被外界改变的,我们如今的生活已经与原始人天差地别,就仿佛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当有一天我们真的复制出了自己,那么技术也将会让我们不再是现在的自己,人类在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中依旧不得不茫然地诘问:我到底是谁?

评分

##非常烧脑的一本书,作者给了很多答案但留下更多问题。围绕从人到超人(人工智能)的跨越,作者提供了诸多维度的思考,将科幻文学、哲学、信息科学、神经科学和复杂性理论等都杂糅其中,形成一锅充满信息量的,关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乱炖”。在作者迷宫般的内容铺陈中如果能梳理出一条线索的话,那或许就是关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争,也即关于心灵与物质,究竟是二元论还是一元论。延续几千年的这一关键问题,也终将在关于人工智能的探索进程中被推上顶峰,而对这个谜题的解答也一定程度决定人类的终极命运。究竟是意识第一性还是物质第一性?

评分

我喜欢!在我这里值95分。目前的年度最佳。 这本书是去年此时我帮太图飞回来的,因忙于其他事情,当时未能看完,但已被序言部分打动,一直念念不忘。 飞书整理上架大约半年时间,此中我一直在关注这本书的踪迹,直到重新找到它为止。 我喜欢作者的写作风格,是科普,但不枯燥。...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