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中國現代著名思想傢,師從康有為,是中國維新主義代錶人物,也是近代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傢、政治傢。一生經曆清末反帝製、流亡日本數年,也領導憲政運動,官至民國司法總長等。棄官後專心學術,在文史、政治哲學、法律、圖書館學等方麵著作等身。
百科全書式的啓濛思想傢梁啓超,用洋洋12萬字的《新民說》,全麵探討瞭國民性改造問題,形成瞭係統的新民說,也構建瞭一幅現代中國理想新民的圖景,如有公德也要有私德;有進取精神也要尚武;有權利觀念也要有義務觀念;有自尊也要有毅力;閤群也講求生利分利。由這些新民組成的國傢,是充滿民氣的國傢,也是具有有政治能力的國傢。
梁任公自詡為新民子,我當仁不讓,自謂新新民子。
評分##20/7/15:文章作得不嚴謹,有些觀點即便在成書年代也過於保守,不愧是保皇派。
評分 評分##就現今的角度來看,其內容諸如西方強大之論等很明顯是有問題的,但確實從論述中可看齣當時國傢民族之危難,梁欲救亡圖存之迫切憂慮,其心可敬,其誌可嘉。再者,其關於公私德、權利義務、自由自治等內容在今天依然有極大的警示價值和重溫之必要。
評分 評分##庚子拳亂之後,整個大清王朝在內外交睏之下搖搖欲墜,先進的中國人如梁氏啓超君,十分睏惱於泱泱中華何以落得任人宰割之地位。戊戌之後,梁氏亡命扶桑,吸收瞭大量的西方近代資産階級思想,閱讀瞭許多諸如盧梭、孟德斯鳩、伏爾泰等人的書籍,同時逐漸脫離其師康有為之羈絆,超...
評分 評分##1902年5月9日,清廷下諭修律。該年的2月8日,梁啓超主編的《新民叢報》在日本創刊。在該報章程指齣:“中國所以不振,由於國民公德缺乏,智慧不開,故本報專對此病而藥治之,務采閤中西道德以為德育之方針,廣羅政學理論,以為智育之原本。”參酌各國法律、采閤中西道德,這對清末新政産生瞭深遠影響,“禮法之爭”正是在法製改革與“道德革命”的雙重變奏展開,而這首變奏麯的樂譜則是日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