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士敦,1874年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原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1898年,作为一名东方见习生被派往香港。从此,庄士敦以学者兼官员的身份在华工作生活了三十四年。1919年2月,赴京,开始了“帝师”生涯。庄士敦是中国几千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具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
庄士敦是一个汉学功力深厚、具有学者素养的人,他广猎经史子集,喜欢中国古典诗词与饮茶之道。撰写了大量有关中国问题的论著,如《佛教徒在中国》、《威海卫狮龙共存》、《儒教与近代中国》等。但令其声名大振的即是1934年出版的这本《紫禁城的黄昏》。
庄士敦不仅对溥仪竭诚尽忠,也为古老的皇宫带来了新的气息,深受溥仪崇敬。但在大量中国文献中,都不约而同将他写成西方文化的代表,是文化侵略的急先锋,甚至说庄士敦教英文是假,实际上是小朝廷与英国使馆的联络人,是英国特务。而在英国人的眼中,庄士敦又是一个过于热心拥抱异国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个一心效忠外国主子的“英奸”。
1938年,庄士敦去世,终身未娶。
高伯雨 一九八九年逛书店,忽见《紫禁城的黄昏》触我眼帘,书名是高阳写的,我以为是高阳的新作,心想不会是我二十年前所译的那一部改装了罢(二十年前我的一部,由春秋出版社出版的,先在一九六四年《春秋》半月刊按期刊登,后采印单行本)。 细看书名下边两行小字“庄士敦原...
评分 评分##2019已读46(历史10)中间有些部分很混乱,这种并不是按照情节来写的书就不要用第几章第几章来说吧。看到溥仪与庄士敦分别那一段,扇子上写的诗还有点感动。那玉漱园的砖墙让光绪皇帝多难过啊。一辈子是个囚徒,当这破皇帝。中间不知道看到哪里突然想到中国内陆现在对同性恋的政策,从现在回望历史,很多东西注定是要实现的,为何当时就没有人能够意识到某些事情就是个注定?即使那些事情是好的,他们也要费尽心思去阻挡它。其中真正是为了国家或者为了自己的愿望的又有几人呢?大多数不过是借着这个幌子维护自己的利益罢了。
评分##想看溥仪八卦小传的话恐怕要失望了。讲的实实在在是紫禁城的黄昏,从黄昏前的夕阳,到黄昏后的黑夜。翻了几页英文原版,文笔的确是好,译文让整本书逊色不少。
评分##跟溥仪自传一起读会很有意思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