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明,1959年2月生,福建人。早年有過知青經曆,後上大學(77級),後讀研究生,期間從事過教學和研究職業。1987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係攻讀博士學位,1990年獲文學博士學位,並留院工作多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現在北京大學中文係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嚮為當代先鋒派文學和後現代文化理論等。
主要著作有:《無邊的挑戰——中國先鋒文學的後現代性》、《解構的蹤跡:曆史、話語與主體》、《剩餘的想象》、《中國當代文學主潮》、《守望剩餘的文學性》(2013)等。曾獲“華語傳媒文學大奬”2002年度評論傢奬,騰訊書院文學奬首屆文學批評傢奬,2007年度魯迅文學奬理論評論奬、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優秀奬等。
當代著名學者、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陳曉明經典之作
國內最早係統分析當代先鋒派文學的著作
最早探討瞭中國當代文學的後現代性問題
融理論思辨與審美感知為一體,捕捉當代最生動的文學品質
先鋒文學30年,該修訂增補版,增加兩章全新附錄
《無邊的挑戰》主要從現代性的角度切入中國先鋒文學乃至新時期文學,從理論源頭和創作實踐上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做瞭獨到的梳理。本書是國內最早係統分析當代先鋒派文學的著作,也是最早探討瞭如今在中國當代文學中幾乎成為常識的後現代性問題,是當代文學研究領域引用率最高的著作之一。多年來,它的敏感與精闢,銳氣與生動,始終引起當代文學研究者的注意。
##作者旁徵博引,難懂,但寫得很好!我比較喜歡導言和上篇的敘事革命,尤其關注對先鋒作傢之間的差異的探討。作者從後現代主義的角度切入,將先鋒文學納入後現代性的譜係之中,在強調先鋒文學的西方資源的同時也體現瞭其國內語境與本土生成。先鋒派是在文化潰敗時期的曆史壓力之下寫作的群體,他們是一群無父的逃逸者,他們的形式冒險是對傳統的挑戰、是一個懷疑時代的生存態度的外化,作傢們在創作中消解深度模式、探索敘事策略、進行語詞遊戲、齣入現實邊際,然而,作為一群後悲劇時代的講述者,其講述的曆史故事不過是自我錶白的寓言,奏響無主題變奏的文化挽歌。我對先鋒派的形式探索頗為感興趣,文學應當不斷尋找無限可能性。作者在小說文本上下瞭很大功夫,讀起來也很流暢。但整本書都是這樣的話語,到中篇和下篇覺得有些重復和疲憊(是我太菜……)
評分 評分##經典重印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