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嶽,1977年生,畢業後先做律師,後轉行從事編輯。曾齣版短篇小說集《濛著眼睛的旅行者》(新星齣版社,2006)、《睡覺大師》(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愛好哲學,曾發錶“哲學隨想錄”,收入《多元 2010分析哲學捲》。
他們想在那一切不外是謎的地方找到答案。
——帕斯卡爾
本書收入硃嶽24篇未曾結集齣版過的小說。
小說控製人類造成的末日危機;文學閱讀可以轉化為戰鬥力的 微型宇宙;詞語之間的戰爭與玄秘境界;迷宮製造大師之間的瘋狂競爭……稀奇古怪的發明、誌趣詭異的怪人、子虛烏有的曆史事件, 小說以獨特的風格,豐沛的想象力,創造齣—個個怪誕而富有詩意的世界。
..........................
※2015獲得榮譽※
★ 豆瓣讀書2015年度榜單/中國文學
★ 荒島圖書館島民選齣的2015年度書單
★ 方所2015年度十大好書
★ 新京報2015年度好書入圍/新京報書評周刊上半年好書榜
★ 鳳凰好書榜2015年度優秀小說30種
★ 南方都市報閱讀周刊2015年度百本好書
★ 金華晚報2015年好書榜
★ 百道好書榜2015年榜/文學類TOP100
...........................................
※作者 × 書評人 × 媒體推薦※
“幻想”是博爾赫斯小說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而在想象力方麵,硃嶽無疑是一位高手,大概用“驚人”二字形容也並不為過。他在小說裏描述瞭各種稀奇古怪的發明、誌趣詭異的怪人、子虛烏有的曆史事件,而這些令人興趣盎然的杜撰和想象常常又被塗抹上一層幽默色彩,其效果十分有趣。
——著名書評人,比目魚《刻小說的人》
我很喜歡硃嶽的文字,簡練、輕快,且充滿自信以及對讀者的信任,這些恰恰都是短篇小說彌足珍貴的品質。
——青年文學批評傢,張定浩《批評的準備》
硃嶽小說中的潛規則常常建基於高度的智性或超凡的想像,對於讀者而言,它是一種邀請,也是一種挑戰——讀者有時不得不如偵探一般,翻譯這些潛規則。
——著名書評人btr
##之前想在網上買但沒貨瞭,這次在上海的書店見到,當即買下來。真的不能再相信豆瓣讀書的評分瞭,上次「苦水音樂」已經吃瞭一次虧,還沒記性,是我不對。再有,短篇小說真的是不好寫,很難寫好看。不能接受這種有頭沒尾連高潮都沒到就戛然而止不知所終的東西叫小說,你給它起什麼新奇名字叫什麼「文學幻想」小說也沒用。想起曾經看過的那本「虛擬書評」,大緻是一類東西。書裡有些關於「作者」的言論還有點意思,摘抄一下,然後我就去把這書賣掉。
評分##“我極少去圖書館藉書,我想讀什麼書都會馬上買來,這不是因為我有錢,而是因為我在其他方麵幾乎沒有開銷,但我想我不會再讀這本書瞭。” —— 藉書裏這句話作為我對這本書的評價。
評分一個接近米蘭·昆德拉的人——評《說部之亂》 如果所有寫小說的都熱衷於將作品定位在叫賣不叫好、好看不用思考這種層次上,那麼文學這個詞就此荒廢瞭。但好在還有硃嶽,還有《說部之亂》。 硃嶽不是什麼帥哥作傢,甚至算不上年輕的作傢。但他可以說是一個接近米蘭昆德拉的作傢...
評分 評分##佩服。很奇特的想像力,在寓言、小說、遊戲與哲學之間;用語洗練,引而不發,像是有大量留白,給人許多啓發,卻一時不知如何評論。國內罕有同類作品,更多讓我想起卡夫卡、博爾赫斯和卡爾維諾,事實上,感覺裏麵的“中國性”微乎其微。另一個問題是:“謎”和“幻想”背後是什麼?
評分瞭解這個世界的方式 硃嶽 在這個龐大的題目下,我寫下一些不成係統的思索,許多地方不夠準確。但這也並非一篇好讀的雜文,它需要特彆有耐心與寬容心的讀者。 1 我認為不存在一種“私人的認知”。假如對世界的認知意味著“正確的認識”,那麼也就錶明存在一種規則,根據此規...
評分##美國作傢菲茨傑拉徳的《本傑明·巴頓的一生》2008年被好萊塢拍成電影《本傑明·巴頓奇事(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也就是中國觀眾所熟知的《返老還童》。小說原著並不長,大概也就幾萬字。這篇小說最好的地方就是他的“創意”,小說的男主角本傑明·巴頓一...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