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弗蘭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於德國貝爾森集中營時,距離她的16歲生日尚差3個月。
奧托??弗蘭剋(Otto H. Frank)安妮??弗蘭剋的父親,是弗蘭剋一傢經曆納粹恐怖統治後的幸存者。他的餘生緻力傳揚女兒的日記,1980年去世。
二戰以來,歐美文壇齣現瞭不少反法西斯題材的作品,其中不乏眾口交譽的傳世名作。然而,若論印行版本、讀者數量以及影響深遠,都比不上一個默默無聞的猶太小姑娘的作品:《安妮日記》。這本書是安妮為瞭躲避納粹德國的殘酷迫害,同傢人一起藏身於“後屋”時假托給好友吉蒂寫信的形式而寫就的。日記從1942年6月12日寫到1944年8月1日,真實地記述瞭安妮的憂慮、歡樂、愛情以及對自由的渴望。
##接觸安妮日記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那時正在看一部電影the fault in our star,其中,有一段秘密小屋的場景,照片上的小女孩笑得很美,後來我纔知道她的名字叫安妮。 其實,對於戰爭,我的認識僅停留在課本上的文字,和黑白的影像資料上。再近點,就是爺爺奶奶口中日...
評分##她那麼好
評分##一本日常記錄二戰時期在後屋躲避時,八位房客們互相之間發生的瑣事。15歲的少女已經是有如此多的小心思,遙想自己15歲時,鬼心思也不算少。安妮是一個有主見,有獨立人格的小姑娘,活潑機敏但是又有些不討人喜歡。後半段略著看瞭,因為都是這個小女孩平常的日記,描述心理活動以及對身邊人的看法和日常。準備看看根據本書改編的電影。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剛開始看安妮日記的時候,我對日記這件事還是不屑一顧的——對於我來說,每天都要寫東西簡直就是太麻煩的一件事。可是看完瞭這本書,與其說我是被書中天真快樂的安妮和那樣一個悲慘的時代背景之間巨大的反差和悲哀所震撼,所感動,不如說是我重新認識瞭日記在人的生命裏所承載...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