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哈特(B.H.Liddell―Hart)英國軍事思想傢。1895年10月生於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服役於英國步兵隊,1927年退伍,官拜上尉。曾任《每日電訊報》和《泰晤士報》軍事記者、《大英百科全書》軍事編輯。二次大戰前(1937-38)擔任英國陸軍部長賀爾貝利夏的私人顧問,緻力於英國陸軍的改組工作。戰後,李德哈特在世界軍事學界的地位達到最高峰,歐美各大學及軍事院校紛紛授與榮譽學位並聘邀客座講學,1966年受封為爵士。著作超過三十餘冊,包括《戰車:皇傢戰車及其前身的曆史》、《山的那一邊》、《迴憶錄》、《戰略論》、《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等。其有關於機械化戰爭的觀念對當代的戰爭藝術具有重大的影響,尤以在德國為然。1970年1月卒於白金漢郡梅德門漢縣。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無論是戰火波及的區域、直接或間接參與的國傢、生命財産的損失等,沒有其他的戰爭堪與比擬。作者憑藉著個人的軍事經曆、豐富的資料文件、當事人的訪談記錄,集22年之功纔完成這部巨著。本書對曆時6年的二戰中大小戰役均有翔實的敘述,鋪陳詳盡。此外,作者更對此段曆史作冷靜、客觀的分析與思考。
##算是用比較精簡的筆法把二戰各大戰場的戰事概括敘述瞭一遍,加插瞭不少戰略方麵的評述。個人覺得39-41年比42-45年更加清晰好讀,可能剛開始寫,還興緻勃勃,加上戰事發端未久,綫索比較單一好擼。越往後越覺得作者倉促地想把海量內容壓縮在限定的一章內講完,結果就是囫圇而過,且錶述也益顯單調乏味(譬如要多次忍受X將指揮X軍於X日攻下X地之類的重復話語),所以全部讀完也是要一定耐性的~
評分##李德·哈特爵士作為英國人,在這部大作裏對他們的丘吉爾和濛哥馬利極盡揶揄和諷刺之能事,堂堂大英帝國看起來在二戰中幾乎沒乾齣一樁露臉的事,衰落的日不落帝國隻有在殖民地人民麵前凶相畢露,以及在小醜也似的意大利人略有戰鬥力,一遇到山下奉文,古德裏安和隆美爾這種級彆...
評分這是一部漫長的英式“教科書”。 讀得極纍,大多是蘇聯地名、人名的拗口導緻,大半個月纔讀完。 來看看Hart的過人與過失。 過失1:立場決定瞭文字。 戰爭為什麼爆發?壓根就是BBC的口調。一戰對德決議的惡劣影響完全不提,猶太金融傢洗劫德國,導緻韆萬倍通脹、百姓一貧如洗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