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公孙龙子(外三种)》,本书内容: 当“名”、“言”在老子、孔子、墨子那里关联着道家、儒家、墨家之“道”臻于相当程度的自觉后,一批所谓“辩士”应运而生,他们被司马迁父子称作“名家”,被刘向父子归于“名家者流”。他们独立成家,是因为把言谈或辩难所涉及的思维形式及“名”、“言”性状问题拓辟为一个有着特殊探讨价值的领域。今次注译《公孙龙子》,并将辑于《庄子·天下》的惠施“历物之意”十题及真伪不无疑窦的《尹文子》、《邓析子》一并注译于后。
##逻辑推断版道德经,光文译没有用,要画图的:)
评分 评分##绝对心理学大师
评分 评分 评分##為甚麼這類東西不被納入中國哲學的主流呢。好崩潰,與西哲無異耶。
评分##公孙龙作为战国时代哲学家实在过于超前,过于形而上了。以至于在那个实用主义(法家)、理想主义(儒家墨家)和犬儒主义(道家)充斥的年代,一个研究能指所指的思想家显得如此格格不入。西方建立这种结构语言学是在20世纪,但是在两千年前的东方已经有人提出指物论了。 尹文子就正常多了,但是思想之中儒道法都有浑揉其中,虽也有亮点,但大杂烩毕竟不如专注一道菜来的好。
评分##“离坚白”是为了“正名实”。当你要把某“名”冠于某物时,一定要弄清是否明晰该“名”的内涵,否则只会名实散乱,世道崩离。万万没想到,竟然在公孙龙的身后看到了苏格拉底的影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