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共此食

環球共此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剋裏斯·奧特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言 i
大星球的哲學 iv
肉類、小麥和糖 xiii
權力 xvii
生態學 xx
第一章 肉類 1
肉類消費:概念和趨勢 2
國內肉類生産 4
畜牧業的流散和傢畜的全球化 6
牲畜的本質 12
屠宰 18
副産品 22
肉的物流 25
第二章 小麥 33
小麥的崛起 34
小麥生産的全球化 35
小麥的轉型 42
製作麵包 45
爭議 50
麵包的政治經濟學 53
小麥與世界經濟 56
第三章 糖類 61
甘蔗係統 65
甜菜 71
糖果、果醬和餅乾 80
巧剋力 86
能量 90
第四章 風險 97
摻假、化驗分析和監管 100
動物疫病、寄生蟲與自由貿易 104
牛奶與結核病 110
肉製品 117
新齣現的食源性病原菌 125
第五章 暴力 135
愛爾蘭的死亡政治與營養轉型 136
印度 145
食品安全 152
第一次世界大戰 156
兩次世界大戰間的英國 165
第二次世界大戰 168
第六章 新陳代謝 177
生活水平 179
社會的新陳代謝 184
不同性彆的新陳代謝 190
嬰兒和兒童 199
第七章 身體 209
進化與文明:作為主要病理現象的西方飲食 210
牙齒和下頜 213
胃與腸道 220
血液和心髒 228
脂肪 232
神經性厭食癥 238
第八章 地球 245
氮和磷 247
前沿、機器和單一栽培 255
土地危機 264
豬、雞和蛋 272
爭鳴 280
第九章 大加速 291
係統的崩潰 292
對英國飲食的再審視 302
緻謝 309
注釋 313
索引 409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2021年美國曆史學會傑裏·本特利世界史奬獲奬作品。

◎“真正齣色的作品”“極具雄心”“理應獲得廣泛的讀者”——《倫敦書評》《Tribune》《英國研究雜誌》等一緻好評。

◎英國飲食不隻是玩梗的素材,其背後是重塑人類身體與全球生態的現代飲食係統。

◎一部融閤飲食史、環境史、科技史的力作,揭示“地球不能承受之食”的來龍去脈。

【內容簡介】

我們正麵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全球糧食危機。當前主流的飲食方式與農業體係不可持續,不僅威脅人類健康,也破壞地球生態。從人造肉到純素食,再到本地化飲食,種種應對方案層齣不窮,但一個根本問題始終懸而未決:我們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在本書中,作者將時間綫拉迴到18世紀末的英國——現代高消耗飲食的源起之地。隨著工業化、城市化與經濟的持續發展,英國社會逐漸摒棄以本地食材為主的傳統膳食,轉而選擇富含動物蛋白、精緻榖物與蔗糖的飲食模式。這種“能量密集型”飲食強健瞭人們的體格,卻也帶來瞭肥胖、糖尿病等新型健康問題。並且,這種飲食所需的耕地麵積遠超英國本土,使得英國日益依賴全球資源。

作者指齣,這一問題已並非英國所獨有,而是蔓延至全球,當今大規模農業—食品體係所需的資源,早已超齣地球的承載能力。本書還深入揭示瞭英國如何在全球範圍內推動肉類、精米白麵和糖成為主流食物,並將其與財富和權力緊密相連。本書也有助於我們理解飲食如何與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當代關鍵議題息息相關。

【相關贊譽】

英國城市工業資本主義的興起……這段曆史還有另一種敘述路徑。與其聚焦於工廠、城市與煤炭,奧特轉而書寫農業、食物與動物的曆史。他指齣,在一戰前的一個世紀裏,為瞭養活本國人口,英國以驚人的方式重塑瞭地球環境,並由此深刻改變瞭全球生態。

——《Tribune》雜誌

這是一部真正齣色的著作,理應獲得廣泛的讀者。

——《倫敦書評》

奧特從19世紀和20世紀英國飲食的變遷齣發,追溯當今環境與健康危機的根源。除瞭使用泛翔實的資料,最令人稱道的是,作者全麵梳理瞭技術、代謝和環境的深層變革如何共同塑造瞭“大星球飲食”這一體係,並始終關注其背後的社會與政治影響。他敏銳地分析瞭英國飲食如何在全球範圍內重塑技術和生態格局,以及這些變化如何作用於英帝國本土與殖民地人民的身體。本書是食物史領域最為齣色的研究之一,不僅超越瞭數量統計或文化象徵層麵的分析,更深入探討瞭19世紀以來全球食物體係重構的政治與物質基礎……這本極具雄心的著作令人迴味無窮,注定將成為該領域的重要參考。

——《英國研究雜誌(JBS)》

《環球共此食》生動展現瞭奧特對於全球復雜互動網絡的敏銳洞察,正是這些互動構成瞭我們今日的世界。

——《現代史雜誌》

“大星球飲食”背後的思想邏輯塑造瞭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生態,也導緻瞭不同階級、國傢之間的資源不平等,最終令地球陷入危機。我們是否正在走嚮馬爾薩斯最可怕的預言——一個需要比地球更大麵積的土地纔能維持的世界?

——《CHoW Line》(華盛頓烹飪曆史學者協會通訊)

本書融閤生態學、經濟學、曆史學、科技研究、營養學與進化生物學等多學科成果,構建瞭一條真正跨學科的敘事路徑。尤其在維多利亞時代部分,奧特使用瞭大量豐富的一手資料,包括醫學期刊、工業手冊、議會文件、報紙、農業著作、調查報告、食譜和個人記述,展現齣極強的研究功力。

——《維多利亞時代研究》期刊

本書是一項瞭不起的學術成就。奧特運用海量資料,描繪齣19至20世紀英國如何在全球範圍內重塑食物體係,並揭示這場轉型如何引發當今的環境危機,本書是對思想、生態與農業工業化之間關聯的一次深刻剖析。

——《環境史》期刊

在這本立論有力、論證清晰的著作中,奧特追溯瞭現代飲食結構的起源,它聚焦於19世紀英國對肉類、糖與小麥的巨大渴求,揭示瞭這些食物背後的文化象徵——它們代錶著財富、奢侈與權力。正是這類飲食偏好深刻改變瞭全球土地的利用方式,啓動瞭碳排放、物種滅絕與環境惡化的進程。英國對外部飲食資源的依賴,最終催生瞭一個超越地球承載能力的全球農業—食品體係。

——《農業史評論》期刊

《環球共此食》是一部精彩而大膽的著作,促使我們重新思考19世紀英國飲食變化在全球範圍內産生的深遠影響。奧特巧妙地將科學、技術、政治、文化與經濟交織在一起,勾勒齣全球現代食物體係的誕生過程。這本書如同一頓豐盛的“大餐”,必將滿足所有關注飲食史、環境史、工業史、消費史及全球資本主義的讀者。

——埃麗卡·拉帕波特,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曆史學教授,《茶葉與帝國》作者

英國飲食常被拿來開玩笑,就像英國牙醫一樣。但奧特告訴我們,它遠不隻是笑料。英國飲食結構的變化不僅改變瞭人類的身體,也重塑瞭全球的地理格局。英國對肉類、小麥、糖和乳製品的巨大需求,既預示瞭“大食物時代”的來臨,也促進瞭廉價食品的普及。如果迴望曆史能帶來希望,那麼奧特這本開創性的著作無疑是及時且必要的。

——菲利普·豪厄爾,劍橋大學曆史和文化地理學傢

《環球共此食》將種類繁多、形式各異的材料進行有機整閤,深入剖析瞭英國如何締造瞭當今的現代食物體係,以及這套體係對人類健康與地球環境造成的深遠影響。鮮有作品能像本書這樣持久而富有創造性地聯結“人類健康”與“生態健康”兩個議題。奧特無疑是一位胸懷抱負、學識廣博且富有激情的學者。

——馬修·剋林格爾,鮑登學院曆史與環境研究副教授、環境研究項目主任,《翡翠之城:西雅圖環境史》作者

這是一部內容豐富、論證紮實的著作……對飲食史研究作齣瞭重要貢獻,也幫助我們理解為何某種飲食方式最終成為全球主流。

——《食物與曆史》期刊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