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图像的肉身:在绘画与电影之间》之后的又一力作,卡波内教授的这本《屏幕-哲学:从电影到数字革命》的国际影响力很高,多个国家已经翻译引进,除了原版法文版,目前已经有完整的英文版,意大利版,巴西版,以及部分章节的葡萄牙版和日文版。本书从二十世纪法国电影和美学思想中汲取营养,探讨屏幕在当代科技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哲学意义,以及这种无处不在所要求的哲学变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计算机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光学仪器,不仅影响着我们视觉体验,也影响着思维和欲望。卡波内教授从前沿法国美学和哲学思想(包括萨特、梅洛-庞蒂、利奥塔和德勒兹等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出发,既以深厚的哲学思考为基础,又能深入浅出地分析我们这个时代人与屏幕的全新联系。这本书不仅对哲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有启发性,而且对身处屏幕时代的每个人都有启迪意义,受众广泛。
##本书是有阅读门槛的,其中的观点很有启发性,但却会让我觉得自己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
评分##前面对于动态—非概念的梳理还行吧,有帮助。粗略看,我没看到有啥转向屏幕研究的必要。
评分 评分 评分##本书是有阅读门槛的,其中的观点很有启发性,但却会让我觉得自己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
评分##这本书编辑还是什么问题。看起来有点不知道想说什么,有一种拿名人理论堆砌的感觉。而且不知道是出版社的问题还是什么问题,一个被引用的词语下面的解析居然是英文,这是默认看这本书的都英文这么好?下面的引用的作用不是解释这个词义的么。不是太能理解。 大概理解这本书想说,通过影视作品可以更好的表达哲学思想?比如黑客帝国?楚门的世界之类的吧。感觉看的不是很清楚。
评分 评分 评分##扩大了屏幕的概念,把银幕这种独属于电影载体的传播媒介作为广义的屏幕中的一种。大量的例子是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所以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门槛和阻碍。小小的一本书上全是重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