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首都图书馆副研究员、古籍修复师手绘一百多张图,详细讲述古书的历劫、修复的工具、修复的技艺,以及人与书的缘分。
内容简介
前人翻纸为沃土,以笔墨播种文字,结成一卷又一卷的智慧经典,留予后人深耕阅读。
经年累月,一纸薄田难抵岁月摧折,不免断线、散页,不成文章;又渐无人打理、田土荒芜,纸上的老化、裂痕如蔓草横生,引来蠹虫常驻,吞噬几代人的劳动成果,留下蛀洞曲曲折折布满书册......
我是一名古籍修复师,让历经虫蛀水湮火蚀的古书焕发新生,就是我的使命。
古籍文献传至今天,其价值已经超越书记本身。修复古籍,同时也是在修复一段多元而生动的记忆——它们是古代的书册、曾经的纸张、当年的笔墨、不朽的艺术、一个时代的审美,或许也是下一个时代的尘土。
至少,在我们当下,应该尽量保存、珍藏这段过往、这段乡愁。这也是修书的意义所在。
《微相入:妙手修古书》,告诉我们古书的历劫、使用的工具、修复的技艺,以及人和书的缘分。
这些传统技艺哪怕与大多数人并无实际联系,仍不免在提到或见到它们时被撩动心绪,会忍不住想去了解、想去靠近。相信看到这本书的读者会理解修书人精神上的乡愁,并将这份感动一代一代地继续传播开去。
##“微相入”出自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原文为“书有毁裂……裂薄纸如薤叶以补织,微相入,殆无际会”。就是说,撕出如薤叶般窄小的纸条,用以修补书中断裂的部分,补纸与书页粘接、微微相搭,修补痕迹难以察觉。这一描述精准地体现了补纸与原书页交叠时那种精细入微的状态,与当今文物修复理念中所倡导的修旧如旧和最小干预原则相契合。可以看出古籍修复师王岚选择《微相入》作为自己作品名字,有着深厚的寓意,这不仅可以代表古籍修复这门技艺,也是王岚老师自己的职业定位与操守。这本书最具感染力之处,在于将技艺上升为生命叙事。这种精神传承,让修复不再是小众技艺,而是文明存续的基因工程。当我们在博物馆惊叹于典籍的“重生”时,或许更应记住那些在修复室里与时光角力的匠人们,他们用手中的刀笔,为我们架起了通往文明深处的桥梁。
评分##市面上第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古籍修复通识书。由首都图书馆副研究员、从业十几年的古籍修复师手绘一百多张图,详细讲述古书的历劫、修复的工具、修复的技艺,以及人与书的缘分。
评分 评分##讲古籍修复的方方面面和背后的点点滴滴,配上作者手绘插画,又好看又有趣。最喜欢作者的自画像,莫明地让人好心情。择一事终一生,且此事又恰是自己喜欢的、擅长的,真是幸运和幸福呀。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