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国小说观念译转

晚清中国小说观念译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新加坡] 关诗珮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绪论
————
【甲部 译转小说概念】
————
第一章 重探“小说现代性”——以吴趼人为个案研究
一 引言
二 吴趼人小说的“传统性”
三 吴趼人小说的“现代性”
四 传统小说的“现代性”
五 以叙事手法探讨小说现代性的困局
六 小结
————
第二章 移植新小说观念:坪内逍遥与梁启超
一 引言
二 坪内逍遥与梁启超:现代“小说”观念的启蒙者
三 小说的地位
四 小说的归类
五 小说的分类
六 “小说”作为“the novel”的对译语
七 小结
————
第三章 吕思勉(成之)《小说丛话》对太田善男《文学概论》的吸收——兼论西方小说艺术论在晚清的移植
一 引言
二 吕思勉与太田善男的艺术论
三 小说的两种特质:势力与艺术的对立
四 模仿论以及“写实与理想”的论争
五 文学之美
六 小说作为文学类型
七 小结
————
第四章 唐“始有意为小说”: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看现代小说(虚构)观念
一 引言
二 小说与小说书
三 唐始有意为小说
四 个人的造作
五 小说为艺术
六 小结
————
【乙部 翻译小说实践】
————
第五章 从林纾看中国翻译观念由晚清到五四的转变——西化、现代化与原著为中心的观念
一 引言
二 晚清的译界
三 对译笔的重视
四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五 五四
六 原著为中心观念
七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性与记忆:“五四”对林纾文学翻译的追忆与遗忘
一 引言
二 “五四论述”通过遗忘并压抑对林纾的记忆而来
三 林纾成为新翻译规范建构者的重要记忆
四 林译小说成为中国文学西化起源的象征符号
五 林译成为翻译史上的符号
六 小结
————
第七章 哈葛德少男文学(boy literature)与林纾少年文学(juvenile literature):殖民主义与晚清中国国族观念的建立
一 引言
二 维多利亚时代的哈葛德与晚清的林纾
三 英国的殖民主义与晚清的国族观念
四 维多利亚时代的少年文学与少男冒险文学
五 晚清的少年文学及林纾增译的少年气概
六 林纾对少年身份所产生的焦虑
————
总结
————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书立足详实的文史资料,探讨中国从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古代“小说”一词,如何经翻译而置换了中国古代小说概念,从道听途说、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稗官野史的意涵,转译成现代西方的“the novel”之意。

————

全书以晚清以降,具代表性的现代中国小说理论家梁启超、吕思勉、鲁迅等及其小说理论,抽丝剥茧,分析他们文论中演绎的“小说”概念,如何通过存“形”、保“音”、易“义”的手法,承载了经东洋传入的西洋小说观念,让“小说”这个汉语词汇,慢慢成为像“文学”“社会”等的“翻译语”,从而促成了新文学的出现,沿用至今。

————

理论探讨之外,作者又以专门分析晚清作家吴趼人及翻译家林纾的文学实践例,描绘 “小说”现代化历程中的东西交汇、新旧激荡、明暗难辨,引发我们对文学、历史批判性的审读和思考。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第一部分是对西方“小说”的译介,由于中国在那个时代时间紧任务重,在没有对小说这一文体在西方的形式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将其由日本人的见解中引入中国时候的各种水土不服和观点不一的情况,太多跟文学和美学相关的东西,我这半桶水的文学知识不太看得懂。第二部分是关于林纾的翻译与新文化及五四有关的内容,这部分便历史了,好读一点。去重新审视林琴南的历史地位,其实就是翻译要满足时代的需求,不能回应需求那只能被人批判或者遗忘,而林琴南由于无法完全译介西方先进思想,而被人排斥。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第一部分是对西方“小说”的译介,由于中国在那个时代时间紧任务重,在没有对小说这一文体在西方的形式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将其由日本人的见解中引入中国时候的各种水土不服和观点不一的情况,太多跟文学和美学相关的东西,我这半桶水的文学知识不太看得懂。第二部分是关于林纾的翻译与新文化及五四有关的内容,这部分便历史了,好读一点。去重新审视林琴南的历史地位,其实就是翻译要满足时代的需求,不能回应需求那只能被人批判或者遗忘,而林琴南由于无法完全译介西方先进思想,而被人排斥。

评分

不少文章期刊已读,有的还是零几年的文章,今日才结集。

评分

不少文章期刊已读,有的还是零几年的文章,今日才结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