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著名民间文艺学家弗•雅•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1928年)是整个叙事学领域里的一部里程牌式的著作。在当今文艺创作领域和书评领域依旧享有盛誉。在写作课越来越大众化的当下,是众多写作爱好者呼唤的经典参考书。
《故事形态学》的写作初衷是为了“在民间故事领域里对形式进行考察并确定其结构的规律性”。作者根据对阿法纳西耶夫故事集里100个俄罗斯神奇故事所做的形态比较分析,从中发现了神奇故事的结构要素,即31个功能项,以及这些功能项的组合规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整体的关系。这部作品被20世纪中期欧洲结构主义理论学家们奉为精神源头,其影响远远超越了民间故事研究领域,成为人文学科众多分支学科的经典。
一直非常想看这本书没想到24年终于再版了! 不过普罗普的31中结构功能的分类到底对不对有没有道理,发现故事类型这件事已经很了不起了。而我自从听说故事类型有既定的结构之后,就一直告诉自己写小说故事一定要不落窠臼(甚至矫枉过正开始玩结构花活),这本书也就是我个人的某个“关键时刻”。
评分 评分一直非常想看这本书没想到24年终于再版了! 不过普罗普的31中结构功能的分类到底对不对有没有道理,发现故事类型这件事已经很了不起了。而我自从听说故事类型有既定的结构之后,就一直告诉自己写小说故事一定要不落窠臼(甚至矫枉过正开始玩结构花活),这本书也就是我个人的某个“关键时刻”。
评分 评分##翻了几页。这套思想和方法已经比比皆是了,而原书果然也没有太多意思,虽然,比《千面英雄》强多了。比较失望的是,并没有看到强有力的对方法的诠释,只是一板一眼的学术构建,对指导写论文的作用可能更大些,对我不用写论文的人就毫无价值。另外,虽然限定那一百多个神奇故事能让内容的效力大大提升,但是即便在这些限定故事内,很多对立项本身就可以合并,很多合并的又可以拆开。所以这种美其名曰方法论的东西我是抱有疑心的,看着提出了结构框架,其实怎么合怎么拆都是往下一级可以无限延伸说道,这样自然就多了很多立于不败之地的周旋空间。可以说我还是更喜欢本雅明之类的拆解故事的方式,虽然晦涩,但是没有这种小伎俩。
评分一直非常想看这本书没想到24年终于再版了! 不过普罗普的31中结构功能的分类到底对不对有没有道理,发现故事类型这件事已经很了不起了。而我自从听说故事类型有既定的结构之后,就一直告诉自己写小说故事一定要不落窠臼(甚至矫枉过正开始玩结构花活),这本书也就是我个人的某个“关键时刻”。
评分 评分一直非常想看这本书没想到24年终于再版了! 不过普罗普的31中结构功能的分类到底对不对有没有道理,发现故事类型这件事已经很了不起了。而我自从听说故事类型有既定的结构之后,就一直告诉自己写小说故事一定要不落窠臼(甚至矫枉过正开始玩结构花活),这本书也就是我个人的某个“关键时刻”。
评分一直非常想看这本书没想到24年终于再版了! 不过普罗普的31中结构功能的分类到底对不对有没有道理,发现故事类型这件事已经很了不起了。而我自从听说故事类型有既定的结构之后,就一直告诉自己写小说故事一定要不落窠臼(甚至矫枉过正开始玩结构花活),这本书也就是我个人的某个“关键时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