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看见前面有梦可想》是《诗人十四个》作者黄晓丹的随笔集,记录她从进入大学到初涉职场,人生正青春的黄金十年,写下的对人生的思考、对前路的迷茫、对自身的困惑的探索,对生命的意义的追寻,内容涉及每个青年人都会经历的友情、爱情、梦想、生死、焦虑、孤独、迷茫、女性成长等方方面面。
我们必须走过一些路,经历一些事,见过一些人,读过一些书,才能体味到这些思考的力量,成长的瞬间,帮助我们自我修复和完善,最终长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四月份就读了,去中东玩的时候,陆陆续续一个月读完,同书中的黄晓丹一样,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新的环境,很多选择,很多思绪。人生这么短暂,必须把快乐和自由留给自己
评分##“在大学”的一章很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从大学教育中培养人才的失败。大学中家世和个人能力仍然远大于大学教育,教育平等不只是“接受教育的机会平等”,更应该是“接受同等教育之后所获得的机会平等”。
评分##前几年看过黄晓丹的一席演讲,后来又在微信读书上看了《诗人十四个》,甚至还记得当时在公寓的地毯上,看她抱着猫猫的直播。一本随记,看到她人生的大概轨迹,人生中的困惑,学业中的热爱,无论如何,作者在生活的小思考,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热爱生活的理由。
评分##由最初的3星转为4星,转折点在“猪·兰德的信望”这一篇。读完后特别感慨,“原来作者也和我抱有相同的疑问啊,我们或许是一路人?”往后的每一篇删繁就简,都能提炼出我觉得很不错的生活感悟。附录中对“死亡、孤独、无意义和自由”的解释也很棒,尤其是“决定不去实现那些唾手可及的理想则需要更大的智慧”这一句很点醒我。
评分##晓丹老师的文字与语言是极具个人化和心灵化的阅读与分享。而正是这种个人化与心灵化,才能够容纳更为细致、灵敏和喜悦的对坐倾诉与倾听。文学语言是极无力的,它就像一棵枯枝,一棵悬崖边的枯枝,但正是这一棵枯枝,吊住了即将坠入深渊的自己。遇见晓丹老师是在心灵上的幸运,也是在时间上的幸运。如果或早一点,或晚一点,就不会激起那么多的浪花,不会挂住悬崖边的自己,也就不会在内心垫起那么厚的力量。什么力量?一种继续出发和追寻的力量。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