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与中国转型

铁路与中国转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柯丽莎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导论
铁路作为机构
对中国铁路史的研究
各章概要
第一部分竞争性利益与铁路建设
第一章技术与半殖民合资企业
铁路知识与知识转移
津浦线
绘制空间地图
征地
铺轨
总结
第二章民国早期的管理转变
创建国家管理框架
权威与语言
账目和轨道上的混乱
线路管理
铁路大院与工作场所
总结
第二部分市场与社会空间中的铁路
第三章在市场中运送货物
货物运输与农业商品
连接:物流公司
商业规章和征税
商业枢纽与全球联系
总结
第四章运送旅客,传播观念
旅客运输
铁路时间与纪律
连接:旅行服务
铁路旅行纪实与虚构
总结
第三部分国家的制造与破坏
第五章铁路的专业化与政治化
技术教育与科层生涯
工程职业化
劳工组织和关系
铁路愿景
总结
第六章危机管理
战争与战略破坏
日本占领下的工作场所
铁路作为经济生命线
战时流动:难民与返乡者
总结
第四部分走上社会主义的轨道
第七章战后的重组与扩展
管理巩固和党的整合
经济恢复和技术援助
军事队伍
能干的引擎:铁路作为社会主义隐喻
总结
第八章不断革命与持续改革
人口流动与“大跃进”
服务“文化大革命”
铁路局堡垒
铁路改革和高速铁路
总结
结论:中国铁路系统的遗产
附录A:津浦铁路组织图,约1929年
附录B:中国主要国有铁路收入(千元每英里各线),1915—1935年
附录C:中国主要国有铁路运输的货物(元每吨),1915—1935年
附录D:中国主要国有铁路分票等和类别的旅客数量,1918—1935年
附录E:中国主要国有铁路分票等和类别的旅客平均旅行距离(公里),1918—1935年
附录F:1937年10月18日—12月31日由汉口经火车运往广州并继续运往香港用于出口的货物(吨)
致谢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作为现代性的一种象征,铁路自清末以来一直在中国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本书透过铁路系统的视角,考察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和转型,探讨铁路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又是如何反过来塑造作为科层系统和经济系统的铁路。

在研究路径上,本书使用了“机构”这一概念,亦即从铁路机构的组织运作出发,研究了与之相关的技术、管理、市场、观念、政治、战争等不同面向的问题,从而构建了一种关于中国铁路史的综合性叙事。在这种“实践的”历史研究过程中,本书也对中国近代史上的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断裂与延续、本土与外来、精英与民众等议题展开了富有启发性的讨论。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從小在鐵路系統長大的人,一度想要報考的也是交通大學或鐵道學院,讀這樣的文史研究格外親切。不是從「現代性」角度切入,而是考察「機構」運作下的鐵路在中國的發展與轉型史,以及與20世紀中國史的互動與影響。民國時期的研究資料翔實,新中國時期有點浮泛,大概還是與材料掌握程度有關,「鐵老大」的獨特性涉及較少。謝譯者@dancebaby???? #讀以善#024

评分

来写一条正式的“读过”吧。这个主题的既有研究、尤其是涉及人民共和国时代的很少,倒是挺让人意外的。这本书的框架就是铁路社会史/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常见框架,所以从里面取一个议题,配上不同的时代,可能就是一个研究主题,比如高铁货运的组织机制研究。柯老师一直力图往“机构”这个总框架上转(原书有评论写这书是“制度史”,其实是institution,我翻译完,也向柯老师确认过,就是机构),但还是会蔓生出去很多与铁路相关但与铁路局不完全相关的讨论,而人民共和国时代的铁路局,哪怕是我手头的未洁本,讨论也还是有些局限,不过完全可以理解受到了材料很大的限制。其他的已经在译后记里写完了,再次感谢本书责编康老师。

评分

##身為從小在鐵路系統長大的人,一度想要報考的也是交通大學或鐵道學院,讀這樣的文史研究格外親切。不是從「現代性」角度切入,而是考察「機構」運作下的鐵路在中國的發展與轉型史,以及與20世紀中國史的互動與影響。民國時期的研究資料翔實,新中國時期有點浮泛,大概還是與材料掌握程度有關,「鐵老大」的獨特性涉及較少。謝譯者@dancebaby???? #讀以善#024

评分

来写一条正式的“读过”吧。这个主题的既有研究、尤其是涉及人民共和国时代的很少,倒是挺让人意外的。这本书的框架就是铁路社会史/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常见框架,所以从里面取一个议题,配上不同的时代,可能就是一个研究主题,比如高铁货运的组织机制研究。柯老师一直力图往“机构”这个总框架上转(原书有评论写这书是“制度史”,其实是institution,我翻译完,也向柯老师确认过,就是机构),但还是会蔓生出去很多与铁路相关但与铁路局不完全相关的讨论,而人民共和国时代的铁路局,哪怕是我手头的未洁本,讨论也还是有些局限,不过完全可以理解受到了材料很大的限制。其他的已经在译后记里写完了,再次感谢本书责编康老师。

评分

来写一条正式的“读过”吧。这个主题的既有研究、尤其是涉及人民共和国时代的很少,倒是挺让人意外的。这本书的框架就是铁路社会史/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常见框架,所以从里面取一个议题,配上不同的时代,可能就是一个研究主题,比如高铁货运的组织机制研究。柯老师一直力图往“机构”这个总框架上转(原书有评论写这书是“制度史”,其实是institution,我翻译完,也向柯老师确认过,就是机构),但还是会蔓生出去很多与铁路相关但与铁路局不完全相关的讨论,而人民共和国时代的铁路局,哪怕是我手头的未洁本,讨论也还是有些局限,不过完全可以理解受到了材料很大的限制。其他的已经在译后记里写完了,再次感谢本书责编康老师。

评分

##身為從小在鐵路系統長大的人,一度想要報考的也是交通大學或鐵道學院,讀這樣的文史研究格外親切。不是從「現代性」角度切入,而是考察「機構」運作下的鐵路在中國的發展與轉型史,以及與20世紀中國史的互動與影響。民國時期的研究資料翔實,新中國時期有點浮泛,大概還是與材料掌握程度有關,「鐵老大」的獨特性涉及較少。謝譯者@dancebaby???? #讀以善#024

评分

##身為從小在鐵路系統長大的人,一度想要報考的也是交通大學或鐵道學院,讀這樣的文史研究格外親切。不是從「現代性」角度切入,而是考察「機構」運作下的鐵路在中國的發展與轉型史,以及與20世紀中國史的互動與影響。民國時期的研究資料翔實,新中國時期有點浮泛,大概還是與材料掌握程度有關,「鐵老大」的獨特性涉及較少。謝譯者@dancebaby???? #讀以善#024

评分

##身為從小在鐵路系統長大的人,一度想要報考的也是交通大學或鐵道學院,讀這樣的文史研究格外親切。不是從「現代性」角度切入,而是考察「機構」運作下的鐵路在中國的發展與轉型史,以及與20世紀中國史的互動與影響。民國時期的研究資料翔實,新中國時期有點浮泛,大概還是與材料掌握程度有關,「鐵老大」的獨特性涉及較少。謝譯者@dancebaby???? #讀以善#024

评分

来写一条正式的“读过”吧。这个主题的既有研究、尤其是涉及人民共和国时代的很少,倒是挺让人意外的。这本书的框架就是铁路社会史/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常见框架,所以从里面取一个议题,配上不同的时代,可能就是一个研究主题,比如高铁货运的组织机制研究。柯老师一直力图往“机构”这个总框架上转(原书有评论写这书是“制度史”,其实是institution,我翻译完,也向柯老师确认过,就是机构),但还是会蔓生出去很多与铁路相关但与铁路局不完全相关的讨论,而人民共和国时代的铁路局,哪怕是我手头的未洁本,讨论也还是有些局限,不过完全可以理解受到了材料很大的限制。其他的已经在译后记里写完了,再次感谢本书责编康老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