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木》是《鞦園》的續集。一位八旬奶奶講述她和媽媽,以及中南腹地那些傢人、親戚、鄉親們的故事,在那樣的年代裏,人們像水中的浮木般起起伏伏、隨波逐流、掙紮求生,他們的命運在大時代中載浮載沉、漂泊無嚮,有的從此破碎,有的尚有一綫生機。文字中涉及的人物,其生命多數不復存在, 恰如泡影破滅於水麵,閃電消失於天空。作者通過迴憶,講述瞭中國人民生生不息的堅韌與美好,這一生,像是一顆露珠的記憶,微小,短暫。但在露珠破滅之前,那也是閃耀著晶亮光芒的,是一個完整的宇宙。
##比之《鞦園》,更喜歡《浮木》。讀到瞭正統曆史之外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史,撲麵而來一股如布萊希特在詩裏所言的“天空隻下鐵,不下雨”的蒼涼。人們活著,人們死去,僅此而已。女兒的後記把人看哭,“我是窮人的孩子。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期待第三部。
評分##“當你為自己而寫,不是為稿費為發錶而寫,寫作就開始瞭。”普通人的曆史纔最是曆史,普通人的生活纔最是生活。
評分##《浮木》這個書名取得太好瞭,時代下的女性,不正如浮木一般,在命運的長河裏飄零著。楊阿姨平樸的語言,娓娓道來那些從過去流淌而下的故事,那種舊時女性無力又宿命的感覺,太貼切不過瞭。作者細節描寫如此素雅清新,稍加添改都失去原文平和之力。是一本細膩的刻畫那個年代女性眾生的短篇集,讀完之後想去讀長篇《鞦園》。
評分 評分 評分##火車上一口氣讀完,多次泫然欲泣,比《鞦園》筆觸更細膩動人。這些普通人的一生,如浮木般在曆史長河裏浮沉,多是悲苦沉重之事。始終不變的,是母親、是之驊乃至一代一代走過那個苦難年代的中國女性,始終保有樂天善良的秉性。讀完想迴傢好好抱抱媽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