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的西班牙语中为什么会夹杂那么多的意大利词语?
为什么华人和犹太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少数中间人群体?
生活在俄罗斯、巴拉圭、澳大利亚和其他不同社会里的德国人为什么会在职业选择、生活方式上存在类似的代际规律?
世界范围内有超过1亿的移民,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大多数关于移民问题的观察和评论都偏向与当下政治格局、社会环境的联系,但这样视角可能只关注了这个大议题的一个侧面,失去了更宏观深刻的视角——一种世界性的视角。
托马斯·索威尔的这本《移民与文化》为我们从历史中找到了移民问题的新注脚,展示了世界移民在较长的历史进程中的演变过程,拥有一种全球化的新面向。我们将在这本书里看到德国裔、日本裔、意大利裔、华裔、犹太裔和印度裔身上具备的不同文化特性,这种特性即使在颠沛流离中也未曾消泯。对于特定的种族而言,他们在新居住地扮演的角色,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知识技能,以及他们本身具有的某种结构性特征,又让他们在迁徙、被同化和主动融入的过程中经历着各自的伤痛与收获。
##读了中国的部分,作者的研究似乎只到20世纪。中国人在任何国家都能白手起家然后控制大部分经济,任何国家的原住民都会对华人有某种仇视,原因和现象又很复杂甚至对立。 颐堤港
评分##本书内容,在氏著《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现实应用篇》里也有涉及,但是本书详细多了。本书最大问题就是作者坚持以一种辉格史学观来看待全球移民,最后总会归结到盎撒提供的良好环境。因为索维尔是一名经济学家,所以也未可厚则,只是不因作者是芝加哥学派一员就顶礼膜拜。几点细节有意思:黑海地区德国移民在所移民地区因为占有土地少而亩产量高值得肯定,这不就是内卷么,可见这是小农经济的常态,哪个种族都可能发生;为什么日本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移民都集中于中国?因为伪满洲国啊!如华人、印度人、犹太人在很多地区一再遭到的因为勤劳就被驱逐,如果要指责计划生育并认定其不人道,那么何不上升到更高层面,即盎撒白皮在全球范围内凭暴力推行的是另一种计划生育?如果能够一以贯之,那也就请谴责这种行径。本书最大价值反而是最后:低成本移民的没落。
评分##读了中国的部分,作者的研究似乎只到20世纪。中国人在任何国家都能白手起家然后控制大部分经济,任何国家的原住民都会对华人有某种仇视,原因和现象又很复杂甚至对立。 颐堤港
评分##移民的本质还是因为生存空间在地球上分配的不均衡。此书重点描述了几个现象级的移民群体,他们都非常成功。其中,华人和犹太人遭受到的迫害无疑是最为惨烈的(华人的文化顺从而不尚武,无疑是被迫害剧烈的重要原因)。此书最重要的结论是:文化是不同族群在成功概率上如此不同的关键原因。指望各种文化差异巨大的族群实现均衡发展是不可能的。另外,普选民主政治对于经济能力差异巨大的多族群生活的国家是危险的毒药。
评分##翻译较差。第177页的表格加入了原表没有的“法国”。“民族主义”不知为何要译为“国家主义”。
评分##移民,起于贫贱,而终于富足。
评分##翻译较差。第177页的表格加入了原表没有的“法国”。“民族主义”不知为何要译为“国家主义”。
评分##作者真乃统计学爱好者,以至行文略显枯燥。对“做事情的人”比如海外华人表达了较大篇幅的认同与同情,并将其遭受的仇恨反应归结于可能是来自人类本性的冷酷映射。虽然距离原版已有二十多年,从最后一章的总结可看出作者观点的连贯性(结合近来他在推上的发言),对愈演愈烈的社会冲突有指引意义。
评分##作者真乃统计学爱好者,以至行文略显枯燥。对“做事情的人”比如海外华人表达了较大篇幅的认同与同情,并将其遭受的仇恨反应归结于可能是来自人类本性的冷酷映射。虽然距离原版已有二十多年,从最后一章的总结可看出作者观点的连贯性(结合近来他在推上的发言),对愈演愈烈的社会冲突有指引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