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酒里的欧洲史;
一部关于欧洲风土与葡萄酒文化的游记
2019年福南&梅森年度酒类图书奖;
2018年路易·侯德国际葡萄酒图书奖;
2018年入围大书奖;
一次微醺的美酒之旅,在勃艮第、罗纳河谷、西西里、罗马,探寻欧洲葡萄酒历史的蛛丝马迹。
……………………
◎ 编辑推荐
★ 角度新颖特别,以葡萄酒为切入点,探索欧洲大地的风土与历史文化,是一部融合了历史、文学、艺术、美食、旅行的优秀作品;
★ 本书于2019年和2018年分别获得饮食文化界知名大奖:福南&梅森年度酒类图书奖、路易 • 侯德国际葡萄酒图书奖,并于2018年入围大书奖(BIG BOOK PRIZE);
★ 逻辑清晰,知识点丰富,文笔优雅迷人。叙述以旅行的视角展开,从英格兰出发,一路前往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的酒庄、酒窖、葡萄园以及与葡萄酒文化相关的历史遗迹,堪称一部“欧洲葡萄酒文化宝典”;
★ 作者尼娜 • 卡普兰是一个热爱旅行、葡萄酒与艺术的记者,为《品醇客》《泰晤士报》《国家地理旅行者》等媒体供稿,是一位葡萄酒专家。
…………………………
◎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欧洲葡萄酒文化的游记作品。作者从英国出发,前往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在当代葡萄园、酒庄以及古代遗迹之中畅游,探寻葡萄酒的历史与文化脉络,让读者带着微醺的醉意,去见识古罗马的葡萄压榨机、领略中世纪的勃艮第风光、细闻西西里岛的火山岩土。举起酒杯,便能与古人共饮。
与此同时,这也是作者自己的一次寻根之旅,她在每一片土地上,都找到了民族与家族的痕迹,触到了土地的温度。不管是人还是葡萄树,都在不断流浪、扎根、生长、流浪,寻根……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本书提及的葡萄酒的内容,可关注作者的个人网站:
https://www.thewanderingvine.co.uk/
##What a pleasurable experience!
评分不刻板,不教条,作者的肩头扛着一台摄像机,带着我们看酒庄主人和参与者的真实情绪表达,看人的喜怒哀乐,看葡萄树在不同产区的生长,这时我们杯中的葡萄酒再也不是一杯酒精饮料,也有了情绪和情感。
评分##《流浪的葡萄树》是散发着酒香的游记:葡萄酒、历史、风土人情……人与葡萄,人与葡萄酒,人与人。 书里介绍了许多种葡萄酒和很多酒庄。我最想喝那种名叫小麻绳的酒,“这款酒口味脆爽,带着杏花香”——太迷人啦。 看完这本书,我想喝一杯葡萄酒,想种一棵葡萄,想自己酿葡萄酒。
评分##如果你想让自己端着一杯酒时,可以侃侃而谈这杯酒的前世今生,读这本书就对了。它会告诉你很多葡萄酒背后的故事,从葡萄树的种植到葡萄酒的酿造,从酒庄的发展到酒庄主人的经历,从中世纪的勃艮第风光到西西里岛的火山岩土…… 我是奔着“让自己更懂葡萄酒”这个目标去的,没想到一本书读了又读,留在脑海里的,却是作者有意无意煲出的一道“鸡汤”。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愿单里又多了8款酒
评分##以葡萄酒为切入点,探寻葡萄酒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讲述葡萄酒与欧洲历史的融合与不可分割,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葡萄酒背后的欧洲历史。是一部融合了历史、文学、艺术、美食的作品。
评分##The Wandering Vine: Wine, the Romans and Me. 传统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实实在在的遗产,而怀旧是凭空虚构一种或许根本没存在过的“过去”。英文单词“怀旧”(nostalgia)的词根来自希腊语“nostos”,意思是“回家”,还有algos(痛苦);所以英语里的“怀旧”其实指的是“乡愁”。我们对一个空间的思念,现在变成了对一个时期的向往。这两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只是我们自己的想象。当未来不可预知,令人恐惧,我们就更倾向于回过头去,想重现过去的辉煌。作者用这个词边喝葡萄酒边旅行是不是这个意思不一定,但浪漫派的nostalgia确乎是此意。王翰有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中国史书中关于葡萄酒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史记·大宛列传》中的张骞出使西域。酒也是历史啊!
评分##欧洲小葡萄酒酒庄考察游记。地方风土和人文关怀是其特色,配图过少十分遗憾。
评分##太喜欢这本书了,作者从伦敦出发,经历过七个著名葡萄酒产区(香槟、勃艮第、罗纳河谷、加泰罗尼亚、安达卢西亚、西西里、坎帕尼亚),最后回到了权力之都罗马,这是一趟融合丰富的葡萄酒知识,交织了古罗马历史、艺术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的葡萄酒之旅,笔调轻松有趣,相比诸多说明文似的葡萄酒书籍,这本书更像是葡萄酒中浸染过的旅游散文,非常灵透,生动活泼,让人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之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葡萄酒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