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法律文化教程
作者:张法连,姜芳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版 次:1
页 数:272
字 数:343000
印刷时间:2018年01月30日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胶订
ISBN:9787301289594
定价:45.00元
内容简介
法律文化是一个宏观的法学新思维,它渗透在人类的法律实践活动之中。法律文化既体现在作为隐性的法律意识形态之中,也体现在作为显性的法律制度性结构之中。法律文化既是历史文化的遗留,也是现实的人类创造。本书作者详细梳理了英美国家的法律文化,视野宽阔、论点扎实,深入浅出的内容很适合作为广大院校的法律文化教科书。《英美法律文化教程》是“全国高等院校法律英语专业统编教材”系列之一。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的张法连教授。本书共有三部分组成:一部分为英国法律文化知识介绍;第二部分珠岙介绍美国法律文化知识;第三部分为选择阅读,主要介绍英美法系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新加坡的法律文化知识。
作者简介
张法连,中国政法大学、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编写多部法律英语教材,如《大学法律英语教程》《大学法律英语高级教程》《英美法律术语词典》等。
目录
Contents
Part I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Chapter 1 The Basics of Legal System in the United Kingdom
Chapter 2 The Legal Profession and Judiciary Career.
Chapter 3 Governing Structure
Chapter 4 Justice System.
Chapter 5 How the judiciary is governed
Chapter 6 Judicial accountability and independence
Chapter 7 History of the Judiciary
Chapter 8 Interesting British Laws.
Part II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hapter 1 Basic Concepts of American Jurisprudence
Chapter 2 Overview of the U.S. Legal System
Chapter 3 Congress
.....................................................................................................................................................
...........................................................................................................................................................
从个人感受来说,研读这本教材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对自身思维模式的重塑之旅。它挑战了许多我过去深信不疑的法律观念,让我开始用更具怀疑精神和相对主义的眼光去看待法律的“确定性”。书中对普通法与衡平法历史交织的描述,生动地展示了法律系统内部的张力与自我修正能力,这对于培养一个成熟的法律人才至关重要。它教导我们,法律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其不完美和对现实的持续适应。这种对“不完美之美”的欣赏,是功利主义学习之外的更高境界。这本书不仅是应试的工具,更是一本能够塑造世界观和职业素养的进阶读物。它提供的视角之深、文化内涵之厚,确保了其价值不会随着某次考试的结束而迅速贬值,而是会成为未来职业生涯中一个持续提供营养的精神源泉。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出了我最初对一本“教程”的期待,它更像是一部精心打磨的文化史读物,只是其核心关注点落在了法律制度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对不同历史时期法律精神的捕捉与描摹。例如,对于17世纪英国宪政斗争中法律如何被用作政治武器的描述,那种紧张感和戏剧性,读起来简直引人入胜。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尘封在历史档案里的抽象概念,还原成一个个充满人情味和权力博弈的场景。在探讨美国宪法发展历程时,作者没有回避那些充满争议和矛盾的环节,而是直面了不同群体在法律框架下的权益拉锯战,这使得理解变得立体而真实。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引入,是极其宝贵的,它教会我们,法律并非一成不变的真理,而是一个不断被修正、被挑战、在实践中成形的动态过程。对于希望真正理解英美法律灵魂的人来说,这种对文化语境的深入挖掘,是任何纯粹的法条罗列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作为一名即将踏入法律工作领域的学生,我对教材的实用性有着天然的敏感度。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坚实的知识框架,这个框架足以支撑我们未来在面对具体案件或法律文件时,能够迅速定位其背后的文化逻辑和思维惯性。它强迫我们跳出“中国式”法律思维的舒适区,去适应英美法律人那种注重事实细节、强调辩论艺术的独特工作方式。特别是对于法律英语的学习者而言,理解了这些文化背景,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和固定搭配才能真正“活”起来,不再是死记硬背的符号。这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路径,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和知识的保留度。每当遇到一个陌生的概念时,我总能很快地在书中找到它在历史长河中的“根系”,从而理解它在当代法律实践中应有的分量和用法。这种融会贯通的能力,是本书给予我的最大馈赠。
评分这本教材的选材角度非常新颖,它没有仅仅停留在枯燥的法律术语和条文的堆砌上,而是真正地将法律置于其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中进行考察。我尤其欣赏作者对英美法系核心价值观的阐释,那种对历史演变脉络的梳理,使得“法律”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与社会变迁、政治哲学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活的有机体。读完前几章,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那些奠定了现代法律基石的先驱们进行思想上的碰撞。教材对于普通法思维方式的剖析尤为精妙,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判例优先”,而是深入挖掘了“遵循先例”背后的理性与局限性,这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于成文法传统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认识世界的大门。语言的组织也十分得道,学术的严谨性与阐述的流畅性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即便是初次接触英美法体系的读者,也能顺畅地跟进作者的思路。这种建立在深厚文化底蕴上的法律讲解,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来得更为深刻和持久,它培养的是一种“法律的视角”,而不仅仅是一堆可以背诵的知识点。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非常清晰,逻辑链条紧密得如同精密的钟表机构,从宏观的文化源流到具体的法律制度变迁,每一步的过渡都自然而然,绝无生硬的跳跃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入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循序渐进的策略。他似乎深知初学者在面对英美法庞大体系时的无助感,因此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比喻和最贴切的案例来辅助说明那些抽象的原理。阅读过程中,我很少需要频繁地停下来查阅背景资料,这得益于作者在行文中已经为我们铺设好了必要的文化地基。这种对读者体验的细致考量,体现了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功力。它不是将复杂的知识点直接“倾倒”给读者,而是像一位耐心的向导,一步步引导我们穿越迷雾,最终抵达理解的彼岸。这种教学设计上的用心,使得学习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