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UMTS-HSDPA 系统的TCP性能
定价:30.00元
作者:(黎)Mohamad Assaad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11125453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点击查看: 论证了如何在修改TCP实现方案和不修改TCP实现方案的情况下,降低无线网络中的TCP效应。 为读者提供了无线传输信通和CDMA技术的背景知识; 对UMTS和HSDPA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推导出了端到端通信的系统蜂窝容量; 研究了在无线接口上使用共享信道时,TCP、ARQ和调度器之间的交互; 描述了当前在用的各种TCP种; 对HSDPA系统上的TCP流量性能进行了重点分析。
内容提要
移动通信市场的演进,导致了数据流量需求的剧烈增长。这种需求会对移动性造成一定的破坏.并会导致信道状况间歇性地出现恶化现象.终影响到传输控制协议(TCP)性能。《UMTS HSDPA系统的TCP性能》一书对实际应用比特率性能和系统容量方面的TCP性能进行了全面研究.并给出了如何以*成本来降低无线网络与TCP交互的措施。
本书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每个部分包括多个独立的章节。前几章提供了背景知识.并对无线网络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重点介绍了一种第3代(3G)无线技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这些章节也对UMTS R99和高速下行数据分组接入(HSDPA)系统中蜂窝总容量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关注TCP与无线系统之间的交互.给出了UMTS网络中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和TCP交互的数学模型。
在为不熟悉码分多址(CDMA)系统以及UMTS和HSDPA蜂窝系统的高年级大学生提供背景知识的同时, 本书也对“无线系统中的TCP”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并为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和研究生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目录
译者序
原书序
第1章 无线信道
1.1 大尺度衰落模型
1.1.1 UMTS的路径损耗模型
1.2 小尺度衰落特性与信道模型
1.2.1 接收信号包络的统计特性
1.2.2 无线信道响应的特性
参考文献
第2章 蜂窝系统中的CDMA
2.1 CDMA
2.2 CDMA的优势
2.3 CDMA码
2.3.1 正交码
2.3.2 扰码
2.4 CDMA接收机
参考文献
第3章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3.1 UMTS业务
3.1.1 会话类应用
3.1.2 流类应用
3.1.3 交互类应用
3.1.4 背景类应用
3.1.5 服务质量参数
3.2 通用体系结构
3.2.1 用户设备域
3.2.2 UTRAN域
3.2.3 核心网域
3.2.4 接口
3.3 UTRAN协议体系结构
3.4 UMTS信道
3.4.1 逻辑信道
3.4.2 传输信道
3.4.3 物理信道
3.5 物理层
3.6 媒体接入控制
3.6.1 MAC体系结构
3.6.2 协议数据单元
3.7 无线链路控制
3.7.1 透明模式
3.7.2 非确认模式
3.7.3 确认模式
3.7.4 RLC发送端的SDU丢弃
3.8 包数据集中协议
3.9 BMC和MBMS
3.10 无线资源控制
3.11 自动请求重传协议
3.11.1 停止等待协议
3.11.2 滑动窗口协议
3.12 功率控制
3.12.1 开环功率控制
3.12.2 闭环功率控制
3.13 切换
3.14 建模与蜂窝容量
3.14.1 上行容量
3.14.2 下行容量
参考文献
第4章 高速下行数据分组接入
4.1 HSDPA的概念
4.2 HSDPA结构
4.3 信道结构
4.3.1 HS-DSCH信道
4.3.2 HS-SCCH信道
4.3.3 HS-DPCCH信道
4.3.4 HSDPA信道的定时
4.4 MAC-hs
4.4.1 UTRAN端的MAC体系结构
4.4.2 用户设备端的MAC体系结构
4.5 快速链路适配
4.6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
4.7 HARO
4.7.1 HARQ类型
4.7.2 HARQ协议
4.7.3 HARQ管理
4.8 分组调度
4.8.1 调度约束条件与参数
4.8.2 调度算法的选择
4.9 HSDPA建模与蜂窝吞吐量
4.9.1 HARQ
4.9.2 AMC
4.9.3 调度
4.9.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应用与传输控制协议
第6章 无线系统的TCP问题与增强方案
第7章 UMTS-HSDPA系统的TCP性能
附录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作者介绍
Mohamad Assaad博士200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法国巴黎的国立高等电信学院(ENST).专业方向为电子信息.获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是法国Evry市国立电信学院(INT)无线网络与多媒体业务系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UMTS/HSDPA系统的跨层设计和MAC/RLC层与物理层之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无线通信技术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对UMTS-HSDPA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技术节点心怀敬畏。它标志着移动通信从电路交换时代迈向分组交换时代的关键一步,为后来的4G、5G技术奠定了基础。而TCP作为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在这样的高速无线网络中的表现,无疑是决定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深入了解这一关键技术细节的希望。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HSDPA的物理层和链路层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如何与TCP的传输机制相互作用。例如,HSDPA的快速调度机制,是否能够有效缓解TCP的队头阻塞问题?其大带宽和高数据速率,对TCP的窗口大小和拥塞控制算法又提出了怎样的挑战?书中可能会引入的仿真工具和实验数据,来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这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我想通过这本书,能够对HSDPA的TCP性能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甚至能够从中汲取一些对于未来移动通信网络设计的灵感。
评分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项技术,不仅仅要了解其表面的功能,更要深入其底层的运作机制。UMTS-HSDPA作为3G时代的一项重要技术,其高速数据传输能力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但这一切的流畅背后,离不开TCP协议的默默支持和优化。这本书的书名《UMTS-HSDPA 系统的TCP性能》正是我一直苦苦寻找的,它直击了HSDPA与TCP结合处的关键问题。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HSDPA的各项技术特性,比如其快速调度、AMC(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等,然后深入分析这些特性对TCP性能产生的具体影响。例如,HSDPA快速变化的信道条件,是如何影响TCP的拥塞控制机制的?TCP的重传机制在HSDPA环境中又会面临哪些挑战?书中是否有关于TCP性能建模、仿真分析的章节,来量化HSDPA对TCP吞吐量和时延的影响?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HSDPA环境下TCP的实际运行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从中学习到如何在无线通信领域优化TCP性能的宝贵经验。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就被它厚实的装帧和专业的技术术语吸引住了。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但内容却透露着一种严谨和深度。作为一名对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是3G时代核心技术之一的UMTS-HSDPA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剖析其TCP性能方面的专业书籍。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长久以来的期待。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它,了解在HSDPA环境下,TCP协议是如何被优化和调度的,它如何应对移动网络固有的延迟、丢包以及带宽波动等挑战,从而保证用户在浏览网页、下载文件、甚至观看流媒体时的流畅体验。书中可能涉及的TCP窗口机制、拥塞控制算法在HSDPA上的具体实现和效果,以及如何通过调整TCP参数来提升吞吐量和降低时延,这些都是我非常关注的知识点。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为我打开一扇深入理解移动通信网络性能的大门,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HSDPA技术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有一些实际案例或者仿真分析,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技术概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评分我一直认为,技术的发展并非孤立的,而是各个层面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结果。UMTS-HSDPA,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高速数据传输能力,离不开TCP协议的精妙设计和高效执行。这本书《UMTS-HSDPA 系统的TCP性能》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我对这一技术深度挖掘的渴望。我迫切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HSDPA网络的物理层和链路层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如何与TCP的传输机制相结合,共同影响着用户的数据体验。例如,HSDPA的快速链路共享和调度算法,会对TCP的拥塞控制产生怎样的影响?书中是否会探讨TCP在HSDPA环境下可能遇到的瓶颈,以及相应的优化技术,例如针对无线环境的TCP改进算法?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理论分析和实际验证,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HSDPA系统TCP性能的实际运作,并从中学习到如何在复杂的无线通信环境中提升数据传输效率的宝贵经验。
评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找到一本专注于某一技术领域深度剖析的书籍实属不易。这本书《UMTS-HSDPA 系统的TCP性能》正是这样一本令我眼前一亮的作品。在接触到这本书之前,我对HSDPA的理解更多停留在“高速下行传输”这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上,而TCP在其中的具体角色和性能表现,则是一个相对模糊的区域。我急切地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解开这个谜团。这本书的题目就点明了其核心关注点——TCP在HSDPA系统中的性能。这意味着书中必然会深入探讨HSDPA网络环境的特点,如其固有的延迟、抖动、以及可能出现的丢包情况,然后分析TCP协议在这样的环境下是如何运作的,以及是否存在一些为HSDPA量身定制的TCP优化技术。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TCP拥塞控制算法在HSDPA场景下的具体表现,以及如何通过调整TCP参数来提高吞吐量、降低时延,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上网体验。这本书的存在,让我看到了在HSDPA技术这个曾经的移动通信里程碑上,进行深度技术探索的可能性。
评分作为一名对通信技术充满好奇的学习者,我在阅读关于移动通信的书籍时,总是被那些能够连接不同技术层面的作品所吸引。UMTS-HSDPA,曾经是移动数据传输的革命性技术,而TCP,则是互联网数据传输的基石。这两者的结合,构成了3G时代用户上网体验的核心。这本书《UMTS-HSDPA 系统的TCP性能》恰恰聚焦于这个关键的交汇点。我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能详细解释HSDPA的独特网络特性,例如其动态带宽分配、快速的链路适应能力,以及这些特性如何与TCP的传输策略相互作用。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TCP在HSDPA环境下的拥塞控制机制,比如它如何应对HSDPA引入的高吞吐量和低延迟,以及可能出现的短暂链路中断。此外,书中对TCP性能的度量和优化方法,例如通过参数调整、协议增强等,也极大地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期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获得对HSDPA系统TCP性能的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从而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演进有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一代技术的演进都伴随着对网络性能的极致追求。UMTS-HSDPA作为3G时代的明星技术,其高速下行链路的实现,离不开上层TCP协议的协同工作。这本书《UMTS-HSDPA 系统的TCP性能》正是聚焦于这一重要的技术结合点。我渴望通过这本书,深入了解HSDPA网络的特有信道特性、调度机制以及其对TCP的传输行为所产生的具体影响。例如,HSDPA所支持的自适应调制与编码(AMC)技术,是否会给TCP的拥塞控制带来新的挑战?书中是否会详细分析TCP的窗口机制、拥塞避免策略在HSDPA环境下的表现,以及相关的优化方案?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HSDPA系统TCP性能的定量分析,例如吞吐量、时延、丢包率等关键指标的评估方法和结果。这本书的出版,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3G时代核心数据传输技术细节的宝贵机会。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是《UMTS-HSDPA 系统的TCP性能》,ISBN是9787111254539,出版社是机械工业出版社。
评分说实话,在翻阅这本书之前,我对UMTS-HSDPA的TCP性能方面并没有一个系统而深入的认识。我所了解的,更多是停留在概念层面,比如HSDPA是为了提升下行数据传输速率而设计的,TCP是为了在不可靠网络上传输可靠数据而设计的。但这两者如何在高层次上进行交互,又如何共同影响用户的上网体验,其中的奥秘却鲜为人知。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揭示了一个隐藏的复杂世界。我迫切地想知道,当数据在HSDPA链路上以极高的速度流动时,TCP的“慢启动”和“拥塞避免”算法是否还能像在有线网络中那样高效?HSDPA的动态链路适应能力,比如AMC(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又会对TCP的性能产生怎样的影响?书中会不会详细介绍一些针对HSDPA特点的TCP优化策略,比如选择性确认(SACK)的改进,或者一些特殊的拥塞控制算法?我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充满了渴望,这本书无疑是我寻找这些答案的宝贵资源,它承载了我对移动通信技术深度探索的期望。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技术书籍,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能够引发读者思考和探索的引路人。这本书《UMTS-HSDPA 系统的TCP性能》的出现,无疑就是这样的存在。在我对HSDPA的了解还停留在“3G时代的高速下载技术”的层面时,这本书将其与TCP这个网络底层协议联系起来,立刻勾起了我的求知欲。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HSDPA的物理层和MAC层是如何工作的,以及这些底层特性如何直接影响着上层TCP协议的性能。例如,HSDPA的调度算法,是否会影响TCP的“队头阻塞”问题?其高速率和低延迟的特性,又会对TCP的拥塞窗口管理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希望书中不仅能给出理论上的分析,更能包含一些具体的案例或者仿真结果,来展示TCP在HSDPA环境下的实际表现。我相信,这本书将是我深入理解移动通信网络性能,特别是3G时代数据传输效率的关键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