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CDMA2000 1xEV-DO网络技术
定价:25.00元
作者:张智江 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7-01
ISBN:9787111168683
字数:
页码: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CDMA2000 1xEV-DO网络技术》可作为从事移动通信领域的教学、科研、工程应用及电信运营人员的参考书。
内容提要
《CDMA2000 1xEV-DO网络技术》全面介绍了CDMA2000 1x EV-DO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知识,内容涵盖了1x EV—DO的提出背景和设计思想、空中接口及系统关键技术、IOS接口、数据呼叫流程、网络安全机制、QoS保证机制、系统覆盖和容量性能分析、组网与混合终端操作、网络规划与优化及其进一步发展情况。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蜂窝移动通信发展历史
1.2 3G技术标准演进
1.3 1x DV-DO提出背景
1.4 1x DV-DO设计思想
1.5 1x DV-DO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第2章 1x DV-DO网络架构
2.1 基本网络模型
2.2 混合网络模型
2.3 网络发展趋势
2.4 IETF协议
参考文献
第3章 1x DV-DO空中接口
3.1 概述
3.2 物理层
3.3 MAC层
3.4 安全层
3.5 连接层
3.6 会话层
3.7 流层
3.8 应用层
3.9 空中接口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第4章 1x DV-DO IOS
4.1 概述
4.2 A8/A9接口
4.3 A10/1AA接口
4.4 A12接口
4.5 A13接口
参考文献
第5章 1x DV-DO呼叫流程
5.1 分组数据会话状态
5.2 空口会话建立、维持与关闭
5.3 接入鉴权
5.4 位置更新
5.5 HRPD连接建立
5.6 HRPD连接释放
5.7 子网切换
参考文献
第6章 1x DV-DO网络安全机制
……
第7章 1x DV-DO QoS机制
第8章 1x DV-DO系统性能分析
第9章 1x DV-DO组网与混合终端操作
第10章 1x DV-DO网络规划及优化
第11章 1x DV-DO Release A介绍
缩略语
作者介绍
张智江,总经理,中国联合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
。博士后,中国联通技术部总经理
国家第三代移动通信(3G)实验专家组成员、CDMA发展组织(CDG)联通公司负责人、信息产业部科技委专家咨询组成员、第三代移动通信评估专家组成员、TD-SCDMA产业联盟专家组成员、中国标准化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全国智能交通系统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主持了中国联通3络技术实验(国家3G试验的一部分)、软交换实验、中国联通IPv6的实验(国家Ipv6试验的一部分),参与了中国联通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试验,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式系统研究等。
指导和主持了基础电信网、宽带数据网、接入网、支撑网等各类网络的建设,并主持实施了有关电信网络系统安全的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省部级奖励8次,发表文章58篇,出版专著8部,提交国际文稿27篇,获得申请11项。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首先感受到的是其精良的制作工艺,厚重的分量和清晰的排版都预示着这是一本内容翔实的技术专著。我一直对无线通信的进化过程,尤其是3G技术在提升数据传输能力方面所做的努力充满兴趣。CDMA2000 1xEV-DO这个技术名词,在我看来,代表着一个重要的技术飞跃。我渴望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1xEV-DO”的奥秘,它究竟是如何在CDMA的技术框架下,实现了对数据业务的“优化”的?我设想书中会详细阐述其在物理层和MAC层所采用的创新技术,例如更高效的调制解调技术、更精密的信道编码,以及如何通过智能的调度算法来提升网络容量和降低用户接入时延。我对它与CDMA2000的其他版本之间的技术差异,以及它在3G网络架构中的具体定位也充满了探究的欲望。此外,我也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涉及EV-DO网络在实际部署中的一些工程化考量,比如如何进行网络性能的优化,或者是在复杂环境下如何保证通信质量。作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我对其内容的严谨性和专业性有着极高的信赖,期待它能为我打开CDMA2000 1xEV-DO技术世界的一扇窗。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就感觉到它是一本分量十足的专业技术书籍。封面设计虽然朴实,但传递出一种严谨和可靠的信息。我一直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非常着迷,特别是3G时代,CDMA2000 1xEV-DO作为当时的主力技术之一,其演进过程和技术细节一直是我渴望深入了解的。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清晰地解释“1xEV-DO”这个名字背后的含义,以及它如何通过技术革新来实现对数据传输的“优化”。我猜测书中会详细介绍其在物理层和MAC层的一些关键技术,比如更先进的编码方案、更高效的调度策略,以及如何应对数据业务的突发性。我对它与CDMA2000早期版本之间的区别,以及它在网络架构中的定位也充满好奇,想知道它在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低的网络延迟方面,究竟有哪些技术亮点。此外,我也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涵盖一些关于EV-DO网络实际部署中的工程化问题,例如如何进行网络优化,以及如何处理各种数据业务场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这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有了很高的期望,相信它能为我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平台。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都非常棒,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学术感。我一直对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是3G时代的演进轨迹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CDMA2000 1xEV-DO这个技术名字,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阐释“1xEV-DO”这个技术概念的,它究竟在CDMA的基础上,是如何实现对数据传输的“优化”的?我设想书中会深入探讨其在物理层和MAC层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例如更高级的调制解调方式,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无线频谱资源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我特别希望能了解它与CDMA2000的其他版本在技术上的差异和演进关系,以及它在当时的网络架构中所扮演的角色。此外,我也对书中是否会涉及EV-DO网络在实际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比如如何保证服务的质量(QoS),以及如何实现高效的切换机制等内容充满了期待。作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我对其内容的专业性和严谨性非常有信心,相信它能为我深入理解CDMA2000 1xEV-DO技术提供坚实的基础。
评分拿到这本书,首先被它厚实的体量所吸引,封面的设计风格虽然朴素,但却透露出一种扎实的技术底蕴。我对CDMA2000 1xEV-DO这个技术名称一直都充满好奇,知道它是3G时代的一项重要技术,但对其内部的运作原理却知之甚少。我尤其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1xEV-DO”这个概念,它究竟是如何在CDMA的技术框架下,实现对数据传输的“优化”的?我猜测书中会详细阐述其在物理层和MAC层的一些关键技术,比如更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更精细的调度算法,以及如何有效处理突发性的数据流量。同时,我也对它在网络架构中的定位非常感兴趣,它是如何与CDMA2000的其他版本以及后来的4G技术进行衔接和演进的?我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其信道设计、资源分配机制的详细介绍,以及它在实际部署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对于任何一个对通信技术有深入追求的读者来说,理解这些细节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的出版社是机械工业出版社,这让我对它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有了额外的信心,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CDMA2000 1xEV-DO技术领域的一扇大门,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这项技术。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风格给我的感觉就是“硬核”,封面和排版都透着一股子技术书籍的严谨范儿。我对3G时代的通信技术一直都非常关注,特别是CDMA2000 1xEV-DO这个名称,听起来就充满了技术的深度。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解读“1xEV-DO”这几个字母背后的技术含义,它究竟是如何在CDMA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传输性能的“优化”的?我猜测书中会重点讲解其在物理层和MAC层的一些核心技术,比如更先进的调制编码方案,以及如何通过高效的调度算法来提升数据吞吐量和降低时延。我对它与CDMA2000系列其他技术在演进路径上的关联,以及它在整个3G网络架构中的具体位置也充满了好奇。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涵盖一些关于EV-DO网络在实际部署中的工程应用案例,例如基站的配置策略,或者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如何优化网络性能。机械工业出版社一直以来在技术类图书出版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所以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抱有极大的信心,相信它会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料。
评分这本书的纸质和印刷都做得相当不错,拿在手里很有分量,预示着里面内容肯定相当充实。我一直对3G技术的发展过程很感兴趣,特别是CDMA2000 1xEV-DO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技术细节。我特别想了解“1xEV-DO”这个技术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又是如何实现对数据传输的“优化”的?我设想着书中会详细介绍它在物理层和MAC层的一些核心技术,例如高效的调制方案,以及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分配无线资源来支持高速数据业务。我对它在网络架构中的具体位置,以及它与其他CDMA技术版本之间的关系也很感兴趣,比如它在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低的时延方面,究竟有哪些关键的技术突破。此外,我也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涉及到EV-DO网络在实际部署中的一些工程实践,比如基站的配置、切换机制的优化,以及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业务。对于任何一个想深入了解这项技术的人来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书籍,通常都以其专业性和深度而著称,所以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让我对CDMA2000 1xEV-DO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和“厚实”,封面设计简洁而大气,传递出内容严谨的信号。我一直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脉络,特别是3G时代的演进过程非常感兴趣,CDMA2000 1xEV-DO这个名字,对我来说一直充满了神秘感。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详细解释“1xEV-DO”这个技术名字的由来以及其核心技术理念,它究竟如何在CDMA的基础上,实现对数据传输性能的“优化”?我猜测书中会深入探讨其在物理层和MAC层的一些关键技术,比如更先进的调制编码方案,以及如何通过精细的资源调度来提升数据吞吐量和降低时延。我对它与CDMA2000系列的其他技术版本之间的差异,以及它在整个3G网络架构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充满了好奇。同时,我也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涉及到EV-DO网络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工程问题,比如如何进行网络优化,或者是在不同场景下如何保障用户体验。机械工业出版社在技术类图书出版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口碑,所以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有着非常高的期待,相信它能为我提供一个扎实的学习基础。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技术宅的福音!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一看就是内容扎实的教科书类型。我平时就对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感兴趣,特别是3G时代的那些技术演进,CDMA2000 1xEV-DO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技术含量的味道。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技术,不只是看表面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深入骨髓的原理。这本书光看标题,就预示着能带我走进这片复杂而精密的通信世界。我尤其好奇书中关于“1xEV-DO”这个部分的具体解析,它和之前的CDMA技术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当时的通信环境下,它又是如何实现的性能上的飞跃?我设想着书中会详细阐述其空中接口的设计,包括帧结构、信道类型、调制解调方式等等,这些都是构建整个通信系统的基石。我希望作者能够清晰地解释多址技术和数据传输的优化策略,毕竟这直接关系到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而且,我想知道它在语音和数据业务的处理上,是如何做到兼顾的,毕竟3G时代的到来,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满足数据通信的需求。书中会不会涉及到相关的协议栈,比如IP层、PPP层,甚至是应用层的对接?我对这些细节的探究欲望非常强烈,希望能在这本书中得到满足。而且,我对CDMA技术特有的软切换、功率控制等特性在EV-DO中的具体实现方式也充满了好奇。这本书的出版信息显示它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这个出版社在技术类书籍方面一向以严谨和专业著称,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性和参考价值有了更高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让我学习到技术知识,更能培养我独立分析和解决无线通信领域问题的能力。
评分收到这本书,首先被它扎实的体量和精美的印刷所吸引,这立刻就勾起了我对其中技术内容的强烈好奇心。我一直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3G时代,CDMA2000 1xEV-DO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我非常想了解它的深层原理。“1xEV-DO”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技术创新的信息,我期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它在CDMA技术基础上,是如何实现对数据传输的“优化”的。我设想书中会深入解析其物理层和MAC层的核心技术,例如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更高效的信道编码,以及如何通过智能的调度算法来最大化数据传输速率和最小化网络延迟。我对它与CDMA2000系列其他技术在技术演进上的关联,以及它在3G网络架构中的具体定位也充满了探究的欲望。此外,我也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提及EV-DO网络在实际部署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比如如何处理数据业务的突发性,或者如何实现高效的移动性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技术书籍,向来以其严谨和专业而闻名,所以我对这本书的质量和深度充满期待,相信它能为我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学习视角。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厚重感”,封面和排版都透着一股子严谨的学术气息,这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历程非常着迷,尤其是从2G到3G的那个关键时期,CDMA2000 1xEV-DO作为当时的主流技术之一,其背后蕴含的创新和挑战绝对值得深入研究。我特别关注书中对“1xEV-DO”这个技术名称的解读,它所代表的“Evolution-Data Optimized”究竟是如何在技术层面实现的?我猜测书中会详细介绍其在数据传输速率、时延、以及网络接入方面的优化举措。例如,它与早期的CDMA技术相比,在频谱利用效率、多用户接入能力等方面会有哪些显著的提升?我期望书中能够清晰地勾勒出其核心技术架构,比如在物理层,它是如何通过更高效的调制编码方案和接入技术来提升数据吞吐量的?在MAC层,又是如何进行资源调度和管理,以适应不均衡的数据业务需求?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无线通信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能够深入理解这些底层机制,将是极大的收获。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对EV-DO的各种版本,如Rev.0, Rev.A, Rev.B等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对比,了解它们在性能上的迭代和演进。这本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这一品牌本身就代表着对技术类书籍的品质保证,所以我对它的专业性和深度抱有很高的信心,相信它能够成为我学习CDMA2000 1xEV-DO技术的一个可靠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