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书名:必修2思想政治 人教版 | |
| 出版社:人民 教育出版社 | 主编: |
| 出版时间: 2014年3月第6版 | 印刷时间: 2014年12月第23次印刷(以实物为准) |
| 定价:9.10元 | 开本:16开 |
| ISBN: 9787107281822 | 页数: 共110页 |
2014年4月第5版 十八大后版 , 这是版 2014年3月6版 2014年12月印刷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确实相当朴实,甚至有些过于普通,与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教辅书籍相比,实在是不起眼。我当初选择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人教版”这个响亮的招牌,毕竟从小到大,我们的课本几乎都是这个出版社的。翻开目录,我看到了熟悉的名词:国家、政治生活、公民、政治参与、民主、法治、文化等。这些都是高中政治课的基石,但如何在有限的篇幅里讲清楚,让一个16、17岁的少年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并且能联系实际,这才是关键。我个人更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用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逻辑来阐述,而不是堆砌那些枯燥的理论条文。比如,在讲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时,如果能结合当下社会热点,比如网络问政、基层选举等,让学生感受到政治与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概念背诵,那效果会大打折扣。另外,教材的编排方式也很重要,是否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否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是我关注的重点。有时候,一本好教材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能点亮学生的思维,而不是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更侧重于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高中政治必修二的所有章节内容都一一呈现,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每一章的开头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结尾也有相关的练习题,这对于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很有帮助。我个人比较看重教材中的“时事性”和“现实性”,希望它能够反映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例如,在谈到“国家意识”时,如果能结合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事件,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进步和发展,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这样的内容会更有感染力。另外,我对教材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侧重点也比较关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而不仅仅是让他们机械地记忆知识点。有时候,一些感人的故事或者具有教育意义的微型案例,会比大段的理论说教更能触动人心。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它在理论阐述上做得相当扎实,每一个概念的定义都比较严谨,引用了一些经典的政治学理论和学者的观点。这对于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无疑是有帮助的。然而,我担心的是,这些严谨的理论会不会让一些学生觉得晦涩难懂,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我更希望教材能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习过程不那么枯燥。比如,在讲到“依法治国”时,如果能设计一些模拟案例,让学生尝试运用法律知识去分析问题,或者提供一些与时俱进的法律常识普及,都会比单纯的理论背诵更有效。此外,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分析,如果能够更加贴近当代中国青年的生活,能够让他们产生共鸣,那么学习效果会更佳。我设想,一本优秀的政治课本,不应该仅仅是一堆文字和图片的集合,它更应该是一个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理解社会、参与公民生活的“引路人”。它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探索,去提问,而不是让他们感到知识的重压。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并非指纸张的质量,而是内容本身的密度。它涵盖了高中政治必修二的全部知识点,从宏观的国家体制讲到微观的社会生活,内容相当丰富。我一直觉得,政治学并不是一门遥不可及的学科,它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关乎社会的运行。因此,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批判性的思考,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例如,在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是否能适当引入一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争议点,让学生了解不同观点的存在,并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判断?或者在讲到“文化多样性”时,能否通过一些跨文化交流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融合,以及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我个人对那些能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鼓励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教材非常欣赏。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足够的“思考的土壤”,让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被动接受。毕竟,高中阶段是培养思辨能力的关键时期,一本好的教材应该能够在这方面有所助益。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对比较规范和正式,适合作为一本正式的教科书。它尽可能地覆盖了高中政治必修二课程的各个重要知识点,并且对一些核心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不过,我感觉在“启发性”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我希望教材能够多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提出一些需要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课题。例如,在讲到“意识形态”时,除了介绍基本概念,是否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和影响?或者在探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时,是否能通过一些历史事件,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公民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我倾向于那些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材,而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知识”。一本好的教材,应该能够点燃学生对政治学知识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件有意义的事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