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书名: 乐器演奏与教学系列丛书
平装: 313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16开
ISBN: 9787811010930, 7811010933
条形码: 9787811010930
商品尺寸: 27.8 x 19.8 x 2 cm
商品重量: 621 g
品牌: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介绍
本教材根据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简明扼要的原则。分为三大部分。各部分的教学内容安排,尽量结合教学课时的要求,留有取舍余地,便于教师在教学时自主安排。在选材方面。我们尽量选用前辈们以及当代作曲家、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含练习曲、乐曲);同时,也尽量选择一些的民歌、戏曲以及脍炙人口的当代歌曲、乐曲共近300首,以帮助培养二胡初学者的兴趣。本书除少量未署名的练习曲为编者创作,还选用了一些经过编者加工、定谱、订弓指法的中外民歌、乐曲。80多年来,的二胡曲有近千首。作为二胡基础教程。由于学时所限,我们精选了33首,各时期的代表作品,让学习者有个初步了解:我们亦选择了部分具有相当难度的作品(练习曲、乐曲)以帮助那些有基础的学生的延伸学习之用。
本书主要依据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二胡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编写而成。同时也适用于青少年及其他业余二胡爱好者。
目录
部分 二胡基本知识
一、二胡的构造
二、演奏姿势
三、持琴与持弓
四、定音与定弦
五、运弓与换弦
六、二胡的选用及保养
第二部分 二胡技能训练
一、D调上把位练习
(一)练习曲
1.练习一
2.练习二
3.练习三
4.练习四
5.练习五
(二)乐曲
1.小星星
2.开火车
3.音阶歌
4.我是一朵小花
5.小小音乐家
6.凤阳花鼓
7.绣罗裙
8.请你唱个歌吧
二、连弓与分弓练习
(一)练习曲
1.练习一
2.练习二
3.练习三
4.练习四
5.练习五
(二)乐曲
1.高高的兴安岭
2.杨柳青
3.山村初晓
4.田园春色
5.箫
6.掀起你的盖头来
7.在美丽的绿草地
8.渴望春天
三、G调上把位练习
(一)练习曲
1.练习一
2.练习二
3.练习三
4.练习四
5.练习五
(二)乐曲
1.邀请舞曲
2.孟姜女
3.交城山
4.卖报歌
5.四季歌
6.摇篮曲
7.铃儿响叮哨
8.西藏舞曲
四、揉弦练习
(一)练习曲
1.练习一
这本教材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淡雅的水墨晕染效果,结合着古朴的字体,瞬间就把人拉入了一种宁静致远的音乐氛围中。我特意翻阅了前几页的目录和导读部分,感觉编者在整体内容的逻辑编排上花了不少心思。他们似乎不仅仅是想教我们如何“拉响”二胡,更注重的是如何“理解”二胡这件乐器在民族音乐中的地位和情感表达的深层意蕴。比如,初学者篇部分,对于持弓、按弦这些基础动作的图示和文字说明都极为细致,那种恨不得手把手教的认真劲儿,对于完全的门外汉来说,无疑是一剂定心丸。我注意到,他们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二胡历史渊源的小知识点,这些“润料”让枯燥的技巧学习变得生动起来,不至于让人在最初的迷茫期就感到乏味而放弃。总的来说,从视觉到内容的初步触感,这套书展现出一种兼顾专业性与亲和力的平衡感,让人对其后续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在对“情感表达”的强调上,体现出了一种深刻的音乐人文关怀。很多技术类教材容易陷入“手指体操”的误区,只关注“拉快点”“拉准点”。但这套教材似乎更注重二胡的“歌唱性”。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其中一个关于“吟”与“猱”的章节,编者没有用晦涩的术语去解释,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如何赋予音符生命力。例如,他们形容一个好的“吟”应该像“远山中传来一声悠长的叹息”,而不是僵硬的颤动。这种文学性和音乐性的结合,极大地拓宽了学习者对二胡演奏的理解边界。它教你不仅仅是用两根弦发声,而是要学会用这“两根弦”来讲故事,去抒发内心的波澜。对于希望通过乐器进行自我表达的人来说,这种深层次的指导价值无可替代。
评分从实际使用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排版质量和配套资源的考虑也体现了专业性。纸张的厚度和光洁度适中,油墨清晰,即便是长时间翻阅和在练习时做标记,也不会轻易损伤。更重要的是,我注意到书页的侧边清晰地标注了每个练习的预期学习时长或者难度等级,这对于时间管理有限的业余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可以根据自己当天的心情和精力状态,快速挑选出适合挑战或复习的段落,而不需要从头到尾地翻找。这种高效的检索和规划功能,极大地优化了自学体验。此外,如果能方便地获取到书中所有练习曲的参考音频(虽然我这里没有看到具体链接,但从其专业程度推测应该有配套资源),那将是锦上添花,确保读者在初期对正确音准和节奏感有可靠的参照标准。总而言之,这是一套对学习者体验流程考虑周到的教材。
评分作为一名多年来断断续续接触过一些乐器学习资料的人,我深知教材的“适用人群界定”是多么重要。这本书的定位——“中小学生青少年及业余爱好者必修”——是非常精准且负责任的。我发现它在难度递进上设置了一个非常平滑的坡度。最初几课,练习曲的节奏型和指法跨度都非常保守,保证了初学者能够迅速建立信心。但当我翻到中间部分时,能明显感觉到曲目的复杂性在逐步提升,比如出现了更多的换把练习和快速的弓法变化。更值得称赞的是,那些练习曲目本身的选择,它们兼顾了民族乐曲的经典元素,同时也引入了一些更具现代感的、能激发年轻人兴趣的旋律片段,这使得学习过程保持了新鲜感,不会让人觉得总是在重复那些老掉牙的段子。这种精心设计的学习路径,避免了“一上来就想吃饺子,结果被噎住”的尴尬局面。
评分我最近在学习传统民族音乐理论时,发现很多教材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处理得比较生硬,要么是纯理论的堆砌,要么就是只有练习曲而缺乏必要的乐理支撑。然而,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它似乎深谙“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在介绍基础音阶和指法练习时,编者非常巧妙地将相关的调性知识和音色变化规律融入其中。举例来说,在讲解某一特定把位的揉弦技巧时,书中不仅给出了清晰的指法图解,还配有简短的文字分析,说明这种揉弦在不同曲目中可能产生的“颗粒感”或“拉丝感”的区别。这对于我这样希望提升演奏表现力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宝藏。它引导你思考的不是“我拉得对不对”,而是“我拉出来的声音是否符合我想要的意境”,这种从机械模仿到主动创造的引导,是判断一本优秀教程的关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