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消费心理学(第2版)(双色)
定价:29.80元
作者:肖涧松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121196423
字数:329610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消费心理学(第2版)(双色)》将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市场营销相结合,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行为特点及其规律,构建了以知识要点、导入案例、实例链接、知识窗、问题思考、练习与实训、名人名言的复合型教材模式,以适应教师精讲、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提高技能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方法。
目录
第1章消费心理学导论
导入案例——万宝路的故事
1.1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学研究的背景
1.1.1心理学的内涵
1.1.2消费心理与消费者行为
1.1.3消费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2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1.2.1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2.2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2.3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3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2章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导入案例——可口可乐奥运火炬在线传递——圆你梦想
2.1消费者的认识过程
2.1.1消费者的感觉与消费心理活动过程
2.1.2消费者的知觉与消费心理活动过程
2.1.3消费者的注意与消费心理活动过程
2.1.4消费者的记忆与消费心理活动过程
2.1.5消费者的思维与消费心理活动过程
2.1.6消费者的想象与消费心理活动过程
2.2消费者的情感过程
2.2.1情绪、情感的含义
2.2.2情绪、情感的类型
2.2.3情绪、情感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2.3消费者的意志过程
2.3.1消费者意志过程的含义
2.3.2消费者意志过程的特征
2.3.3意志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3章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导入案例——酷仔的新新人类消费
3.1个性概述
3.1.1个性的含义
3.1.2个性在消费中的作用
3.2消费者的气质与购买行为
3.2.1气质的含义
3.2.2消费者气质的主要类型及购买行为表现
3.2.3对不同气质表现的消费者的销售策略
3.3消费者的性格与购买行为
3.3.1性格的含义
3.3.2消费者性格的主要类型及购买行为表现
3.3.3对不同性格表现的消费者的销售策略
3.4消费者的能力与购买行为
3.4.1能力的含义
3.4.2能力的分类
3.4.3能力的个体差异
3.4.4能力与购买行为类型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4章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活动
导入案例——镇北堡:被《大话西游》拼贴的记忆
4.1消费者需求理论
4.1.1消费者的兴趣
4.1.2消费者的需要
4.1.3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4.2消费者购买决策
4.2.1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内容
4.2.2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类型
4.2.3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
4.3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4.3.1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含义
4.3.2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特征
4.3.3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5章消费群体与消费心理
导入案例——我的地盘我做主
5.1消费群体概述
5.1.1消费群体的概念与分类
5.1.2消费群体性心理现象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5.1.3文化因素对消费群体的影响
5.1.4经济因素对消费群体的影响
5.2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分析
5.2.1家庭的消费心理特点
5.2.2不同年龄阶段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
5.2.3男女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6章商品名称、品牌、包装与消费者心理
导入案例——蓝瓶的钙,好喝的钙
6.1商品名称与消费心理
6.1.1商品名称的含义及其心理功能
6.1.2商品命名的心理策略
6.2品牌与消费心理
6.2.1品牌的内涵
6.2.2品牌与商标
6.3包装与消费心理
6.3.1商品包装的含义及其功能
6.3.2商品包装设计的心理要求
6.3.3商品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7章商品价格与消费者心理
导入案例——莫让兰花也'疯狂'
7.1商品价格
7.1.1商品价格的含义
7.1.2商品价格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7.2消费者的价格心理
7.2.1影响商品价格的社会心理因素
7.2.2消费者价格心理特征
7.3商品定价的心理策略
7.3.1'求新'、'猎奇'的撇脂定价法
7.3.2'求实'、'求廉'的渗透定价法、优惠价格定价法
7.3.3'求名'、'炫耀'的声望定价法
7.3.4'从众'、'求廉'、'投机'的招徕定价法
7.3.5利用'心理错觉'及'图吉利'心理的尾数定价法
7.3.6'求方便'的整数定价法、分级定价法和小单位定价法
7.3.7习惯定价法
7.3.8觉察价值定价法
7.3.9组合定价法
7.4商品调价的心理策略
7.4.1商品降价的心理策略
7.4.2商品提价的心理策略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8章商业广告与消费者心理
导入案例——王老吉凉茶的广告定位
8.1商业广告概述
8.1.1商业广告的含义
8.1.2商业广告的心理功能
8.1.3商业广告的基本原则
8.2广告设计与消费心理
8.2.1广告定位与消费心理
8.2.2广告创意与消费心理
8.2.3广告诉求与消费心理
8.3广告媒体选择与传播策略
8.3.1广告媒体的种类及特点
8.3.2广告媒体选择的因素
8.4广告心理效果测定
8.4.1广告心理效果测定的内容
8.4.2广告心理效果测定的类型及方法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9章营销沟通与消费心理
导入案例——肯德基的选址策略
9.1营销沟通
9.1.1营销沟通的含义
9.1.2营销沟通的渠道
9.2销售服务
9.2.1售前服务的心理策略
9.2.2售中服务的心理策略
9.2.3售后服务的心理策略
9.3营销关系与消费心理
9.3.1营销人员与消费者的沟通
9.3.2消费者的拒绝购买态度
9.3.3营销人员与消费者的冲突
9.4营销环境与消费心理
9.4.1营业现场的店容店貌与消费心理
9.4.2商店的内部设计与消费心理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第10章营销人员心理
导入案例——我的未来不是梦
10.1营销人员的类型及其形成
10.1.1营销人员的类型
10.1.2营销人员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10.2营销人员的心理品质
10.2.1营销人员的情感品质
10.2.2营销人员的意志品质
10.2.3营销人员的能力品质
10.3营销人员的心理培训
10.3.1营销人员心理培训的含义
10.3.2营销人员心理培训的内容
练习与思考
职业技能训练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就像一本关于“人心”的地图册,它精准地绘制出了消费者内心的各种“地形”和“回路”。我一直对那些让人们心甘情愿地花钱的“魔力”感到好奇,这本书则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解剖师,为我揭示了这些“魔力”背后的科学原理。它不仅仅是关于“卖什么”,更是关于“为什么会买”。 其中关于“稀缺性原则”的阐述,让我醍醐灌顶。我以前总觉得限量版、限时抢购这类促销手段很普遍,但书中却将其背后所蕴含的“失去恐惧”和“机会成本”心理学解释得淋漓尽致。当我们认为某样东西即将消失或者难以获得时,它的价值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会立刻上升,这种心理让我们更加渴望去拥有它。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曾被这种“稀缺性”所裹挟,做出了并非完全理性的决定。 另外,书中对“情感营销”的剖析也相当精彩。它不仅仅是关于产品本身的功能,更是关于产品所能唤起的情感共鸣。一个品牌能够成功,往往在于它能够与消费者建立深层的情感连接,让消费者将产品与快乐、自信、归属感等积极情绪联系起来。这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一种情感体验,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 这本书还非常细致地探讨了“包装设计”和“店面陈列”等视觉元素对消费心理的影响。原来,商品的外观、色彩搭配、摆放方式,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东西,却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购买意愿。它让我认识到,消费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多感官参与的体验,视觉的吸引力往往是开启购买欲望的第一步。 我不得不说,《消费心理学(第2版)(双色)》这本书的内容极其丰富,讲解也非常到位。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心理学理论与真实的消费场景相结合,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能够获得深刻的启发。这本书让我对消费行为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深入到其背后更为复杂的心理机制。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了错综复杂的消费心理迷宫。我一直对那些让人忍不住掏钱的营销策略感到好奇,这本书则从根源上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它没有像某些书籍那样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消费者的认知、情感和动机层面,让我看到了那些隐藏在购买行为背后的强大心理力量。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认知失调”的阐述印象深刻。当我购买了一件价格不菲但可能并非必需的物品后,心中难免会有些许犹豫。但这本书解释说,这种犹豫会促使我们去寻找理由来合理化自己的购买行为,从而减轻内心的不安。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时候我们并非真正喜欢某件东西,而是为了维持自己决策的一致性而不断说服自己。这种自我说服的力量,有时甚至比最初的购买冲动还要强大。 书中对“习惯养成”的讨论也极具启发性。很多时候,我们并非主动选择消费,而是被固有的消费习惯所驱动。一杯咖啡、一个APP的订阅,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消费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惯性,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持续投入。这本书引导我思考,哪些消费习惯是健康的,哪些又是需要警惕的,这对于培养更健康的消费观至关重要。 此外,这本书在解释“从众效应”时,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排队购买热门商品、选择大家都在用的APP等。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并非总是独立的个体在做决策,而是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和人群的影响。这种社会性需求,在消费行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了解这一点,不仅有助于我更理性地看待别人的消费选择,也能帮助我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过于盲目。 总的来说,《消费心理学(第2版)(双色)》是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读物。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细致的分析,让我能够将这些理论融会贯通,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消费行为。这本书让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消费信息的消费者,而是能够主动地分析和判断,成为一个更具智慧的购物者。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消费心理学百科全书”,它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将人类行为中那些微妙而强大的消费驱动力一一呈现出来。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让人们心甘情愿地“剁手”的因素感到好奇,这本书则像一位睿智的心理学家,为我揭示了隐藏在消费背后的人性密码。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口碑传播”和“社会认同”的分析。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度互联的时代,一个好评或者差评,都可能对一个产品的销量产生巨大影响。这本书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在意他人的评价,为什么我们会更容易相信那些“大众的选择”。这种群体性的心理倾向,在消费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让我们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安全”的,是“被认可”的。 书中对“回忆”和“预期”在消费中的作用的探讨,也让我印象深刻。我们购买某件商品,有时是为了唤起美好的回忆,比如童年时期喜欢的一款零食;有时则是为了对未来的美好预期,比如购买一套新房,是为了开启新的人生篇章。这种情感的投射和对未来的憧憬,是消费行为中非常重要的驱动力。 另外,这本书还深入探讨了“便利性”在消费决策中的角色。当面对多种选择时,我们往往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最容易获得、最方便的选项,即使它们并非最优。这种“懒惰”的心理,是商家需要认真研究和利用的。它让我意识到,简化消费流程、提供便捷的服务,是赢得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总而言之,《消费心理学(第2版)(双色)》是一本极具价值的书籍,它以一种非常系统且深入的方式,剖析了消费行为背后的复杂心理机制。它不仅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能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成为一个更理性的消费者。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棒,内容充实,论述清晰,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
评分读完这本《消费心理学(第2版)(双色)》,我感觉自己就像在玩一场“识破真相”的游戏,而这本书就是我手中最锋利的“武器”。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轻易勾起我购买欲望的广告和宣传手法感到好奇,这本书则像一位经验老道的侦探,为我一一解构了这些“诱惑”背后的心理陷阱。 我最着迷的部分是关于“认知偏差”的讲解。比如“证实性偏差”,我们总是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证明我们已有想法的信息,这在消费决策中尤为明显。当我们想要购买某样东西时,我们往往会主动搜集支持我们购买决定的信息,而忽略那些可能劝退我们的负面评价。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并非客观地评估产品,而是根据自己内心早已存在的偏好来“选择性地”获取信息。 书中对“价格歧视”的讨论也很有趣。它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件商品在不同时间、不同渠道,甚至对不同的人,价格会有所不同。这背后往往涉及到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精准判断,以及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来获取更高的利润。这让我对“货比三家”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提醒我要警惕那些看似“优惠”的背后可能隐藏的猫腻。 此外,这本书还详细阐述了“产品设计”如何影响消费者的情绪和行为。一个精心设计的按钮、一个流畅的用户界面,都能够通过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增加用户的使用粘性和购买意愿。这让我意识到,产品的功能固然重要,但其“易用性”和“愉悦感”才是留住消费者的关键。 不得不说,《消费心理学(第2版)(双色)》的叙述风格非常引人入胜,它避免了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有趣的分析,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领会到消费心理学的精髓。这本书不仅让我看清了商家的“套路”,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并学会如何做出更明智、更符合自己真实需求的选择。
评分这本《消费心理学(第2版)(双色)》实在是太令人惊喜了!我一直对人们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购买决定感到好奇,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认识消费世界的新大门。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充斥着枯燥的理论和晦涩的学术名词,但出乎意料的是,它的语言非常生动易懂,并且穿插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那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损失厌恶”和“锚定效应”的章节。以前我总是觉得打折促销只不过是商家的小把戏,但读完之后我才明白,原来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心理机制。比如,商家会故意标高原价,再以折扣价出售,让我们觉得捡了大便宜,实际上可能并没有省下多少钱。又比如,当我们面临多个选项时,第一个看到的价格往往会对我们后续的判断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本书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购物习惯,变得更加理性,不再轻易被表面的价格所迷惑。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探讨了社交媒体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购物分享、网红推荐层出不穷,这些信息是如何悄悄地塑造我们的欲望,并最终驱动我们下单的?这本书从群体心理、从众心理以及社会认同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让我对“被种草”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甚至开始反思,自己有多少次购买并非源于真正的需求,而是受到了周围人的影响,或者仅仅是为了融入某种潮流。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非常用心。双色印刷让内容更加清晰明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图表也得到了很好的突出,阅读起来体验极佳。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图书不仅要有优质的内容,更要有良好的阅读体验,《消费心理学(第2版)(双色)》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一步步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内心世界。 总而言之,如果你对消费行为、市场营销或者仅仅是对人性本身感到好奇,我强烈推荐你阅读这本《消费心理学(第2版)(双色)》。它会让你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全新的认识,并且帮助你在消费决策上变得更加明智。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价格,绝对是物超所值的一本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