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英汉大词典(第2版)
:228.00元
作者:陆谷孙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3-01
ISBN:9787532742035
字数:
页码:245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jd10013349
编辑推荐
★英汉工具书的旗舰之作。
★第2版五年修订之工,译文出版社荣誉巨献。
★复旦大学教授、亚洲辞书学会副会长陆谷孙先生主编,并撰写英语前言。
[《英汉大词典》的荣誉]:
1、 1993年首届国家图书奖
2、1993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一本好书)
3、1999年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奖工具书、译著和学术资料类一等奖
4、替代《远东英汉大词典》成为联合国编译人员使用的主要英汉工具书
十五年来,《英汉大词典》已经成为我国英语领域内颇具代表性的工具书,在英语专业人员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英汉大词典(第2版)修订说明]:
《英汉大词典》曾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是联合国编译人员使用的主要英汉工具书。
《英汉大词典》(第2版)由陆谷孙为首的专家们在版的基础上,倾五年之力,经大规模增补修订而成。
复旦大学教授陆谷孙主编并领衔修订。收录词条22万,覆盖面广,查得率高,释义力求精准。增补新词、新义约2万条,及时描记近新语言动态。例证近24万条,典型示范,举一反三,译文通达。承载大量语法、语用信息,兼顾学习型词典特征和百科信息。附录全面更新,图文并茂,兼具实用性和知识性。
《英汉大词典》出版历史:
《英汉大词典》缘起于1975年周恩来总理抱病批发的国务院[1975]137号文件,该文件正式下达了当时我国规划内的超大双语工具书的编纂任务。《英汉大词典》1987年被列为国家“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并于1991年9月出版发行。
《英汉大词典》是我国的部由英语专业人员自行规划设计、自订编辑方针编纂而成的大型综合性英汉词典。全书收词20万条,总字数约1500万。作为一部现有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参考型辞书,《英汉大词典》侧重于客观记录描述英语各品种以及各种文体、语体的实际使用状况,注意收集手语言资料,反映出我国英语学术研究的成果和双语词典编纂的水平。
1999年,为了及时反映现代英语中的新发展,《英汉大词典补编》出版,延续了《英汉大词典》的生命力。
2001年起,上海译文出版社用五年时间对出版已有十年的《英汉大词典》进行全面修订,主要任务是针对硬伤勘误纠错,更新专名和术语的信息,增补英语新词、新义、新用法,同时对词典的微观结构进行改进性修订。全新的《英汉大词典(第二版)》将于2007年春季出版发行。
内容提要
《英汉大词典》(第2版)由陆谷孙为首的专家们在版的基础上,倾五年之力,经大规模增补修订而成。复旦大学教授陆谷孙主编并领衔修订。收录词条22万,覆盖面广,查得率高,释义力求精准。增补新词、新义约2万条,及时描记语言动态。例证近24万条,典型示范,举一反三,译文通达。承载大量语法、语用信息,兼顾学习型词典特征和百科信息。附录全面更新,图文并茂,兼具实用性和知识性。
《英汉大词典》出版历史
《英汉大词典》缘起于1975年周恩来总理抱病批发的国务院[1975]137号文件,该文件正式下达了当时我国规划内的双语工具书的编纂任务。《英汉大词典》1987年被列为国家“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并于1991年9月出版发行。
《英汉大词典》是我国部由英语专业人员自行规划设计、自订编辑方针编纂而成的大型综合性英汉词典。全书收词20万条,总字数约1500万。作为一部现有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参考型辞书,《英汉大词典》侧重于客观记录描述英语各品种以及各种文体、语体的实际使用状况,注意收集手语言资料,反映出我国英语学术研究的成果和双语词典编纂的水平。
1999年,为了及时反映现代英语中的新发展,《英汉大词典补编》出版,延续了《英汉大词典》的生命力。
2001年起,上海译文出版社用五年时间对出版已有十年的《英汉大词典》进行全面修订,主要任务是针对硬伤勘误纠错,更新专名和术语的信息,增补英语新词、新义、新用法,同时对词典的微观结构进行改进性修订。全新的《英汉大词典(第二版)》将于2007年春季出版发行。
目录
修订说明
“What Is Out of Sight Is Lost Forever?”(代序)
体例说明
略语表
英语音标
主要参考书目
英汉大词典正文
附录
一英语标点符号、大写及斜体字使用法
二英美武装力量军衔表
三化学元素表
四度量衡表
五英、法、德、俄西班牙语译音表
六英美用词对照
七日本语假名罗马字拼音表
八常见日本人姓名拉丁字母拼写法
九常见英文人名及其含义
十英语网络缩略语
十一夏季奥运会项目
十二通用图形符号及其含义
十三世界各国
作者介绍
陆谷孙,教授。1940年生,浙江余姚人。1965年复旦大学外文系研究生毕业。1978年由助教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85年提升为教授1990年经批准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历任复旦大学副教授、教授。是1984年至1985年高级富布赖特访美学者。从事英美语方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专于莎士比亚研究和英汉辞典编纂。撰有论文《逾越空间和时间的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概览》(英文)等,共同主编《新英汉词典》,译有〖美〗欧文·肖《幼狮》。
陆谷孙,复旦校友、现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导。1970年参加《新英汉词典》的编写,是主要设计者和定稿人之一。从1976年起,陆谷孙教授参加了《英汉大词典》的筹备及编写全过程,并于1986年11月经正式任命担任这部词典的主编。1987年5月经过严格论证,由知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许国璋推荐,《英汉大词典》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1970年参加《新英汉词典》的编写,是主要设计者和定稿人之一。
从1976年起,陆谷孙教授参加了《英汉大词典》的筹备及编写全过程,并于1986年11月经正式任命担任 这部词典的主编。
1987年5月经过严格论证,由知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许国璋推荐,《英汉大词典》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并由学者钱钟书题写书名。
上卷在1989年夏季出版,旋获1989年9月评出的中国图书一等奖,创下了半本书获奖的记录
下卷按计划在1991年秋季出版,并旋获上海市图书特等奖;1994年1月荣获中国首届国家图书奖
1994年5月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特等奖
1994年9月被授予“复旦大学”杰出教授
1999年陆谷孙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词典》荣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同年,由陆谷孙教授等人编写的《英汉大词典补编》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自1981年至1986年间,陆谷孙教授曾先后5次出访美、英、加拿大3国,进行学术交流、讲学或出席国际会议.
自1989年起,担任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
陆谷孙教授还从事翻译工作,从70年代至今发表《幼狮》、《钱商》(合译)、《二号街的囚徒》、《鲨腭》等数十种文艺类及文评类英译汉文字200万字左右及Chinas Landscape,China等文艺类及电影类汉译英文字10余万字。还发表过专论翻译的“翻译大忌: 形式至上”“为‘翻译腔’一辩”、“朴则近本”--写在《译林》主办的翻译竞赛之后”等论文,提出了吃透并真实转达话语、尽量保存原作风姿、不求译入语的华美的翻译 学观点。
陆谷孙教授还是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陆谷孙教授在国内外(包括香港)发表论文共约40篇。
他曾多次应邀参加上海市重大经济或文化国际会议,担任主要口译。多次为上海市市长笔译讲演稿,并担任1990年出访香港、新加坡的上海市经济代表团首席翻译。
陆谷孙教授是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
文摘
暂无
媒体推荐
★当代语言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小句法大词典”,“小句法”是指句法规则(或原则)系统很小,“大词典”是指大量的语言事实放在词典中作描写和解释。从中可以看出,词典在掌握一种语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英汉大词典》词条丰富、结构清晰、义项选择合理、解释准确、表达严谨、文字地道、例句典型,是英汉词典中的典范,广大学生和教师的良师益友。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方立
★外语是人生斗争的一个重要工具。学会一种外语,好比进入一座新的大图书馆,一个美丽的百花争艳的大公园。看到《英汉大词典》,我感到十分切。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我就一直使用《英汉大词典》。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由于《英汉大词典》自身的质量和价值,我相信它会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我愿以一位语言工作者的身份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工具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伍铁平
这次购买的体验非常顺畅,物流速度快得让人惊喜,外包装严实,确保了书籍在运输过程中毫发无损,这一点对于爱惜书籍的读者来说太重要了。拿到手后立刻翻阅,它的收词量和释义的精准度立刻吸引了我。我习惯性地查找了一些我平时阅读外文文献时遇到的生僻词汇和固定搭配,发现它的解释不仅准确,而且深入,往往还能提供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差异和词源信息,这对于提升语言的深度理解非常有帮助。更难得的是,它的例句选择非常贴合现代语境,不像有些老旧词典的例句显得陈旧过时。这种与时俱进的编纂理念,使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查询工具,更像是一位博学的语言导师,随时准备为我答疑解惑,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词汇应用边界。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对“第二版”这个标签抱有很高的期待,通常意味着在前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订和完善,以适应语言的不断发展。这本词典完全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它在收录新词汇和新义项方面表现得非常积极,对于近年来在科技、商业、网络等领域涌现出的新表达,都有相当准确和及时的收录和释义。这让我在阅读最新的英文报道和文献时,不再因为遇到层出不穷的新词汇而感到力不从心。它保持了核心词汇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同时又紧跟时代脉搏,这种平衡把握得非常到位,显示出编纂团队持续的投入和对语言动态的敏锐洞察,确保了它在未来几年内依然能保持其作为权威参考书的地位。
评分这本词典的使用感受非常流畅,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无论是按音序查找还是根据词条的详细说明进行定位,都非常迅速。我注意到它在排版上对不同词性的标注、同义词辨析等做了清晰的分隔,这在查找复杂词条时能极大地节省时间。例如,当我需要区分一个动词的不同引申义时,排版上的清晰分层让我在几秒钟内就能找到所需的信息点,而不是在一大片文字中迷失方向。这种“所见即所得”的高效查找体验,对于经常需要快速确认词义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体现了编纂者对用户使用习惯的深刻理解,将学术的严谨性与实用的便捷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学习和工作效率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挑剔,精装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用心制作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那种沉稳的风格很符合一本权威词典的气质。内页的纸张质量也非常好,印刷清晰,字迹锐利,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要知道,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阅读体验至关重要,这本词典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页边距的留白恰到好处,使得查找和比对词条时感觉非常舒适,不会有拥挤感。比起一些轻飘飘的平装本,这种精装版更能经受住日常高频率使用的考验,相信它能在我书架上长久地陪伴我进行学术研究和日常阅读。整体而言,光是作为一件知识载体的实体呈现,它就值回票价了,体现了出版社对品质的坚持和对读者的尊重,让人对内涵的扎实程度也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对这本词典的学术背景深感兴趣,听说是由陆谷孙教授主编,这本身就是一种品质的保证。复旦大学的学术声誉,加上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专业水准,让人对内容的权威性和严谨性深信不疑。我特别关注了它在处理专业术语和文化特定词汇时的处理方式。在比对了几组专业术语后,我发现它在保持国际通用性的同时,也照顾到了中文读者的理解习惯,注释详尽而不冗余。编者显然对中英两种语言的深层结构都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使得翻译和解释都能抓住语言的精髓。对于需要进行严肃的翻译工作或者进行高级学术写作的人来说,这种深厚的底蕴是其他普通词典无法比拟的,它提供的不是简单的“对等”,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融会贯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