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 | 现代钢琴教程3 | 定 价 | 44.00元 |
| 作 者 | 约翰·汤普森 | 难 度 | 初级 |
| 开 本 | 8开 | 属 性 | 钢琴教程 |
| 页 数 | 90页 | 光 盘 | 2张 |
| 谱 号 | 五线谱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 数 量 | 1本书 | 出版日期 | 2009年3月第1次印刷 |
| 产品展示 |
| 细节展示 |
我练习这套教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技术递进逻辑非常严密。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上来就给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而是像搭积木一样,每一步都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比如,当你在学习完一个固定的指法组合后,下一章节马上就会引入一个相近但稍微需要更多协调性的指法变化。这种“螺旋上升”式的学习路径,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连贯性。我感觉我的手指记忆和肌肉记忆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被“雕刻”出来的,而不是生硬地去“背诵”某一个指法口诀。而且,它选取的练习曲目风格非常多样化,不像有些教材只有古典或单一的民族风格。你会接触到一些节奏感很强的片段,随后又会遇到需要柔和连奏的部分,这对于培养全面的音乐表现力至关重要。说实话,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某些练习有些枯燥,但坚持下来后,会发现自己对音阶的把控、琶音的流畅度都有了质的飞跃,这比单纯地弹会一首曲子要有价值得多。
评分说实在的,配套的辅助材料才是让我觉得这套书物超所值的地方。很多时候,看谱面上的文字描述,不如直接听一遍标准范奏来得直观。这套教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慷慨。我尤其喜欢那些示范演奏,它们不仅仅是把曲子弹一遍给你听,而是非常细致地展现了教材作者希望达到的艺术效果。比如,在处理一段需要“颗粒感”的音符时,示范演奏者会恰到好处地控制力度和触键深度,这种细微的差别,是看谱面文字“强弱分明”或“轻柔地”这种描述完全无法传达的。当我跟着听完示范后,再回到琴上尝试模仿时,手指的动作和内心的听觉标准都会瞬间被“校准”过来。这对于那些缺乏老师实时指导的自学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及时的灯塔。我个人认为,光是这部分音频的价值,就已经超越了教材本身的定价。
评分我不得不提一下,这套教材在音乐性和趣味性上的平衡把握得非常到位。很多技术性的练习,如果仅仅是枯燥的音阶或和弦琶音练习,人很容易产生抗拒心理。但这个系列巧妙地将技术训练融入到了具有明确旋律和故事背景的小品中。你不是在机械地练习“分解和弦”,而是在演奏一首名叫《林中小溪》或者《小牧羊人》的曲子,这一下子就让练习过程充满了画面感和代入感。这种“寓教于乐”的设计,极大地激发了我继续往下弹下去的欲望。我发现,当我的注意力集中在“我要表现出小溪流淌的感觉”时,我对于那些原本需要刻意去控制的连奏和均匀性,反而能自然而然地达成目标。这种对学习者心理的洞察,让这套教材显得格外人性化,而不是冷冰冰的知识灌输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简洁大方的,封面那种哑光质感摸起来很舒服,一看就是那种经典教材的样子。不过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关注的还是内页的排版。我得说,这套教材在视觉引导上做得相当到位。音符和谱号的间距处理得恰到好处,对于初学者来说,密集感大大降低,能更专注于旋律本身而不是被密密麻麻的符号吓到。纸张的白度适中,即使用久了也不会太容易发黄,这点对于经常翻阅的乐谱来说非常重要。而且,每首练习曲或者乐曲的标题都用了一种略带手写体的字体印刷,一下子就让原本严谨的教材有了一丝艺术气息,不那么死板。我特别欣赏它在关键技术点旁边的提示说明,那种小小的注解字体虽然小,但清晰有力,往往能一语中的地指出演奏时需要注意的重音或触键方式,避免了我们在摸索中走太多弯路。整体来说,作为一本钢琴学习工具,它在“阅读体验”这一块确实是下足了功夫,让人愿意长时间地捧着它去练习。
评分从长远来看,我更看重这套教材对基础乐理知识的渗透方式。它并非简单地在某一页集中讲解一个乐理概念,而是采取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策略。比如,在引入某个特定调性时,教材会通过几首新曲子自然地让你接触到升降号的运用和调性特点。又比如,在学习某个新的节奏型时,它会搭配一首具有该节奏特点的练习曲,让你在弹奏中去“感受”和“内化”这个节奏的结构,而不是被动地去背诵什么“四分音符等于两个八分音符”的定义。这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演奏紧密结合的编排方式,极大地避免了“知道怎么做”和“能做出来”之间的鸿沟。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建立起了一个非常扎实且灵活的音乐知识体系,为将来更复杂的曲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对于一个志在长期学习钢琴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品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