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每天读点拖延心理学
定价:32.80元
作者:苏成荣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180311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被拖延所困扰,拖延的时候虽然内心饱受煎熬却又很难从中脱逃。拖延使得我们的工作效率低下,生活变得糟糕,并且还会因为拖延而影响自己的人生轨迹。
《每天读点拖延心理学》对拖延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针对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策略,帮助每个受到拖延困扰的读者认识自己拖延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认识拖延的可怕和危害,从而战胜拖延,迎来崭新的生活。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挺偶然的。最近工作上的项目总是被各种琐碎的事情打断,明明计划好的事情,却总是一拖再拖,等到临近截止日期才匆匆忙忙地赶,搞得身心俱疲。那种“明明知道该做,却就是提不起劲”的感觉,真的是太折磨人了。朋友无意中提起这本书,说里面讲了很多关于拖延的原因和对策,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入手了。刚翻开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关于拖延的书市面上也不少,很多都大同小异。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本书的切入点很不一样,它不像有些书那样,上来就给你灌输“你应该如何如何”,而是更侧重于剖析拖延背后的心理机制,让你从根源上理解为什么会拖延。书里有很多生动的故事和案例,让我觉得特别有共鸣,好像作者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准确地抓住了我拖延时的种种想法和行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拖延信号”,在作者的解读下,变得异常清晰,我这才意识到,原来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拖延行为,都有很深的误解。这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真的是太棒了!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关于拖延的理论知识,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一直以来都陷在“为什么我会拖延”的泥沼里,不断地自我否定。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与其纠结于“为什么”,不如关注“如何”。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分解任务、如何设置合理的奖励机制、如何识别和应对那些导致拖延的“负面想法”等等。这些方法,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试着运用书中介绍的“番茄工作法”,并且调整了我对任务的预期,发现效率真的有所提升,而且焦虑感也大大降低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改变拖延的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耐心和持续的实践。它鼓励我们从小处着手,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步。这种积极的引导,让我对克服拖延充满了信心。
评分老实说,这本书的理论部分并不算特别晦涩,但它的价值在于将那些抽象的心理学概念,转化成了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作者擅长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一些深层的心理问题,这一点真的很难得。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书里提到的一些关于“决策疲劳”和“时间黑洞”的论述,读完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自己明明有很多时间,却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原来,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在不断地做微小的、不重要的决定,这些决定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日积月累,就会消耗掉大量的精力,导致我们无力去面对那些更重要、更需要专注的任务。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平时不曾注意到的行为模式和思维误区。它没有给我什么“速成秘籍”,而是让我看到了自己拖延行为的“前世今生”,从而能够更理性地分析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责怪自己。这种深入的洞察,让我对如何与拖延相处,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不拖延”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书。它没有给我灌输那些空洞的口号,而是用非常扎实的心理学原理,结合生活化的例子,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世界的大门。我开始能够理解,拖延背后隐藏着我们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对完美状态的执着追求。这些都不是什么“缺点”,而是人之常情。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没有批判,而是引导我们去接纳,去理解,去拥抱那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它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拖延的时候,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它,如何从中学习,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克服它。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拖延“绑架”的受害者,而是能够主动掌握自己时间和生活的主人。这是一种深刻的改变,我非常感谢这本书,也推荐给所有同样深受拖延困扰的朋友们。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它并没有试图“治愈”拖延症,而是提供了一种更平和、更理解的态度。我以前总觉得拖延是自己的“罪”,是懒惰的表现,所以每次拖延都会伴随着深深的自责和焦虑。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拖延并非简单的“懒”,而是复杂心理活动的产物。书中探讨了完美主义、害怕失败、逃避责任等多种拖延的诱因,并且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些心理状态在日常中的具体体现。我突然发现,我很多时候拖延,并不是因为不想做,而是因为对事情的期待过高,害怕自己做不好,或者觉得这件事对我来说太难,需要消耗太多的精力,所以宁愿选择逃避。这种理解,瞬间就减轻了我很大的心理负担。它让我意识到,与其和拖延“对抗”,不如尝试去“接纳”并“理解”它,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更有效的应对方式。书中的一些小练习和思考题,也引导我一步步审视自己的拖延模式,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突破口,感觉就像是在进行一次自我疗愈的旅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