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探讨现代权利理论的研究起点,下编侧重研究现代权利理论的具体建构,提出了作为新权利理论形态的“程序性权利理论”,从现实社会缘何依然需要权利理论研究着手,提出如何具体创设权利的程序性设计,后得出权利是什么以及权利的具体保护途径,从而形成富有规范体系、论证逻辑且兼具理论与实践操作价值的权利理论。
目录
引论
上编权利的程序理论的提出
第一章权利研究缘何始于意志理论和利益理论
第一节系统权利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两大理论的生命力体现
第二章意志理论的起始与发展脉络
第一节萨维尼的意志理论
第二节哈特的选择理论
第三节卡尔?韦尔曼的意志理论
第四节斯坦纳的意志理论
第三章利益理论的起始与发展脉络
第一节边沁的利益理论
第二节耶林的利益理论
第三节麦考密克的利益理论
第四节大卫?里昂斯的有限利益理论
第五节拉兹的利益理论
第六节克雷默的利益理论
第四章两种传统理论的优点与缺陷
第一节意志理论的优点与缺陷
第二节利益理论的优点与缺陷
第五章两种传统理论的异同
第一节两种传统理论的相同点
第二节两种传统理论的不同点
第三节两种理论克服自身局限的共同途径
第六章试图两种传统理论的努力
第一节两种传统理论的开始
第二节斯尼瓦森的混合理论
第三节威纳的多功能理论
第四节斯佩克特的“权利的低含义”理论
第七章两种传统理论的主要症结
第一节权利核心概念的理解模糊
第二节认定权利程序的缺失
第三节混淆具体法律关系分析权利
第四节两种权利理论本质的界限模糊
第五节哲学依据或哲学目标存有局限
第八章现代权利理论的研究起点
第一节权利的程序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构建权利的程序理论的基本设想
下编权利的程序理论的建构
第一章权利的主体性条件
第一节主体承认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人格与主体资格的法律承认
第三节主体资格与私法理念
第四节主体制度的价值
第二章权利的内核
第一节利益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个人利益的基本形态
第三节利益与权利制度
第三章从利益到权利的程序
第一节确立正当性标准(正义原则)的基点
第二节正当性标准(正义原则)的确立方法和局限
第三节正当性标准(正义原则)的具体要求和体现
第四章权利的抽象内容
第一节个人正当利益
第二节社会公共利益——普遍正当利益的制度化
第三节利益走向权利的桥梁——正义
第五章权利的生成过程
第一节权利的本质
第二节权利的特性
第三节权利的法律效力
第四节权利的价值与发展
第六章权利的层次与体系
第一节基础性权利
第二节辅助性权利
第三节救济性权利
第七章权利的对应范畴——义务
第一节义务的内涵与本质
第二节自觉、自愿作为义务本质性特点的具体理由
第三节义务自愿性定性的法律意义
第八章权利的实体法终点
第一节私法责任的内涵
第二节私法归责原则的历史演进及简要评价
第三节传统过错原则的主要价值与缺陷
第四节现代意义私法责任归责理念的确立
第五节私权的救济方式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这本书的装帧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封面上的烫金字体在光线下熠熠生辉,书脊的缝线紧密,整体给人一种精雕细琢的专业感。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对“公共权利”和“私人权利”的界限进行更清晰的界定,以及了解在不同政治体制下,权利保障的差异性。作者在序言中提到,将从历史演进和社会发展的视角来考察权利的变迁,这一点令我非常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对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体自由、政治参与、社会福利等权利的争论进行深入的剖析,并考察这些理论如何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所吸收和实践。特别是,我希望能够看到作者对于“人权”这一概念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解读,以及全球范围内人权保障所面临的挑战。在我看来,对权利的深入研究,不仅是理论层面的探讨,更是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和个体尊严的根本问题。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帮助我理解权利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评分这本书的重量适中,无论是在书桌上阅读还是携带外出,都显得非常方便。我一直对“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奇,特别是它们在民主国家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民主”与“权利”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不同类型的政治权利,如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等,是如何在实践中被保障和限制的。我尤其想了解作者如何分析在现代社会中,公民参与政治过程的渠道和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交媒体等新技术对政治权利行使的影响。此外,我也对“少数群体权利”的保护机制非常感兴趣,希望书中能够有所提及,并分析在多元化社会中,如何平衡不同群体之间的权利诉求。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的绝佳机会。
评分这本书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没有过多的装饰,显得非常专业和学术。我一直对“社会权利”和“福利权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效果充满兴趣,特别是它们在构建公平社会和保障弱势群体方面的作用。我期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分析“社会权利”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从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不同理论流派对社会权利的解读。我特别想了解作者如何看待“教育权”、“医疗权”、“住房权”等福利权利的实现路径,以及国家在提供这些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和面临的挑战。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理论构建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应对贫困、失业等社会问题方面的有效性。总而言之,这本书将为我提供一个深入理解社会权利,以及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实践来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包容的社会的重要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大气,有一种沉稳而又不失现代感的美学。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感觉很有分量,印刷清晰,排版舒展,阅读起来不会有压迫感。我一直对权利的理论基础和演变过程很感兴趣,而这本书的标题《现代权利理论研究》恰恰击中了我的兴趣点。虽然我还没有开始细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能感受到作者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态度。其中涉及到的“权利的起源”、“权利的分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章节,预示着将是一场深入的理论探索。我尤其期待作者如何梳理和解读那些对现代权利理论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思想和法学流派,比如自然权利论、法律实证主义、自由主义等等。在当下社会,理解权利的本质、边界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得到保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深入思考的宝贵机会。我相信,通过阅读,我能对“权利”这个概念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以及个人在其中的定位。
评分这本书的纸张触感很舒服,翻动时没有沙沙的异响,是一种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我一直对“财产权”的演变和社会影响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随着科技发展和新的经济模式的出现,传统财产权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挑战。我期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从早期私有制确立到现代知识产权、数字财产权等一系列财产权理论的发展脉络,并探讨不同理论背后的经济学和社会学逻辑。特别想了解作者如何看待“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对财产权带来的影响,以及国家在调节和保障这些新型财产权方面的角色。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对“土地财产权”和“自然资源财产权”的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因为这些关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公平。总的来说,我对这本书关于财产权的深入研究充满了期待,相信它能为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我们所处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