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号:7511882004
条码:9787511882004
图书名称:心寄治邦:法理学论集
定价:60
作者:高鸿钧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 2015-10-1
内容
清华大学法学教育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庚子赔款的放洋生(1909—1925),他们当中有一部分当年远渡重洋学习法律,是早一批到美国读法律的中国人,他们毕业后带着西方法治文明,回到多灾多难的故土报效祖国。1928年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法学院是早设立的四大学院之一。
目录
前言001
第一编法理学思考
法理学:法律的多棱镜
法学研究的大视野
——社会理论之法
民主:童话与神话之间
法治与公共权力制约
第二编当代西方法哲学选论
走向交往理性
——哈贝马斯法哲学论纲
权利源于主体间商谈
——哈贝马斯的权利理论解析
德沃金法律理论评析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中国法律解释
后记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布局都显得十分专业且考究,散发着一股严谨的学术气质。高鸿钧先生的著作,一贯以来都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扎实的学识而著称,而“心寄治邦:法理学论集”显然延续了这一特点。书中的文字内容,即便对于我这样一个在法律领域不算精通的读者来说,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在每一个论述上的深思熟虑。他似乎在尝试构建一套完整的法理学体系,能够解释并指导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我注意到书中对一些经典法学理论的再阐释,以及作者本人提出的新颖观点,都极具挑战性和启发性。虽然有些部分的内容对我而言稍显晦涩,需要反复琢磨,但正是这种挑战性,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它不仅仅是对法理学概念的梳理,更是一种对法律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哲学思考。作者对于“治邦”的关注,使得整本书的内容不再局限于纯粹的理论探讨,而是与国家发展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这种情怀令人动容。
评分这本书的纸张触感和印刷质量都非常出色,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愉悦。从书名“心寄治邦:法理学论集”来看,作者显然是将自己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和理解,倾注到了法理学的研究之中。高鸿钧先生作为一位资深的法学家,其著作向来以其深刻的理论洞察力和宏观的视野而受到学界的推崇。这本书的内容,即便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也能感受到其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内涵。它不仅仅是对法理学概念的罗列,更是一种对法律如何服务于社会、如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深刻思考。作者的笔触细腻而精准,对于一些复杂的法律问题,他能够用清晰的语言进行阐释,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作者在探讨法律的价值时,不仅仅停留于形式层面的正义,更是触及到了法律背后所蕴含的伦理和道德维度。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导读者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法律,去思考法律与国家、与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评分一本厚重的法理学专著,扉页上“心寄治邦:法理学论集”几个字便带着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严谨的学术气息,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法律本质、国家治理与法治精神的深刻洞察。从书名“心寄治邦”四个字,便能想象作者在撰写过程中,定是怀揣着对国家治理的殷切期望,以及对法学理论如何服务于现实的深沉思考。高鸿钧先生作为法律学界的资深学者,其著作往往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这本书仿佛是他多年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在法理学的宏大框架下,细致地剖析了各种复杂的法律现象,试图为解决当代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法治难题提供理论支撑。每一个论点都经过严密的逻辑推导,每一个观点都饱含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期盼。阅读过程中,不时会被作者的精辟论述所折服,仿佛在与一位智者对话,共同探寻法律的真谛,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位思想家对国家命运和法治未来的深切关怀的体现。
评分这是一次颇具启发性的阅读体验,虽然我不是法学专业的学生,但被这本书深邃的理论和广阔的视野所吸引。作者从“心寄治邦”这样一个宏大的视角出发,将法理学的诸多议题融入到国家治理的大背景下进行探讨,让人耳目一新。书中对于法治精神在现代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法律的不断完善来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有着独到的见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剖析复杂法律概念时,所展现出的清晰的逻辑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这使得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获得不少启发。比如,在探讨法律的价值导向时,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层面,而是结合历史与现实,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法律所承担的使命。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写作方式,使得整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让我开始思考,法律不仅仅是冰冷的条文,更是承载着社会理想和国家愿景的重要载体。这本书无疑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法学理论的迷人世界,也让我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分量。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内容上的厚重感。封面上“心寄治邦”四个字,就已经点明了作者的志向:将法学理论的研究与国家治理的实践紧密结合。高鸿钧先生的学术声望无需多言,而这本书似乎是他多年来在法理学领域的探索与思考的结晶。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法学流派的梳理和比较,以及作者在吸纳各家之长的同时,也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在学术界是尤为可贵的。我虽然不是法律专家,但阅读过程中,能够明显感受到作者在法律面前的那份敬畏之心,以及对于国家法治建设的那份责任感。书中对法律的起源、本质、功能等基础性问题的深入剖析,为理解更为复杂的法律现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细细体会的法学著作,它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引发深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