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处世谋略读本 译注 文白对照 原文+注释+译文

围炉夜话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处世谋略读本 译注 文白对照 原文+注释+译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学
  • 处世
  • 谋略
  • 围炉夜话
  • 文白对照
  • 译注
  • 经典
  • 中华文化
  • 智慧
  • 人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畅行智慧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550243651
商品编码:28012021473
出版时间:2015-07-01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处世谋略必读本)
ISBN:   9787550243651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定    价:   12 元
作    者:   (清)王永彬,著,申楠,译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5-07-01   版次:1   页数:160
  印刷时间:2015-07-01   印次:1   字数:130千

  主编

《围炉夜话》是处世哲学的集大成者,言简意赅,但又字字发人深省,同时又具备情真意切的特点,犹如一位长者和后辈围着冬日之炉火,娓娓而谈人生。书中的哲理,无一不体现王永彬身上深刻的儒家思想的烙印。

本书以注释与评析相结合的方式,将这本著作诠释得全面而生动,通俗而严谨。


  内容简介

《围炉夜话》是清人王永彬所撰写的一部富有哲理的劝世之作,与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它以“安身立业”为宗旨,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人生的内在意义,自面世以来,盛传不衰。《围炉夜话》共有200余则人生哲理,作者在写作时汲取了历代思想和语言精华,并将融为一炉,极具启发性。


  目 录

【围炉夜话 目录】

一、教子弟于幼时,检身心于平日…………………………011

二、学友之长,知行合一 …………………………………011

三、俭以济贫,勤以补拙……………………………………012

四、话说稳妥,为人本分 …………………………………012

五、处事为人想,读书自用功………………………………013

六、以信立身,以恕接物……………………………………013

七、误言能杀身,积财可丧命………………………………014

八、教小儿宜严,待小人宜敬………………………………015

九、善谋生者修恒业,善处事者定章程 …………………015

一〇、名利勿贪,学在德行 ………………………………016

一一、君子力挽江河,名节光争日月………………………017

一二、心正神明,人无永逸 ………………………………018

一三、人心足恃,天道好还…………………………………018

一四、有才如浑金璞玉,为学若行云流水 ………………020

一五、积善余庆,积财遗祸…………………………………020

一六、教子严成德,勿以财累己……………………………021

一七、读书无论资性,立身不嫌家世………………………022

一八、乡愿尽虚伪,鄙夫不知德……………………………023

一九、精明者常败德,浑厚者多积善………………………023

二〇、明辨是非方能决断,不忘廉耻身自高洁……………024

二一、忠孝仁义,辨清真伪 ………………………………024

二二、权势如烟如云,奸邪谨神谨鬼 ……………………025

二三、平淡看富贵,谨慎行忠孝……………………………026

二四、王者知物命可惜,圣人多诱人改过…………………026

二五、坦荡处事,精详立言…………………………………027

二六、无须空谈,唯求务实 ………………………………027

二七、遇事勿躁,淡然处之 ………………………………028

二八、救人于危难,脱身于牢笼 …………………………028

二九、待人要平和,讲话勿刻薄……………………………029

三〇、志高者超群,心高者务虚……………………………029

三一、贫贱不能移,富贵要济世……………………………030

三二、以物喻理,顾名思义 ………………………………031

三三、正其身以教子弟,平其气而待小人…………………032

三四、守身不羞于父母,创业勿贻害子孙…………………032

三五、待人不可势利,习业不可粗浮………………………033

三六、莫自高自大,须发愤图强……………………………034

三七、常人遭祸可再兴,大家消亡难复振…………………034

三八、寿有尽时,学无止境 ………………………………035

三九、做事问心无愧,创业量力而行………………………035

四〇、气性宜和平,言语勿矫饰……………………………036

四一、慎用聪明,勿滥交友 ………………………………036

四二、放眼读书,立足做人 ……………………………037

四三、持身贵严,处事贵谦…………………………………037

四四、财要善用,禄要无愧 ………………………………038

四五、交益友,立品行 ……………………………………038

四六、君子如神,小人若鬼…………………………………039

四七、对己要严,对人要宽…………………………………040

四八、慎言守口如瓶,洁身饬躬若璧………………………040

四九、安贫乐道,处之泰然 ………………………………041

五〇、山岳皆文章,松柏是吾师……………………………042

五一、行善者自乐,奸谋者自坏……………………………042

五二、吉凶可鉴,细微宜防………………………………043

五三、安分守己,自得其乐 ………………………………043

五四、耐烦可贵,吃亏是福…………………………………044

五五、读书自有乐,为善不邀名……………………………044

五六、知己过,取人长 ……………………………………045

五七、敬人如敬己,靠己胜靠他……………………………045

五八、待人学长者,修身看君子……………………………046

五九、奢吝俱可败家,愚明都能覆事 ……………………046

六〇、安分守成,不入下流…………………………………047

六一、衣食知足,学无止境 ………………………………047

六二、贫富不改志,义利自取舍……………………………048

六三、富贵不忘谦恭,衣禄务需俭致………………………049

六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049

六五、和平处事,居心正直…………………………………050

六六、怀悲悯心,莫避世事 ………………………………050

六七、勤俭传家,孝悌和睦 ………………………………051

六八、醇厚兴业,勤俭兴家 ………………………………052

六九、知莲朝开而暮合,悟草春荣而冬枯…………………052

七〇、自伐自矜必自伤,求仁求义求自身…………………053

七一、贫寒也须苦读书,富贵不可忘稼穑…………………053

七二、勤俭蕴育廉洁,艰辛炼铸伟人 ……………………054

七三、存心方便为长者,虑事精详是能人…………………054

七四、怀振奋之心,讲诚恳之言……………………………055

七五、有才若无有德若虚,骄惰毁家奢淫坏俗……………055

七六、聚天地正气,读贤传 …………………………056

七七、安乐使人惰,忧患催人勤 …………………………057

七八、愁烦中具潇洒,暗昧处见光明………………………057

七九、势利者皆假,浮躁者无成 …………………………058

八〇、求光明境界,修涵养功夫……………………………058

八一、求其理,守其常………………………………………059

八二、平为祥气,善是吉星…………………………………060

八三、人生莫安闲,日用须简省……………………………060

八四、秤心斗胆成大事,铁面铜头真气节…………………061

八五、责己不责人,信己亦信人……………………………062

八六、通达事理,无做作气 ………………………………062

八七、心为主宰,名留后世…………………………………063

八八、有生资更要努力,慎大德应矜细行…………………063

、忠厚传世久,恬淡趣味长 …………………………064

九〇、交正直友,学德高人 ……………………………065

九一、解人纷争,解说因果 ………………………………065

九二、发达需发奋,福寿要积德 …………………………066

九三、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066

九四、严于律己,处世不争………………………………067

九五、安贫乐道,凡事忍让 ………………………………067

九六、谋求自立,早日成器…………………………………068

九七、川学海而至海,莠似苗而非苗 ……………………068

九八、守身谨严,养心淡泊…………………………………069

九九、传在有德,信在有行

………………………


  作者介绍

王永彬,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时期。著有《围炉夜话》。


  精彩书摘

一、教子弟于幼时,检身心于平日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①;检身心②于平日,不可无忧勤③惕厉④功夫。

【注释】

①气象:指人的言谈举止和态度。

②身心:言行和思想。

③忧勤:忧愁、劳苦。

④惕厉:警惕、畏惧。

【评析】

一个人是否能够取得成就,往往取决于他的人格。从小树立起来的品质与德行,会使人终身受益。因此,想教育出的孩子,必须从他们的幼年时开始,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光明磊落的人格,使他们拥有正直宽广的心胸。这样,在他们长大后,才会有高远的眼光和大度的气质。

日常生活中,在重视教育孩子的同时,还要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检查自己的言谈举止是否偏离正确的行为准则。正如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不断地在思考中保持清醒,严格要求自己,常怀忧患意识和戒律之心,让自己的修为逐渐得到提高。

二、学友之长,知行合一

与朋友交游①,须将他好处②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注释】

①交游:交往、交流。

②好处:优点、长处。

【评析】

朋友往往是与我们性情相投的人,而且又会在生活中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每一位朋友都会为我们的生活打开一扇窗,为我们展现出不一样的世界。品德良好、博学多才的朋友,可以称得上是我们人生中的良师。因此,与身边的朋友交往时,要在言谈举止中,明察朋友的优点,并且诚心诚意地去学习,才能使自己有所进步。

读书使人明理,使人开阔眼界并得到心灵的滋养。因此,读书总是受到人们的热爱和崇尚,但怎样读书却是一门学问,对于古代圣贤所阐述的哲理,要学会体悟,并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做到读圣贤书、明圣贤理、做圣贤事,这样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读书。

三、俭以济贫,勤以补拙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评析】

每个人的人生际遇都有所不同,有的人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有的人出身富贵、安乐富足。虽然潦倒困顿的日子会让人觉得煎熬,但在贫寒中勤俭持家,做到处处节俭,养成不随意浪费的良好习惯,境遇就会慢慢得到改变。

同样的道理,人的天资禀赋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天资聪颖,有的人愚钝笨拙。聪明的人读书、做事都能举重若轻,而愚钝的人想要取得同样的成就,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通过勤奋不断充实自己的经验。我们常说的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

四、话说稳妥,为人本分

稳当①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本分②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注释】

①稳当:平实、妥当。

②本分:安分守己。

【评析】

语言是为了有效地表达与交流,没有必要一味追究华丽和奇特。平实的话语虽然会让人觉得平淡无奇,却往往蕴含着朴实而深刻的道理,但一般人都不喜欢听平实的话语。然而,积累了一定人生阅历的人往往能体会到平实背后的意蕴,因而他们才会用zui

简洁、zui质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除了对平实的话感觉到兴味索然之外,人们大多也不喜欢过平淡的生活。因为,人们总以为快乐人生一定是富贵的,是无拘无束、尽情享受的。太多人为了得到这样的生活使心灵受到腐蚀,并zui终陷入苦闷之中。其实,生活的快乐就在看似平淡而绵长的日子里,人生的幸福就在踏实与安心的自在之中。可惜的是,很多人都不会这样想。


  前言

前言

《围炉夜话》是一部儒家劝世的通俗读物,书中虚拟了

一个在冬日里围着火炉与好友畅谈的情境,以平实切、自

然流畅的言语,抒发了作者引人深思的独到见解。本书与明

代洪应明的《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一起,被后人

合称为“处世三大奇书”,是人们案头的读物。

作者王永彬(1792—1869),字宜山,湖北宜都人,清代

学者。他不喜科举,生性率真。据记载,每当与朋友一起饮

酒谈论,在说到古时的忠孝义烈之事时,他经常涕泪横流。

王永彬深受儒家思想熏陶,重视高尚情操的培养,这一思想

在《围炉夜话》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围炉夜话》分为两百多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

从道德、修身、读书、教子、忠孝、勤俭等多个方面进行阐

述,用大量的笔墨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重要性,传

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并在理想、教育、交友、贫

富、读书这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于理想,书中有许多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论述。行走

于人世间,如果没有理想和志向,人就会很容易人云亦云、随

波逐流,在亦步亦趋中浪费光阴。关于志向的论述,作者没

有流于空洞和虚浮,而是提出了许多恳切的意见,鼓励人们

要胸怀大志、脚踏实地,进而成就一番事业。

关于教育,书中多处提到了教育子弟的心得与感悟。作

者指出,幼年时期是塑造和培养性格的关键时期,这时长辈

的教育对孩子的前途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书中的

谆谆教诲之言,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很有价值。

关于交友,书中告诫人们要谨慎对待。朋友对我们品德

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书中提倡多结交能指出我们过失

的正直之友,这样的朋友能让人明辨是非,促使人的修养

不断提高。

关于贫富,孟子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

屈”的经典论述,本书中也有“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

为辱;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者为荣”的殷切教导。作者

认为,人们要辩证地看待财富,一个人精神的富有、品德的高

尚才是真正的富有。

关于读书,本书反复阐明了它的重要性。“天地无穷期,

生命则有穷期,去一日便少一日;富贵有定数,学问则无定

数,求一分便得一分。”读书可以修身养性,作者提倡在阅读

中得到乐趣,如果能把书中的智慧与精神内化于心,就更能

体现读书的价值了。

作为一部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经典读物,《围炉夜话》

中还有许多关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至理名言。翻

阅这本通俗易懂、道理深刻的著作,你可以从古人那里汲

取更多的精神财富,远离人生的迷茫与困惑,迎来内心的

彻悟与畅达。



《围炉夜话》并非一本普通的书籍,它更像是一扇窗,一扇通往古人智慧深处、人生哲理的窗。初见书名,便能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夜,炉火熊熊,暖意融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闲谈家常,分享感悟,这样的场景是多么温馨而有诗意。《围炉夜话》恰恰捕捉并升华了这种意境,将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以一种平和、隽永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学理探讨,而是贴近生活、触及心灵的“闲话”。它没有艰涩的术语,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以一种近乎白话的语调,讲述着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从如何修身养性,到如何与人交往,再到如何看待世事变迁,这本书都提供了一套极其珍贵的人生智慧。它不是一本“秘籍”,也不是一本“宝典”,它更像是一位智者,在炉火边,缓缓地向你道来那些历久弥新的经验之谈。 《围炉夜话》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国学经典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精髓在于其“处世谋略”的独到之处。这里的“谋略”,并非是指那些尔虞我诈、阴谋诡计,而是指一种成熟、圆融、懂得权衡利弊、进退有度的处世智慧。它教导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内心的清明,如何应对人际关系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规避风险。书中关于“知足常乐”、“顺其自然”、“以柔克刚”、“戒骄戒躁”等人生哲理,至今读来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这本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文白对照”的编排方式。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阅读古籍往往面临语言障碍。《围炉夜话》则体贴地提供了原文、注释和译文。原文保留了古籍的原汁原味,让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古人的文字魅力;注释则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为你解读字词的含义、典故的由来,让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译文则将深奥的古文转化为现代人易于理解的白话,让那些原本难以接近的智慧,变得触手可及。这种编排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国学的博大精深。 “原文+注释+译文”的组合,使得《围炉夜话》成为一本极其适合自学和深入研究的读本。当你沉浸在原文的韵味中,遇到不解之处,可以随时查阅注释,获得即时帮助;当你对某个概念或道理感到模糊,可以通过译文来加深理解。这种多层次的阅读体验,不仅能让你轻松地掌握书中的内容,更能培养你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它鼓励读者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寻求答案,在注释和译文的引导下,逐渐形成自己对书中道理的理解。 《围炉夜话》所传达的处世谋略,渗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例如,书中会讨论如何处理与上级、下级、同僚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如何看待得失荣辱,甚至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出最优的选择。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围炉夜话》提供的,并非现成的答案,而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框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它不是教你如何“操纵”他人,而是教你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如何更“聪明”地与世界相处。 书中对于“修身”的论述,尤为引人深思。它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是应对外部世界风波的基础。一个内心强大、品德高尚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自己的本色,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也不被暂时的挫折所击垮。《围炉夜话》所倡导的“戒贪”、“戒嗔”、“戒痴”等,都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个体成长必不可少的修养。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于物质的拥有或权力的巅峰,而是来自于内心的修炼和品格的完善。 在“谋略”层面,《围炉夜话》也展现了古人超凡的智慧。它教导我们要“察言观色”,理解他人的言外之意;要“韬光养晦”,在必要时隐藏自己的锋芒;要“以退为进”,有时放弃眼前的利益是为了长远的福祉;要“审时度势”,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策略。这些谋略,不是为了算计别人,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它是一种成熟的生存智慧,一种对人生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围炉夜话》的语言风格也值得称道。它虽然是古籍,但读起来并不晦涩难懂。作者善于运用浅显的比喻,生动的描绘,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即使是对于一些较为深奥的哲学思想,也能通过平实的语言来阐释,使其更具亲和力。这种“寓庄于谐”、“化繁为简”的写作手法,使得《围炉夜话》在众多国学经典中独树一帜,成为大众易于接受和喜爱的作品。 对于现代读者而言,《围炉夜话》的价值更是显而易见。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感到迷失和焦虑。《围炉夜话》恰恰提供了一剂心灵的良药。它让我们放慢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和名利的道路上,不要忘记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富足。它教导我们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如何保持真诚与善良,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总而言之,《围炉夜话》是一部集智慧、哲理、人生经验于一体的国学经典。它以其独特的文白对照形式,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人智慧的大门。它所蕴含的“处世谋略”,并非功利性的技巧,而是基于深刻人性洞察和人生经验的成熟智慧。它所倡导的“修身养性”,是对个体成长和内心平和的指引。无论你是初涉国学的门槛,还是希望在人生道路上寻求更深刻的启迪,《围炉夜话》都将是你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它将陪伴你在炉火边,在静谧的夜晚,品读智慧,体味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相信,真正的经典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反而会随着岁月的沉淀,散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围炉夜话》正是这样一部作品。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人生百态、世事变迁娓娓道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精妙的论述,常常让我陷入沉思。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章节,它们探讨了关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例如,书中关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论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更是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内心的丰盈和品德的修养。书中的智慧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贴近生活,接地气,能够被普通人所理解和运用。这本“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和学习古代先贤智慧的绝佳机会。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于其精美的外观和便利的阅读方式。作为一本“处世谋略读本”,《围炉夜话》中所蕴含的智慧,着实让我拍案叫绝。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挑战,而这本书仿佛是一本穿越时空的“指南针”,为我指明了方向。作者的论述,看似平淡,实则句句珠玑,充满了对人情世故的洞察。例如,在关于如何待人接物的部分,书中提出的“以诚待人,以智处事”的原则,在今天看来依然是普适的真理。它教会我如何在高低起伏的人生中保持内心的平和,如何在复杂的人际漩涡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获得新的感悟。这本书并非是教人圆滑世故,而是提倡一种通透、圆融的生活态度,一种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和独立的智慧。

评分

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人,近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触及我灵魂深处的国学经典。这本《围炉夜话》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首先,其“译注文白对照”的体例,就体现了出版方的专业和严谨。原文的古朴典雅,译文的通俗易懂,注释的细致入微,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尤其欣赏其注释部分,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几笔,却能点石成金,勾勒出原文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处世谋略”的书,更是一扇通往中华传统文化的窗户。它让我看到了古代文人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理解人生,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读这本书,就像是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一次的交流,都能让我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成熟的感悟。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质感,厚实的书脊和泛着古朴色泽的封面,光是摆在书架上就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文化底蕴。我尤其喜欢封面上的设计,那种写意的留白和水墨晕染的风格,恰到好处地传递了《围炉夜话》“谈古论今,品味人生”的意境。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相当舒适,不是那种过于光滑的现代印刷纸,而是带有微微的粗糙感,更添几分古韵。打开书页,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精心排版的原文,字迹清晰,大小适中,即使是繁体字也毫无阅读障碍。紧随其后的注释部分,我翻阅了几处,发现注释非常详尽,不仅解释了生僻字词,还对典故、背景做了简要介绍,让我这个对古文接触不多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而且,注释部分的设计也很贴心,没有过于拥挤,留有足够的空间让我在阅读时随手勾画,做些自己的笔记。总的来说,从外观到内文的印刷排版,这本书都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是一本值得收藏和细细品读的国学经典。

评分

我一直对《围炉夜话》这本奇书心向往之,但苦于古文功底有限,一直未能真正领略其精髓。这次偶然的机会,我入手了这本“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处世谋略读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翻开,惊喜连连。首先,文白对照的形式对我来说简直是福音。原汁原味的文言文,旁边紧贴着通俗易懂的白话译文,使得阅读过程如鱼得水,再也不会因为一个词语的生疏而卡顿。这种对照阅读的方式,不仅降低了阅读门槛,更能帮助我潜移默化地学习古文的表达方式和词汇。更难得的是,这本书的译文并非生硬的逐字翻译,而是兼顾了原文的意境和现代人的理解习惯,读起来流畅自然,仿佛是作者在与我直接对话。一些原文中较为晦涩的道理,通过译文的阐释,变得豁然开朗。这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处世谋略”的智慧,并且能够将这些古老的智慧融入到现代的生活和工作中,获得不少启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