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旅行,从不会生腻、乏味。不必担心保存期限,更不会过期。台湾各小镇小城的没落、挣扎,或者它们的热 闹、温暖,此回,都想经由“里”的亲密漫游,跟大家一起分享。- 刘克襄
不论行走百年地景、小村小镇,或是采采乡野,他都一直在寻找一个最贴近当地的角度,烙印这片土地的铭记。赏鸟时,它是候鸟交会的驿站。倘若漫游台南府城,那是五个圆环,以此为核心一层一层包围,不仅蕴蓄了古都的街景美学,台南人的生活巧思也镶嵌其中。又如流连淡水老街,则是一家面包店、一间二手书屋,让淡水继续吐露憧憬。或者在东石,密密麻麻的蚵架像方形图阵的诡异密码,仿佛搭乘航天飞机驶抵未来的某一星球国度;而当你轻咬当地的小吃蚵仔包,澎湃十足的海洋风味,又将你拉回现实,蚵田蚵海蚵屋蚵的人生尽在其中…
全书以“百年地景”为起头,发掘台南府城、淡水、阳明山等经典地标的另一面;接续是“小镇流光”,从垦丁到九份,一路向北,于风情小镇的旧时光中溯游;最后由“采采一方”压轴,走访偏远渔港,车站,离岛… “里”是此次行旅的关键词,近乎“亲密”之意。可以和现今蔚成风潮的轻、慢、小,更进一步对话,激荡更多生活的趣味和巧思。这一切淬炼成这本私房旅行手札。以对岛屿的关怀之心,由生态、乐活、环保、社区营造、城市规划等角度切入,一步一步用脚走出风景,一笔一画绘出有温度的漫游记忆。
##备战GMAT的时候在图书馆看见的,因为书脊特别好看所以心心念念等考完了GMAT借来看。唔但是看完还是有一点点失望的吧,虽然文笔很好,书的设计很好,但是可能是因为写的东西很平实,总让我觉得读了之后没有一种强烈的触动,也没有想去台湾旅游的特别强的愿望。另外,可能因为作者自己本身职业的原因吧,总是在谈环保啊现代与传统啊,如果只是一两篇真的还好,但如果每一篇都在结尾的时候讲这个,读起来真的会疲倦。
评分 评分##装帧设计很好 文章没有打动到我
评分##提到许多去过的地方。台湾是一个难忘的地方。
评分##这是近期读的第二本台湾人写的书了,与第一本(源氏物语之旅)的感受相当,能感到虽是同为中国人,台湾人的文化涵养更像是浸在骨子里的那种深入和自然。更可喜的是,这是作者多年游经台湾各地当年的随笔,更亲切、更有年代的区别,也更从容。虽然在这当中几乎没有那些所谓的著名景点,但我只能说,对于台湾的向往愈加深厚了。
评分##这本书的生态意义大于文学意义,作者的生态旅游视野在本书得以印证。 不同于一般的游记,这本书在读的过程中会让人产生亲密之感。即使从未到过台湾,也能从作者质朴平淡的讲述中感知到最真实最自然的台湾乡土风情,亦不难窥探出作者对土地的关怀,体会到对台湾原始风貌流失的怀恋与惋叹。 作者用他的文字留下了那独属东海岸的澎湃海浪、那数个小镇的美好韶光与那被历史风化的绵长古道,更留下了一卷悠长的情思、一肠难舍的留恋和一隅心中的净土。
评分##这么贵,是有几好???
评分##图书馆浏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