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科医学导入式诊疗思维 | ||
| 定价 | 58.00 |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
| 开本 | ||
| 作者 | 王静任菁菁 | |
| 装帧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17261685 | |
......
**一章 总论
**一节 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
第二节 RICE——以人为本的全科问诊模式
第三节 全科医学医患沟通
第四节 全科医疗管理模式
第五节 全科医生基本素养
第二章 社区常见未分化疾病的全科临床处置
病案1 脚肿1月余
病案2 咳嗽7周余
病案3 反复低热1周
病案4 阵发性头痛半年
病案5 心悸2月
病案6 头晕伴恶心、呕吐半天
病案7 乏力不适半月
病案8 消瘦3月余
病案9 口臭3月
病案10 反复腹泻4月余,再发2天
病案11 呕吐3天
病案12 解便不畅1年
病案13 持续右侧腰背痛半天
病案14 关节肿痛1年,加重3月
病案15 血尿3天
病案16 便血1月余
第三章 社区常见慢性病的全科临床处置
病案1 反复头晕1年,加重1周
病案2 体检发现血脂异常1周
病案3 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气促1月
病案4 反复咳嗽3年,加重2周
病案5 反复心前区疼痛不适1年,再发1小时就诊
病案6 阵发性心悸、胸闷半年,再发40分钟
病案7 黑便7天
病案8 腹胀5年余
病案9 反复腹痛、腹胀2年余,再发1天
病案10 双下肢肌肉发僵酸痛1月余
病案11 血糖控制不佳1年余,伴夜尿多,双足麻木3天
病案12 反复乏力、头晕10余年,加重1月
病案13 左侧脚趾肿痛10月余,加重1天
病案14 左膝关节痛半年余
病案15 腰椎骨折术后2年,腰背部、髋部疼痛2年
病案16 尿频伴排尿困难1月
第四章 社区常见急症的全科临床处置
病案1 突发头晕、身体发麻、痉挛十几分钟
病案2 腹痛伴恶心半天
病案3 突发口角歪斜2小时
病案4 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1天余
病案5 突发晕厥约二十分钟
病案6 急性尿潴留伴下腹胀痛10小时
病案7 咳嗽、咳痰伴气急5天
病案8 头晕、乏力伴短暂昏迷2小时
病案9 突发意识不清半小时
病案10 胸痛3天
病案11 突然歪倒,意识丧失伴抽搐半小时
病案12 车祸致腹部疼痛1小时
病案13 慢性咳嗽咳痰三十多年,咯血3小时
病案14 淹溺,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1小时
病案15 呕血黑便2小时
病案16 鼻出血半小时
病案17 咽喉部疼痛半小时
病案18 电击伤2小时
病案19 左眼外伤后疼痛半小时
病案20 左眼异物溅入后疼痛半小时
第五章 社区常见传染病的全科临床处置
病案1 咳嗽伴乏力、盗汗1月
病案2 发热伴全身酸痛2天
病案3 发热伴头痛、四肢肌肉酸痛2天
病案4 在校大学生要求查HIV抗体
病案5 发热5天,皮疹1天
病案6 发热2天,全身皮疹1天
我是一名在儿科领域工作多年的医生,但最近因为医院的政策调整,我需要开始接触和学习全科医学的知识,并参与到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中。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它明确提到了“儿科学”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这两个关键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将我在儿科方面的经验,如何更好地融入到全科诊疗的框架中。我尤其关心它在“导入式诊疗思维”方面是如何设计的,毕竟我从专科转到全科,最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套更全面的思考模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帮我理解,在全科环境下,如何从一个看似简单的症状出发,考虑到多种可能性,包括儿童的特殊性。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在面对一些常见全科疾病时,如何进行初步的鉴别诊断,如何解读一些基础的影像学报告,以及在必要时如何向专科医生进行有效的转诊。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桥梁。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是被封面和名字吸引的。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医学生,正面临着走向临床的抉择,对于未来的专科选择感到迷茫。我听说全科医学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而且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的重视,全科医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本书的名字里包含了“影像学”、“儿科学”等多个专业,这让我看到了它作为一本“入门”书籍的潜力。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对这些不同的医学领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看看自己是否对某些领域有特别的兴趣,或者至少能让我知道在学习这些专业时,应该抓住哪些重点。作为一名学生,我更看重的是书中的“思维培养”和“导入式”的学习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一种“思考”的模式,而不是死记硬背。我经常听到老师说,学医最重要的是学会怎么学习,怎么去思考。这本书的名字给我的感觉就是,它不仅仅是教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想”。我期待它能给我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让我能够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
评分我是一位资深的全科医生,在基层工作了十几年,经历了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的转变。我一直觉得,全科医学的精髓在于“思维”,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这本书的名字,特别是“导入式诊疗思维”这几个字,立刻吸引了我。我非常期待它能为我提供一种新的、更系统化的诊疗框架。我经常在想,如果早些年有这样一本书,我的很多临床困惑或许就能迎刃而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全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并展示如何一步步地构建诊疗思路。我尤其关注它如何将影像学、儿科学等专业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全科的诊疗过程中,而不是孤立地呈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优化我的临床思维,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并且能为带教年轻医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对于“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的定位,也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前瞻性非常强。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真是长,一眼望过去就知道这是本“大部头”。我当初买它,主要是冲着“全科医学导入式诊疗思维”这个核心理念来的。我是一名基层全科医生,平时接触的患者病种繁杂,常常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判断,并且要把复杂的病情解释清楚给患者,这对我来说一直是很大的挑战。这本书的“导入式”概念,让我觉得它可能会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思维框架,帮助我从一个症状出发,逐步深入,最终找到可能的原因,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凭经验和零散的知识点去“碰运气”。特别是在影像学、儿科学这些我相对薄弱的领域,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清晰的指导,让我知道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应该关注什么,如何解读,如何与专科医生进行有效沟通。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提升我临床诊疗“思维能力”的书,而不是仅仅罗列疾病知识点。这本书的定位,让我觉得它很有可能填补我在这方面的空白。我还会重点关注它在“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方面的应用价值,因为我知道很多年轻的医生或者从其他专科转过来的医生,都需要这样一个扎实的起点。
评分我是一名在影像科工作的医生,虽然我们主要负责解读影像,但我也越来越意识到,了解临床实际的诊疗思维对我们工作的指导意义。这本书的名字里包含了“影像学”和“全科医学导入式诊疗思维”,这让我非常感兴趣。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好地理解全科医生在面对不同疾病时,他们需要通过影像学解决什么问题。我期待书中能够举例说明,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全科医生会怀疑哪些疾病,他们希望从影像上看到哪些关键征象,以及在解读影像时,我们应该如何去配合临床的诊断思路。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思维导图”式的讲解,帮助我们理解一个症状是如何一步步指向最终诊断的,而影像学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觉得,如果影像科医生能更多地理解临床的“诊疗思维”,那么我们就能提供更精准、更有价值的影像报告,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这本书的“导入式”特点,让我觉得它可能会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