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小说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安娜,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丈夫卡列宁却性情冷漠。与年轻军官伏伦斯基在火车站的邂逅,改变了安娜的生活。伏伦斯基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热烈追求,最终两人相爱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及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安娜陷入痛苦和不安中,绝望的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既揭露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这就不用评论了吧,世界上最牛逼的小说就这本和战争与和平里选一部吧!俄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的人物事无巨细,托翁都塑造的完备而精致,作为真正强攻时代的作品,也给了这本小说超越时间的历史影响力和地位。
评分 评分无法用语言赞美的伟大著作,伴我走过了一学期的悲喜交集的岁月。所有的人物关系与事件都有普遍意义,所有的心理描写都能引起强烈的共鸣。透过人物心理或语言展现出来对生活的深刻洞见,所有的一切都让我觉得相见恨晚。有历经波折误解的美满的爱情,有轰轰烈烈却下场惨烈的爱情,有背叛与不得不妥协的爱情。虽然往往不会这样极端,但是哪件不是人生中常有的呢?曾经在语文课本里阅读过安娜之死的经典章节,当时就感到无尽的哀伤与壮烈,现在再读安娜卧轨,虽然短短的一段,却瞬间泪流满面,伏伦斯基的下场更让人痛哭失声。我认为不能说安娜他们的爱情就是值得同情的,但他们经历的确实最典型的爱情。向伟大的作者与译者致敬,我也喜欢这套书的装帧和质感,带给我惬意地享受阅读并思考爱情、思考人生的机会。
评分 评分##原来看的时候特别讨厌卡列宁,但这次读发现卡列宁也没有做错什么,反而安娜是最自私的那个,有人嘲笑把妇女的出轨说成是反抗精神很扯,但也正是安娜的自私说明了她渴望真正的活着、渴望真正的爱,同样伏伦斯基也没有做错什么,只是他没有爱的那么彻底罢了,除了爱他还要社会生活;比起安娜的线我觉得列文不断寻找自己人生意义的这条线更好看,这应该也就是托尔斯泰本人的投射,书中还探讨了农奴制与农民的土地分配问题、农村教育、个人宗教信仰、什么是俄罗斯的灵魂等社会问题,特别喜欢列文最后反思生命的意义的那一段,很有启发性(发现经典文学和通俗小说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经典文学看完不会忘,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书中即使是小人物也值得拿出来一个个探讨,名著果然就是名著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